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系群众上多一度热情、在服务群众上多一度热爱、在发动群众上多一度热量!”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龙溪派出所罗师庄社区民警马长林长期扎根基层社区,将一个原先治安混乱的社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新家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老马“识途”靠融入群众 2008年8月,48岁的马长林刚被调到罗师庄时,熟悉罗师庄情况的人都忍不住劝他不要去——当时的罗师庄是湖州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偷盗案件多、打架斗殴多、矛盾纠纷多,前几任辖区民警管理中也找不出好的办法,在老百姓口中是个“管不好的地方”。 罗师庄该怎么治?没有现成的“良方”。接地气的老马却“识途”:“要治好这个地方,只能用‘土办法’:先把自己融入群众中。” 老马自制一份表格,打印成数百册《租房登记册》,想请村干部来帮忙,刚开口就遭到村组长的拒绝。 “村里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收入靠房屋出租。当初老马提出要登记房屋出租情况,大家担心收税,都很防备。”村民胡怀宝向记者道出了原委。 “一天晚上,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又一阵高昂的声音,起初还以为是商贩的叫卖声。”胡怀宝回忆说,后来才注意到,是新来的民警老马走街串巷沿途用电喇叭在“推销”自己。“我叫马长林,是社区新来的民警,希望大家能支持我的工作……” 从那天始,在罗师庄村民们诧异的眼光中,老马身背一台录音机和一只大喇叭拼装在一起的“人工组合音响”,从早到晚,穿行在罗师庄大街小巷,一边宣传治安、消防知识,一边自报警号和联系号码。 日复一日,村民们感觉老马的声音越来越亲切了,纷纷向他敞开了家门。有了村民们的配合,老马终于获得了辖区里各类情况和外来人员的主要信息,又请人将这些信息创编了一个“警务室台账信息共享平台”。 老马登记的流动人口信息在侦破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罗师庄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今年G20杭州峰会期间,罗师庄辖区发案率同比下降57.1%,出色地完成了安保任务。
罗师庄的“110” 群众有事找老马 “有事找老马”,这句话在罗师庄绝对“灵”,因为老马那个24小时畅通的手机,就是罗师庄居民身边最灵的“110”。
许多新居民由于工作原因,假期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子女,老马就在警务站建起了湖州首个“阳光假日小屋”,组织志愿者为“小候鸟”们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 村民吴老伯家租客多是跑运输的驾驶员,没有地方停车,老马先后5次组织停车场、车主、交警部门召开“诸葛亮会议”,建设了“社区停车场”,许多司机的苦恼没有了。 年近九十岁的村民朱老爷子跌倒在地没有知觉,邻居们不知如何是好,一个电话打给马长林,他立即赶到现场,背起老爷子就往医院跑。 “只要你把辖区里的每一位群众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去为他们服务,他们就会相信你、依靠你,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马长林说。 初到罗师庄时,正值经济危机,许多年轻人下岗了,扎堆聚在路边,抽烟打闹。老马就到附近企业,了解用工需求。每天傍晚,他把白天了解到的招工信息写在纸上,贴上展板放在警务室门口。 渐渐的,来找工作的人多了,招工的企业闻讯赶来,马长林的免费中介规模越来越大,成了品牌。迄今为止,免费中介已为2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介绍工作,还开办纺织缝纫、食品加工、机械修理等培训班,先后培训500多人次。
依靠群众,“独马”变“群马”
老马到罗师庄一年后,罗师庄的治安形势就已大为好转: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2%,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0多起。此后几年,罗师庄更是一步一步彻底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但老马却说:“功劳不应该记在我一个人头上,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想让罗师庄长治久安,必须建起‘警务共同体’。” 2012年3月,在老马的动员和影响下,一支7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建起了马长林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志愿者中有学生、老师、工人、社区干部,也有医生和律师。他们用自己的专长,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法律咨询、培训等各种服务。 湖北人黄光远,找来10多名朋友组成了一个“街面劝架团”,哪里有冲突,就去做“和事佬”;开电脑修理店的王小军,他的店跟其他的商店、水果摊、修理铺一样,都是老马的治安观察哨…… 老乡帮帮团、春天里就业服务队、雷锋之家爱心联盟……几年来,在老马的组织下,罗师庄成立了12支志愿者队伍,1000多名志愿者成了马长林的左膀右臂。 在罗师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胡怀宝,曾经因为对治安环境头疼,想搬到城里去住。但七八年过去了,老胡还没有搬家,反而把城里的儿女劝了回来。“因为老马,罗师庄变了,连住在这里的人都变了。”如今,胡怀宝成了“夕阳红”巡逻队的骨干成员,每天在村里义务巡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