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前,北京2016年12月21日印发《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网约车新政曾被炒的沸沸扬扬,当时司机们普遍反映,没有受到影响。然而五个月的过渡期结束之后,北京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
小编了解到,非京牌车辆已经不被派单,非京籍司机也在逐步退出市场,专车非高峰期加价成为常态,一度业绩下滑的巡游出租车市场回暖。
专家认为,新政实施后,短期可能出现打车难现象,但合规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都还有提升运能的空间,另外也要给符合新规条件的车辆和司机一点进入市场的时间。
非京籍司机拉活儿被罚
司机张师傅没有北京户籍,十几年前来北京工作时购车,上了京牌。两年前,为了开网约车,张师傅特意换了辆中档车,成为一名网约车平台的专车司机。“现在公司已经不给外地号牌司机派活儿了,非京籍的专车司机每天都有一些人被公司辞退。”张师傅说。 就在几天前,张师傅在一商场附近拉活儿时,被交通执法部门查处,罚了他八千元。虽然已经快赶上他一个月的收入,但他并不着急,因为这笔钱公司会全额报销。张师傅坦言,公司能收留他到什么时候,他心里也没底,自己也快五十岁了,真被辞退就不干这行了。 另一位网约车平台的专车司机透露,他们平台上仍有7成左右外地人开北京车,“我们签了一年的合同,公司也都嘱咐过,南苑机场、几个火车站查得比较严,让我们不要去。”至于合同到期后是否续约,这位司机说:“公司说只要业绩好,不影响。因为我们都是流动的,执法部门查车好查,查司机比较难。”
小编从市交通委交通执法总队了解到,考虑到平台取得运营许可的先后时间不同,司机开展考试的程度不同,虽然现在过渡期结束,但执法人员不会“一刀切”式地要求驾驶员持证上岗,将慢慢推进。但对于根本就不符合本市网约车新政的司机和车辆,如外地牌照车辆、外埠户籍司机等,还是会查处。
非高峰期加价渐成常态
随着网约车新政落地,合规的车辆和司机少了,一度随叫随到的专车、快车也不好叫车了,加价已经成了常态。
目前叫不到车非常普遍,不少人已经开始选择价格稍微昂贵一点的专车。不仅是在高峰期,一些网约车平台在非高峰期也选择涨价。以神州专车为例,加价1.6倍成为“常态”。司机肖师傅说:“公司说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合理分流一些人去坐公交车,所以几乎全程全时段都统一将倍数调到了1.6倍。以前只有高峰期、特殊地段才会有这种高倍数出现。”
网约车开始“减量提质”
作为新政颁布后第一批参加考试的京籍司机,滴滴专车司机代师傅忍不住吐槽,持证上岗考试难度非常高,其中最让他头疼的一门就是地理,比如会考从什刹海到后海要过几个胡同,某重要景点位于什么路多少号。另一门实操考试相对容易,考察司机订单服务流程、与乘客交流、路线选择之类。总之,就是逼着网约车司机提高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政的实施将让整个网约车行业进入“减量提质”的新时代。
首汽约车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周畅说,过去网约车平台无序竞争时,给消费者造成了一个误区,认为网约车就是廉价便宜、供给充足的,因此车况和服务差些也能够接受。随着新政实施,北京网约车的供给将会减少,但服务质量能得到进一步保证。
巡游出租车市场逐渐回暖
在网约车平台疯狂竞争时期,补贴力度很大,对在街上巡游的出租车造成猛烈冲击。的哥杨师傅说,那会儿,自己到手的月收入从六七千元降到三千多元。“大量北京周边省市牌照的车辆涌入北京,街上交通也糟糕了很多,在街上扫客的时间明显延长。”杨师傅说,他并不排斥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的竞争,只是反对毫无管理、没有任何约束下的粗暴竞争,搅乱整个市场秩序。
去年12月,北京网约车新政颁布,在随后的5个月过渡期中,杨师傅逐渐感受到了变化,最直观的就是巡游出租车的生意回暖了,他的到手收入涨回到五六千元。之所以没有完全回到过去的水平,杨师傅认为,原因在于一部分中高端用户还是被提供高端服务的专车分流了。
小编觉得,网约车新政还是要实施,对出租车市场还是有帮助,网约车只要将市场秩序规划好,其实也还是出行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