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委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功能建设标准的意见》,明确本市将根据保障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确定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原则上不得新建超大规模学校。学校部分功能用房规模将严格管控,地下空间规模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0%。 意见明确,立足当前本市市情和教育发展实际,在执行《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部分-试行)》时,本市将进一步从严控制新建中小学校建筑规模,严格执行《办标》规定的应设用房,包括主要教学用房、办公及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地下人防等五项建筑面积之和,作为本市中小学校建筑规模的控制性指标。 在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空间饱和利用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校园功能布局,科学设置建设内容,确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学校设施要注重复合利用,优化各类空间和设施的使用功能,增强用房、设施和场地的复合性、兼容性、多功能性,提升饱和利用率。 意见还提出,校内外资源将实现共建共享。要打通校际屏障,以学区、街区、教育集团为一个资源统筹体,学校间资源互补、设施共享。鼓励充分挖掘利用校外资源,通过合作、租赁、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校内教学、实验、体育、实践活动等资源不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学校部分文化、体育设施可错时向周边市民开放使用,促进学校社区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