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留华在“爱耳日”为患者义诊。
“高主任很较真,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 “高大夫没架子,和蔼亲切,对患者几乎有求必应。” “他医术高,医德更好。” ……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患者们都围了上来。而他们口中的“高主任”“高大夫”,便是中部战区总医院京西医院耳聋治疗中心主任高留华。 虽是周六,高留华却跟工作日一样忙碌。问诊、扎针、起针,流程规范、动作娴熟,身着白大褂的他,在不同诊室间来回穿梭,“来北京20多年了,周六几乎都是这么度过的,习惯了。” 一直以来,“治病不治瘫和聋,治了瘫聋终丢名”的说法颇为流行。“明知山有虎”的高留华却“偏向虎山行”,主动当起了耳科医生,这一干就是40年。“参军入伍后,身边不少战友在训练中受到枪炮声刺激导致耳鸣耳聋,看到他们痛苦不堪的样子,我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谈及当年的选择,高留华记忆犹新。 出身杏林世家,高留华自幼耳濡目染于悬壶济世、寻医问药,长大后也跟着父母学习针灸,由此入伍后便成了卫生员,“当时部队驻扎海边,周边有很多渔村,我们就给渔民免费看病。”他说。 为了提高技艺,高留华除了“啃”大部头医学书籍外,还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曾在自己身上扎针找穴位、用强噪音刺激耳朵,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耳鸣、耳聋治疗法。 “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高留华常说这句话。20多年来,高留华每周工作6天,“不少患者平时要上班,只能挤出周末看病,还有的从外地过来,来趟北京不容易。” 常年的加班也让高留华“尝到了苦头”。一天,白天忙于应诊的高留华回家途中头晕目眩,摔了一跤,导致左臂受伤。然而,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他第二天又照常上班了。护士看着心疼,劝他先回家休息几天,他指着门外排队的病人笑着说:“我休息了,他们怎么办?” 工作中,来自农家的高留华对来自贫困家庭的患者格外关照。“小时候家里穷,每个月80块钱要养活10多口人,一双鞋穿好多年。”体会到生活不易,高留华说,“现在,我只想更多地帮助人。看到他们病情好转,我就很高兴。” 68岁的病号董凤武是在医院组织专家义诊时认识高留华的。来自山西大同的他由于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家里并不宽裕。“我耳鸣得厉害,每天耳朵里就跟火车过桥洞一样,轰隆隆的响个不停,看到有义诊,就来了。”董凤武说,“我只能扎针,没钱吃药。”高留华得知他的困难后,免费给他扎针,“你把治疗的钱省下来买点药。”后来,病情好转的董凤武特地到附近菜市场买了几捆新鲜蔬菜送来,表达他淳朴的感激之情。 除了为家庭困难的患者免费扎针治疗外,高留华还自己带头并动员身边的医护人员为家境困难的患者凑钱买药。2011年,来自河南的72岁韦姓患者因脑动脉硬化引起耳鸣而前来问诊。高留华为他免费治疗一段时间后,又发动医生护士凑钱买药,并送他回家。“这些年,受高主任的影响,大家都不把患者当外人。前不久,护士蒋晓华见一位病人穿得单薄,还特地拿了件衣服送给他。”高留华的助手胡春艳说。 行医几十载,高留华已记不清他救治过多少病人。病人中,有经济拮据的农民,也有出手阔绰的老板。几年前,一名矿山老板来看病时,见面就塞给他一个大红包。高留华面色一沉,一脸严肃地说:“你来看病是信任我,送红包是对我不放心,就见外了。”对方见状只好识趣地收起红包。“我们做医生的,救死扶伤是天职,不是奔着钱财去的。”高留华说。 为了给更多的耳鸣耳聋患者带去福音,每年的“爱耳日”“助残日”,高留华都积极参加义诊活动,“每次都能治疗400多个病人。”如今,年届六旬的高留华还想实现两个愿望:一是把从医几十年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传给更多的人;二是希望多到贫困山区义诊。“作为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老党员,早点实现这两个愿望,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高留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