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12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略谈《通州漕运粮道图》

[复制链接]

1068

主题

5504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109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11 16:5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州漕运粮道图》简称《粮道图》,是一百多年前用毛笔手绘的地图,它忠实地记录了清代咸丰三年(1853)前后,运粮船艘在通州境内及其附近地区行走的水道情况。漕运,指从水道往京城运输粮食。《史记·平准书》记有:“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记述的是西汉政权建立后,从水道往京城运输太行山以东各地区的谷物,以充实国家粮仓之事。可见漕运之称,西汉时已有。当年通州中、西两仓“为天子外仓”,即国家粮仓。通州北关是向京城各仓转运粮米要津,更是东南各省由水道往京城运输谷物粮米汇集之所。
往通州运输粮米的水道,世人皆知是北运河。但在北运河之西还有一道由多河相连、鲜为人知的水道,该水道北起通州南下天津卫,被称之为“西水道”。水道上有专人对滞留于海河以北三岔口一带的运粮船帮所载之粮米检验,并由军粮经纪人负责接运引领到通州。“西水道”在天津东北西沽与北运河相通,自天津西北至通州城东南南溪(浦)闸。本图所绘仅为西水道通州河段,为与整条水道称呼有所区别,故名之为《通州漕运粮道图》。
《粮道图》的右上方(东北部),简要绘出北运河及与之有关的河流各一小段。而在图接近中部处,对于转运正兑漕粮要津——东西向的旧运河及汇入北运河的河口地理位置绘制清楚、标注明白。《粮道图》的中部,较详细地绘出北起通州城,南到武清县北境“凤河西堤”的运河流经地域的地名及走向。
漕运粮道由“旧运河”(即通惠河旧河道)、“港沟”、“凤河”等三条南北相接的河流为水道;以“五闸河”(通惠河)、马驹桥河(凉水河)、饮羊河(萧太后运粮河)等三条西来之水为源流。粮道北端旧运河(含小河),自南溪闸至南许场河段,春季水少流缓,赤足可涉。夏秋阴雨时期,州城东南哈叭桥一带雨水成潦,积水与河连成一片。张家湾城东南、北许场一带,河水尽占河滩洼地,水流滚滚,河身难辨。运粮船只如在这两处误离河床,往往搁浅。
漕运粮道中段港沟,南流至漷县到凤河西堤以北一带,古河旧道、淀泊遗址遍布,地势低洼,为京西南沥水所趋之地。夏季降雨季节一片汪洋,形如泽国。漕艘粮帮行走这段水道时,全凭接引粮船经纪人,按前辈口传心记某村某庄摸索前行。但块块高地上,绿树簇簇,农舍微露,外观相似,不知何村何处。粮船往往徘徊其间,曲折往复,而难以北上通州。
先曾祖在咸丰、同治年间担当军粮经纪时,曾多此次被坐粮厅派往天津接南来粮船转运漕粮,屡行这条水道。深感夏秋河水泛滥之际,船行汪洋中之困惑,立志将这条难以行船之水道绘出一张图,以便引领粮船时查看。他凭借多年经历,又历十余寒暑,徒步到实地踏勘访问。择要将北起通州城,南到凤河西堤及与之相关连的河流、集镇、村庄等绘诸于纸。始绘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犯京城声言“拦漕停税”之年;完成于同治十三年(1874),“北寺庄官堤”筑成之年。(插粮道图)
此图用毛笔墨绘在一张东昌纸上,纵长56、横宽47.5厘米,上、下、左、右各边中间,分别标出北、南、西、东四个方位。河流、集镇等用符号表示,无比例,有的地方标出距离与县界。图中绘出9条河流、22座桥梁、1座旱桥、2道私坝、5条堤和1个连坑;还绘有通州及其所属张(家)湾、漷县两镇,特别绘出一处茶棚、一条驿路。
以上所绘之图,凡是重要之处皆用文字注明。图中还用文字标出通州、武清县沿河49个村庄、两处遗址及县界,并示意性地绘出石坝、土坝,还有通惠河在通州城的中、北、南三支流以及哈叭桥北的流水沟,此沟地处外运河河东,雨多时节河水经常外溢、决堤。
图中表示河流、村镇的符号较形象、简洁。如河流宽者则画宽,窄者则画窄,还用不同笔调表示水量,常年水流不断的则涂以淡墨,夏秋水势汹涌的则画上水波;只绘河道,不涂不画的是冬春几近干涸的季节性河流。
图中文字皆是楷书,但字体不同。有正体字,如北、南等,有当时所谓的异体、俗体字,如裡(里)、桥、塩(盐)等。还有两个生僻字,一个是“氵二”,音意同二,是村名。此村元代时名李二寺,后人以村北临两河汇聚,东濒“四水会流”,故更写为里氵二泗;另一个是 “漒”字(音同犟),是河名。漒漒河是窝头河俗称,又名箭杆河或是绛河,是今潮白河一段。当年当地人将其呼为“小河子”。此河平时水微流缓,雨季则散漫乱流,尤遇北寺庄一带外运河决口水灌入此河时,此河就横冲直撞泛滥成灾。人皆谓此河脾气执拗、倔犟,如驴似骡,故以漒漒称之。
所绘“五闸河”即通惠河。通惠河自京城朝阳门外至通州城内,共有五座水闸,故当时人们又以五闸河呼之。通惠河流至通州城西,东流渐分为中、北、南三分支。北支与这条粮道没直接关系,故简略。中、南两支至州城东南南溪(浦)闸合流下泄,是为旧运河(小河)上游。“旧运河”起自南溪闸,穿哈叭桥、土桥、虹桥至张家湾东南南许场南(此段俗名小河),又自善人桥下东折(此段图名旧运河,也有小河之称)入北运河。图中河侧所注旧运河是整条河之名,全长18里,是明成化十一年(1475)陈锐等奏章中所说的“通州至京原有运河一道(即通惠河)……通州东水关到张家湾新开河口”之河段。当年民间将这段元明时期运粮河叫做小河,故旧运河入北运河处,图中有“小河口”之注。到清光绪间,将这段前代运粮河称为“旧河”,将自南许场经善人桥,东折入北运河段称为凉水河。
图中所绘“马驹桥河”,即凉水河流经马驹桥后所得之名。此河在夏秋雨季水势浩大,常自里二泗西河南岸漫溢。漫溢河水不仅淹没驿路危及靛庄等村,远至武清县境也受其害。“武清民筑横堤于里二泗东”,此堤即图中所绘旧运河南,咸丰三年(1853)所筑的“私堤”。私堤的筑成,不仅使河南岸免遭水患,更使凉水河向港沟宣泄之水大增,从而使港沟水势大涨。
马驹桥河东北流至张家湾盐桥西,有“饮羊河”汇入。光绪《顺天府志·河渠志三》载,饮羊河是窝头河故道,即辽代萧后运粮河,已久干涸。“惟地洼,河形尤存,夏则积潦成流”浊水滚滚,灌入马驹桥河。饮羊河平日仰普济闸滚水坝溢出之水,东南流经重兴寺北至张家湾西南。平日此河只有涓涓细流,水不没踵,仅可供放牧的羊群饮用,故得是名。
图中所绘“长店头”即长店。明万历年间所著《长安客话》载:“自潞河南至长店四十里,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骈集于此。”《日下旧闻考》载,长店设有大通关,为百货聚集处。清初此关已久废,只存长店故地名。
所绘张家湾南门外“大石桥”,正名通运桥,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建,为三劵平面石桥,桥东西两侧均有条石砌的平台。自港沟运载储于通州中、西仓改兑粮的漕船,就在桥畔停泊等待拨运。搭粮船北来南往的行旅,也在此舍舟登陆或换乘他船。久之通运桥两侧就形成码头,此码头一直使用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所绘张家湾城,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修筑。城设五门,内设粮仓。城东倚通惠旧河,更东是北运河;南濒马驹桥河,更南是港沟。仅东、南两面就有五座桥,津、通驿路穿城而过。张家湾凭地利之势,成为水陆要冲。不仅漕艘不断,还有南下、北上之官船客舫与漕帮结伴同行。元、明、清三代,行经张家湾、过漷县的文人多留有纪行感怀诗作,如元代学者吴莱咏《漷州》诗:“数株杨柳弄轻烟,舟泊漷州河水边。牛羊散野春草短,敕勒老公方醉眠。”明成化间人士樊阜,由白河乘舟南下,有《张家湾舟中作》:“朝发燕山阳,夜宿张湾侧。高树蔚繁阴,浮云淡无色。眷彼西日驰,忧心恒侧侧。赖我同心人,相期崇令得。”清乾隆间人士顾宗泰作《太守过漷县二首》,其中有:“一帆过漷县,回首隔张湾。”
所绘凤河,只是凤河中游一段。凤河处于西水道中心,北连“通州漕运粮道”,南在武清县境内向东南流,穿叶淀与永定河合流,由天津界出淀后又复南流,在韩家树入大清河。大清河东流至天津东北西沽(丁字沽)与北运河合流,南流过三岔口入海河。
由凤河连接形成的西水道,夏秋季节水势旺盛,舟船畅行无阻。行走这条西水道的船只,不仅有北上通州的漕艘粮帮,还有在通州坝交纳完粮米返回南方的许多空船和与漕船结伴往来的官船客舫。清代中期以后,行走这条水道船只日益增多,每年有数以千计漕船穿行其间,年转运粮米三五十万石,有的年份甚至达到六七十万石,占漕粮总量的五或三分之一。除粮食外,还有随船带来的大量日用百货。这条水道缓解了北运河船只拥挤难以行船的窘境。
所绘张家湾南“驿路”,是自通至津驿路中一小段。这条驿路北起石坝楼,向南穿张家湾城,过善人桥,经靛庄东,行于港沟与北运河间。向东南自安平入武清县境,行于北运河之西。入天津后又复东南行,经西沽、三岔口,南至西大沽海神庙。
在这条驿路上,传递漕运消息、河道水情驿卒往来奔走;钦派赴津验米大臣、坐粮厅预派去津收、运漕粮经纪,行色匆匆南下天津。由于驿路对行走西水道漕艘至关重要,所以图中特意绘出。
图中右上方所绘靠近通州城的是“里运河”及其上游温榆河。里运河之东是“外运河”及其上游——当年的潮白河(今中坝河流经其故道)。清代中期榆、白两河流到通州城东北后,乃分流向南,但皆为漕运船艘所行河道,故统称北运河。从事漕运的人,为便于区别,将两段分流河道分别呼为里运河、外运河。里、外运河几乎平行东南流,经石坝楼、土坝、罗家口东,至茶棚村(今大棚)东北两河汇流。
在清乾隆晚期以前,里、外运河是在通州城东北(今北关闸南、北)交汇,州人称此处为“二水汇流”。二水汇流后又复分流至城东南(今小圣庙村南)合流。当年二水汇流后,不但潮白河水分流入温榆河以济漕运,里、外运河还能循环相通,漕艘可行。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山水暴发,二水汇流处就逐渐淤积,不再通航。嘉庆六年(1801)大水后,二水汇流处潮白河流偏趋下游东岸汇流处淤塞,遂至干涸露出岸滩,两河分离。从而造成里运河水势微弱,河窄沙淤,运粮船艘难靠土、石二坝。
图中在通州城东南哈叭桥北绘有一条濠沟,东南通向北运河。这是一道流水沟,夏秋向北运河泄城东南积潦,春季则涓涓细流不断。这条流水沟入北运河处,是挑挖里运河起止点。流水沟口外,北运河南北有无淤沙浅滩,关系到里运河可否行船,关系到粮艘可否抵坝,也关系到在津漕艘粮帮行走哪条水道,故小小的流水沟要绘入图中。
图中所绘“北寺庄官堤”,只是堤的一部分。堤两旁东西向沟,是表示河水经常从这里外溢、溃坝决口的低洼地带。也是咸丰十年(1860)僧格林沁仿效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想引潮白河水淹阻英法联军掘挖的横沟遗迹。潮白河自道光至同治间,屡次在北寺庄一带决口,影响北运河漕运。同治十三年(1874),官方在此处筑堤,以阻河水外泄。堤“北自顺义安里村,南至通州北寺庄,长2475丈(约8540米)”,堤内还筑有护堤,即图中所绘官堤内河旁向东突起处。
《通州漕运粮道图》是当年军粮经纪引领粮船的航道图,记录了100多年前通州地区与漕运有关的河道、桥梁、堤坝、集镇、村庄等,为研究通州过去的地理概貌与变迁,寻觅已消失的元、明两代通惠河在通州的流经处以及古河旧道、桥梁等,提供了详实的直观资料。此图表明,京城之东通往东南各地以至天津海口的水路,除北运河外,另有一道由多条河流连成的西水道——通州漕运粮道。同时,传递漕讯以及行旅下天津选走旱路,则还有驿路可行。此图为研究漕运与通州兴旺之因,提供了宝贵线索,对大运河申遗或有些许裨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5-22 15:34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