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19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社会与自然的结合产生了通州

[复制链接]

1072

主题

5508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240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9 16: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称通州的地方政权共有5处,今四川的达县、江苏的南通、河南的浚县、吉林的四平和北京的通州,然而享誉中外的尤属北京通州,即我们今天的通州区。那么,北京的通州是怎么出现的呢?这就应该说是社会需要与自然优势相结合的产物了。
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雄心勃勃,欲攻灭南宋,统一中国,但都城远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鞭长莫及,便决心将首都迁到燕京蓟城,建在北枕居庸、南控江淮的形胜之地,以便挥兵南下,征伐赵宋王朝。于是在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诏令左右丞相张浩、张通与左丞蔡松年等重臣征调各路民夫、工匠,按北宋都城开封的形制修筑燕京蓟城(今北京宣武区一带)。所调集的夫、匠达100余万,比当时燕京城内人口还多1倍,本来经过数次征战后燕京地区的人民就很贫穷困苦,根本无法供应新到夫匠的食用,就必须从淮河以北区域征集搜刮大批粮物,供给筑城夫匠食用。同时,建筑都城的用材也必须从黄淮一带调运。如此,就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当时陆路运输十分困难,受天气、山脉、河流、土道以及人力、物力的制约,不能及时满足需求,而利用水路运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陆路运输的诸多限制,遂选择水路运输方式,保证供求。
当时的卫河(今天津以南的运河——隋炀帝开凿的永济渠中南段)尚能漕运,而天津以北的永济渠早已不能行船,辽代萧太后主持修挖的萧太后运粮河也已淤浅胶舟,唯一水源充足但较漫散的潞水,可以整治疏浚而能漕运。于是,金朝在下令修筑都城燕京蓟城的同时,又对潞水进行了治理,使黄淮调运的粮、物,沿卫河船运至直沽(今天津),再由潞水运至潞县城东,卸船陆路转运到蓟城。
“取漕运通济之义”,在潞县城中设置通州署,领潞、三河二县。自此,通州成为大运河北端城市,对北京的建设、繁荣、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驰名环宇。从此,“先有通州,后有北京”的俗语开始流传,至今已有800余年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6 08:01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