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河沿是通州区新华街道辖域的一条街道,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州旧城东关厢。北起石坝遗址公园,南至土坝街区。北方人将河边儿称作河沿,外河沿就是外河边儿,可见,外河沿街就在外河旁边。那么,外河是怎么回事呢? 京杭大运河自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邛沟(今天的里运河)开始,历经汉、魏、隋、辽、金、元等朝的疏挖治理,到元世祖至元年才完全形成,清雍正四年(1762)在整治直隶(今河北省)诸条河流的时候,将大运河分为五段,定最北部的一段称为北运河。 北运河是利用自然河流加以修治而形成的,这条自然河流在秦代时称沽水,西汉时易称潞水,两朝都曾用此河输送粮物供给北陲守边官兵,故东汉、三国魏时也称笥沟(今港沟河),北魏时改名潞河。到金朝,又称为通济河、漕河,以此河开辟漕运故名。 明嘉靖七年(1528),巡仓御史吴仲力排众议,从国家利益出发,主持重修通惠河成功,将河口自张家湾北移到通州城北门外迤东,同时把大运河北端码头自张家湾北迁到通州城东石坝、土坝的地方。如此,自江淮漕运到的白粮要在石坝码头边的大光楼验收后,转搬到通惠河的驳船上,由通惠河再驳运到北京城内的国仓中储存。于是出现里漕河与外漕河的分别,把通惠河称为里漕河,简称里河;而潞河即北运河称为外漕河,简称为外河。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京津铁路修通,从南方沿运河运到天津的漕粮,则由火车直接转运到北京,再陆运到京城各仓,北运河不再用于漕运了,石坝、土坝码头废弃不用。原来依靠码头生活的船夫、脚夫、纤夫、浅夫等人失去生活来源,而转到别处谋生,一些渔夫舟子就至此河边建房居住,滨河便于打鱼。这样在石坝码头以南到土坝码头之间,沿河渐渐形成一个条形的居住区,因位于外河(北运河)边而称这一居住区为外河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