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2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疏涤“旧渠”夹插曲

[复制链接]

371

主题

1485

帖子

142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12317
注册时间
14-3-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八通灵灵七 发表于 14-10-9 14:3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疏涤“旧渠”夹插曲

京杭大运河是历史上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是维系我国统一、巩固的大支柱,这在前面几节的叙述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通州的地理位置正处在大运河的发端,又恰在华北、东北物资南下陆路运输的终端,两端交点就在通州,无数古籍所谓“水陆要会”。最重要的是通州在古时凉畿城市中距离首都最近,是北京的东门,直接关系到京师的建设、发展和稳定,而通州又为水陆交通枢纽,则京通间的亲密关系可想而知了。由于漕河两畔土质松软,通州城域地势低洼、而北京地区雨水集中,干旱则水源衡少,霖雨则洪水暴发,对漕河都有极大影响。因此,通州上下漕河,历代都不断进行治理,以保证漕运长通,物资交流,首都长盛不衰。
有唐一代,通济渠和永济渠漕运兴盛,武则天称帝时期,江淮经永济渠向幽州地区运输粟米,一次就有数千艘载一百余万斛,其繁盛景观可见一斑。有时也采取海运,将南国物资自山东登,菜二州海运经海河直沽,再沿永济渠运抵幽州。唐代诗诗圣杜甫在天宝十四年(735年)所写的《后出塞诗》的第四首中,有这样一句:“海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84)诗中描绘了唐廷征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稻米粟帛,海运到幽州地区,支持戡平安禄山叛乱的官军和广大人民。由此可知,唐代前中期一直在充分利用隋炀帝诏开的大运河北段––––永济渠。这中间一定在不断治理永济渠不然则不可能长久通航,兵是史书上未曾记载罢了。风帆鼓荡,漕舟劈水,穿行在通州区昔日的绿野平川,壮阔的场面抒发着大运河的情怀。当人们来到今天张家湾镇坨堤村与马驹桥镇堰上村中间尚然遗留的永济渠故道时,一定会注目沉思,那劳动人民飞锨担蓝开河,那滔滔绿水迎送南去北来漕船的恢弘景象呈现脑际,一种伟大的感念涌上心头。
但是,唐代求期,藩镇割据,各霸一方,互相争战不己,使唐朝灭亡,全国分裂,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此间,永济渠失地治理,淤塞而不能行船,从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时在今北京市城上,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未曾开修运河。有人说不,说五代后唐幽州节度史赵德钧曾经挖凿一条“东南河”,曾经流经今北京市通州城内,还说今漷县镇的马头村、于家务乡的渠头村和永乐店镇的临沟屯村,这条河遗留的村名。对通州区来说,真要是“东南河”确曾流经,绝对是好事,给提高通州区知名度又增加一项理据。若不是如此,则必起反而作用,会贻笑大方,涉视通州无人。因此,这必须研究清楚,以正视听。
赵德钧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确实开成了一条运河称东南河,“自王马口(今河北省安次县王玛口村)至淤口(今河北省信安镇),长一百六十五里,阔六十五步,深一丈三尺,以通漕运。舟胜千石,画图以献。”(85)展开《中国历史地图》或现代《中国地图册·河北省》,明眼人一见便知,安次县在今通州区之南,信安镇也在今通州之南,而且在安次县西南,由王马口至淤口根本走不着今通州区,这条运河与今通州区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从直观上得出的结论。再读读历史就更明显了。契丹骑兵经常扰犯幽州,使城外不得安宁。为支援幽州后唐兵抗击契丹侵袭,后唐自涿州向幽州陆路运送军粮,被设伏在涿幽之间 沟(今房山区良乡镇)的截掠而去。赵德钧时称名将,调任幽州节度史,便立即构筑 沟城垒,遗兵戍守,为防契丹抄掠,从而使陆路运浪通是到安全无险。他还在幽州城东50里的潞县城(今通州城)修补城垣,派兵防卫,使幽州百姓得以正常生产生活。为了进一步防备契丹兵马侵扰,他在长兴三年又筑三河县城,以便顺利运输军资供给镇守长城的官兵。同年,为了保证幽州粮饷及时自幽州之外的霸州地区征运,因而开挖了东南河,或水路由桑干河(今永定河)运往幽州,或陆路经涿州送于幽州。这历史事实成为清晰地告诉今人,东南河不流径今天的通州区。至于上述涉及的三座村庄的由来则是主观臆造了。实际上,马头村北临运河、渠头村北临永济渠故道,临沟屯南临凤河而名。河在村庄,毋庸费 。
当辽立燕京(今北京宣武区一带)为陪都南京以后,就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景况了。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的需要,辽朝在今北京市区城内不仅兴修了萧太后运粮河,而且还曾浚治了笥沟和永济渠。《辽史》载圣宗统和“十二年(994年)春正月癸丑朔,漷阴镇水,漂溺三十余村,诏疏旧渠”。(86)又载:十二年春正月“乙卯,幸延芳淀”。(87)所载是:994年2月14日,漷阴镇(今漷县村)地界内发生水灾,淹没了30余村落。第二天即15日,辽圣宗自南京赶到发水的的延芳淀现场,并察看了洪水泄流走向,然后下令疏浚“旧渠”,以求尽快排泄,尽量减少损失,安顿受灾百姓。
当时在延芳淀洪涝地域内有两条“旧渠”,一是淀区西南部的永济渠故道,虽然久已淤塞,但是仍然有条形低洼的河形遗迹;一是淀东边秦汉时期用以漕运的沽水故道––––笥沟。史书上就记了“疏旧渠”3个了,再不见其他史料的别样载述,这就需要今人根据当年的地理情况和辽以前的史迹加以研究,得出合乎逻辑的认识,来确定当年疏挖了何许旧渠。辽时入延芳淀的水源主要有两条河,即来自桑干河的漷水和流自南京西北的高梁河,有可能是这两条河因特殊情况在早春少雨季节暴发洪水,使延芳淀水位猛增而四溢,令淀内外数十村被灾。辽圣宗诏令清浚旧渠,以救燃眉之急,必然是就近挑疏能够快些排洪的旧河道,而担当此排水重任的老河就是昔年的永济渠和笥沟,别无第三条河流。那么,诏疏的旧渠就只有这两条河道了。渠是古时河流称呼,与“水”、“河”,“沟”意义同。“疏旧”而不是“疏旧水”、“疏旧河”,应该断定指的是疏旧的永济渠;而笥沟(也称潞水)与曹操所开的泉州渠很近,而且与泉州渠相通,虽然不是泉州渠,但曾与之联运漕粮,称笥沟为渠也未尝不可,也许因为民间以为二河相通且联运而俗称笥沟为泉州渠,这也有可能,流传较长一段时间,到辽时还在传说着。若此判断成立,则“疏旧渠”的“渠”字也可以代指笥沟了。这样,辽圣宗下诏排洪所疏浚的“旧渠”就是上述二河了。
这次疏挑旧渠,不仅及时地排泄了洪水,而且为萧太后粮河的开辟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大约在统和晚期(二十二––––二十七年)(1004––––1009年),萧太后挥兵迫宋朝签订“澶州之盟”后,归政给辽圣宗关,主持挑修了从南京东门外到今张家湾入潞水(笥沟)的萧太后运粮河,从“疏旧渠”到开萧太后河也就相隔了10年。通过疏旧渠,掌握了笥沟能够行船的情况,所以开萧太后河要东来入笥沟。笥沟即今港沟河,最早自今张家湾起(下门口,在今张家湾镇村东南角处),1954年调凉水河时沿用了此河一段故道,至漷县镇靛庄处,仍归本河道,至田村北,又被1960年所挖的风港减河利用一段河道,至军屯村西复归老河道,迄前元化村东南出通州区东南界进入天津市武清区。
当初“疏旧渠”时,永济渠故道也得到了清淤而用以排洪,一定是只疏了延芳淀以下一段旧河道,因大水排往东南,而没有疏延芳淀以上的旧河道,因对排洪无益。所以在开萧太后河前未曾考虑利用永济渠直接转输辽东漕粮到南京,故而只彩笥沟与萧太后河联运,供给南京需求。短短的古籍上唯有的“疏旧渠”3个字,就要今人结合地理状况和此前史实去深入研究,才能搞清其所指,这就是通州运河文化内涵的奥妙所在,引人深思的情趣就在其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5-18 06:15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