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18
- 注册时间
- 16-8-4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最后登录
- 17-4-14
- 威望
- 173
- 八通币
- 0
高中生
- 积分
- 618
- 注册时间
- 16-8-4
|
北京商报讯(记者方彬楠)被称为北京市当前在建的综合性最强的管廊,文化旅游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将给燃气、水、电力等管线建设地下舱室,最高达5舱,解决马路“拉拉链”的问题,并实现智慧监管。
2016年11月30日,文化旅游区颐瑞东路、曹园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文化旅游区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文化旅游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沿九棵树中路、后场西路、日新路等22条道路敷设,总长度约28公里,占全市2016年拟建综合管廊里程的53%。
本次首批开工建设的曹园南大街、颐瑞东路两条地下综合管廊总长3.8公里,通高3米,宽度最大值14米,管廊中将设置4-5个独立且密闭性能良好的舱室,包括给水、燃气、电信、有线电视、电力、再生水以及常规市政再生水、高品质再生水在内的多条市政管线将统一进入综合管廊的各个舱位。管廊还将配置附属设施,涵盖运行控制中心、监控、通风消防、照明、排水、安全防范等相关系统,实时采集管廊内系统的运行数据,由操控人员远程控制管廊内的所有电子设施,实时监控各类突发状况。
负责工程施工建设的北京建工国通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柳江介绍,综合管廊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1833年,法国巴黎就应对城市的发展问题建设了第一条综合管廊。“综合管廊最大的功能就是解决马路上拉拉链的问题,就相当于给管线建一个地下的房子,就像地上的居室一样,让它们住在不同的舱位里,这样一来,这些管线在管廊里集中布设,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道路拉拉链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有些管线需要增容,有些需要维修,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可能需要分别把这些管线挖出来,而把管线都放在一个舱室里,未来的增容和维修都可以在不破坏道路、不破坏线网交通的条件下完成这些工作。“未来铺设管廊的道路在主路上将见不到任何一个井盖,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城市道路频繁开膛破肚的情况。”
据柳江介绍,文化旅游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不仅是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项目的一个市政配套设施,同时也是解决周边老百姓未来出行、满足其市政需求的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文化旅游区管廊工程工艺非常复杂,最高达5舱,挖深7-9米,因此,在管廊建设中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参建单位采取了BIM三维设计,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运用了BIM加GIS的信息化管理手段,“BIM实际上是建筑的数字模型,GIS是地理信息系统,首先从项目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地上拆迁信息、地下的管线信息,放到GIS系统里面,以利于进行整体的工筹。其次在施工之前,利用BIM加GIS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数字碰撞模拟实验,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施工时的二次拆改。第三,利用此项技术,确保未来工程全部完工以后,能给管理者提供一套数字资产,一方面可以使管理者通过三维可视化的直观效果快速检索相应信息,同时还可以与智慧城市的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设置一些传感器,将运营数据通过GIS平台高效传递至城市管控中心,为城市运营管理者提供常规与应急管理即时信息,最大程度地降低一个区域的城市运营成本”。
“建设综合管廊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对今后管线的分段实施、增容扩容提供有利的支持,减少直埋对城市的侵蚀,并通过智慧城市的监管,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保障。”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冬生表示,“地上和地下同样重要,我们将按照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来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