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邪教拉拢侵蚀的重点群体,做好青少年的警示教育是反邪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吉林省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开展以“上好一堂思政课、开好一个主题班会、办好一次手抄报评选”为主题的“三个一”警示教育活动,活动覆盖全省6500余所中小学校、260余万人,进一步培树学生健康心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推动校园、家庭、社会间良性互动。 狠抓“三个强化”,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相关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拓宽警示宣传方式方法,增强校园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强化调度指导。定期调度各地活动开展情况,指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印制《反邪教警示教育学习资料》7.5万册、宣传海报5000余份下发各中小学,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三是强化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校园反邪教宣传新格局。 开展“三个活动”,打造健康平安新校园 一是上好一堂思政教育课。精选1500余名法治副校长、反邪教专家等走进校园,采取集中宣讲、视频授课等方式,开展专题讲座8000余次,受教育学生180余万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85%。吉林市结合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对邪教及非法宗教向校园渗透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防范邪教渗透风险。 二是开好一个主题班会。全省各中小学校采取举办演讲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等形式,举办反邪教主题班会1.2万余场,参与学生60余万人。辽源市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等形式召开主题班会,启发自我思考,培树健康心态,自觉抵制侵蚀渗透。 三是办好一次手抄报评选。以“拒绝邪教、从我做起”为主题,组织广大师生**手抄报20余万份,经过学校初选、市(州)筛选、省级评审组评选,评出特等奖162份,一等奖324份,二等奖491份,三等奖699份。对获奖作品作者颁发证书,将部分特等奖作品印制成册并下发各中小学校,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热情。 发挥“三大优势”,形成良性互动新局面 一是发挥法治宣传平台优势。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平台,结合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优势,用好省、市、县三级“平安”公众号和校园网平台,有效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长春市征集反邪教宣传口号3500余条,精选出500条在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发挥反邪教宣传队伍优势。发挥法治副校长、思政课教师、反邪教专家学者、政法干部等知识和经验优势,深入学校进行宣讲。梅河口市公安局组织一线民警进校园,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用鲜活事例揭示邪教危害。松原市组织政法干部深入各中小学,发放书包、笔记本、宣传册等宣传品1000余份,现场讲解邪教的本质与危害,教育引导师生认清邪教本质,提高识邪辨邪能力。 三是发挥校园辐射带动优势。通过“小手拉大手”,教育引导学生当好家庭反邪教教育宣传员,组织学生、家长登录中国反邪教网,关注“中国反邪教”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群推送信息引导学生、家长自觉抵制邪教侵蚀,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辐射全社会的良好效果。四平市组织学生为家长讲解反邪教知识,促进学生与家长、学校与家庭间的良性互动。松原市发放《崇尚科学 反对邪教——致家长一封信》8万余份,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警示教育向社会延伸。 健全“三项机制”,实现长效长治新突破 一是健全责任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党政领导校园反邪教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不断创新警示宣传方式方法,推进校园警示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健全协作机制。以“三个一”活动为契机,将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融入平安校园建设之中,组建工作专班,定期调度会商,强化协调配合,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宗教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形成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健全督导机制。各地成立督导组,加强对校园警示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即给任务、提要求,也出思路、定措施,帮助解决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注重发现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