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64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通惠河上水闸位置表

[复制链接]

371

主题

1485

帖子

142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12317
注册时间
14-3-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八通灵灵七 发表于 14-10-9 14:4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惠河上水闸位置表

编号 闸名 今所在地 编号 闸名 今所在地
1 广源上闸 紫竹院公园西、万寿寺东不远处 13 魏村下闸(惠和下闸) 北京火车站东南附近
2 广源下闸 首都体育馆西白石桥附近 14 籍丰上闸(庆丰上闸) 王家庄
3 西城上闸 西直门外高梁桥西侧 15 籍东下闸(庆丰下闸) 深沟村附近
4 西城下闸 西直门外正北高梁河东折处 16 郊亭上闸(平津上闸) 尚碑店湖中
5 朝宗上闸 新街口豁口外西北 17 郊亭中闸(平津中闸)
6 朝宗下闸 新街口豁口外西北 18 郊亭下闸(平津下闸) 花园闸村附近
7 海子上闸(澄清上闸) 后门桥西侧 19 杨尹上闸(溥济上闸) 老龙背村东附近
8 海子中闸(浩清中闸) 东不压桥下 20 杨尹下闸(溥济下闸) 杨闸村南附近
9 海子下闸(澄清下闸) 水簸箕胡同北口石桥 21 通州上闸(通流下闸) 通州西火车站附近
10 文明上闸 正义路北口东南附近 22 通州下闸(通流下闸) 梨园镇王家场附近
11 文明下闸 台基厂二条胡同中间附近 23 河门上闸(广利上闸) 张有湾镇土桥村中
12 魏村上闸(惠河上闸) 船板胡同东郊附近 24 河门下闸(广利下闸) 张家湾不皇木厂村南
表中24座水闸,在以后又有些变化,这里仅谈今通州区城的通州闸,郭守敬修挖通惠河时所建的闸多以据地命名,通州上、下闸因位近通州故名。贞元元年(1295年)易称通流,取寄语期望永久畅通无阻的意思。延 间改建为石闸的时候,已经“并二为一”(121)就是废掉了下闸,保留了上闸。明宣德七年(1432年),重修上闸。嘉靖七年时又进行丙修,将闸东迁到通州城中,即今通州城中新华大街闸桥西侧约20余米处,不再提闸过船只是节制通惠河水,可蓄河泄。并在闸东侧南北大街交接点建造了一座桥,称通流闸桥,久之俗称闸桥,是通州旧城的中心,商贾云集,好生繁华。
为了保护水闸的安全,不被大水冲毁,明正德间治理通惠河时,根据当时地势的情况,在主河道旁挖一条附河导流,形如弯月,故名月河。即在闸的上游一侧,掘一豁口,筑一定高度的坝,在闸下游也掘一豁口,闸上、下豁口间通月河。正河水多就从闸上游坝溢入月河,再流入正河,所以叫滚水坝。有了滚水坝和月河,既能使水闸不被大水冲坏,又能保证正河一定水位能行船。这种办法很科学,今天各地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导流渠成河,就是数百年前治理通惠河时创造的先进措施。通惠河闸坝的先进文化一直影响到当今中国的水利建设。
明清时期,今通州区内的闸坝还有一些。明嘉靖七年关促重修通惠河后,看见通州城中的通流闸处积水4米多深,旧城西垣的水关(约在今商业街南口附近)浸在水中,两岸市井环绕,城墙和百姓都面临险情。于是建议,必须将作用不大的庆丰上闸和平津中闸折除,把石料运到通州旧城西北角外,创造石闸一座,并挖一条河通白河,平时闭闸板积水,遇到大水,就启闸板放水,不使州城受淹。这个建议被采纳了。所建的新闸叫减水闸,在今西海子公园附近便民桥西原通惠河西来北转的位置。因为这座石闸是拆两座闸的石料所砌,故此宽大,而且较高,水从闸上溢流,发出巨响,故俗称为响闸。可惜,在1998年治理通惠河时,这座减水闸的遗址被人为的破坏了,永远地消失了。
此外,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保证护城河水能够转运土坝漕粮到中、西二仓,在州城东南角外修建了一座南溪闸(也叫南浦闸);为保护石坝不受大水冲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石坝北侧葫芦头北岸建造一座减水闸,因与前闸名重复,而称新滚水坝,俗名水簸箕。这一遗址也被1998年整治通惠河工程中破坏了。在张家湾东旧港沟河上、在高古庄东凉水河上,清雍正、乾隆间为节水济漕或治水排涝,也都曾建筑过栏河闸坝。至于在坝河上元代建修的7坝,1958年前都划归在朝阳区地界内了。这里也就“休管他人瓦上霜”了。
当然,古代通州城内闸坝较多科学性也很强,本出不是水利专蓍,也就浅尝辄止罢了,抛砖引玉,以待方家。
难得一见的通惠河遗址
上文已经谈到了通流闸的准确位置,是因为1998年3月在通州城内新华大街南侧开挖天燃气管道时,发现了通流闸遗址才了解的,不然一些学者们或读者们也许还执扭于古籍的记载之中呢。清光绪五年(1879年)版《通州志·建置·津梁》载:“闸桥,在州城内,跨通惠河,即通流闸。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改建石桥。”(122)稍后刊印的《畿辅通志》也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可是在施工中发夙的通流闸遗,趔 在所谓闸桥西侧18米处,闸和桥要本就是两座建筑,虽然相距很近,但一座是桥,上走行人车马,一座是闸,节水而为济漕,使用性质和建筑结构基本不同,位置根本不在一处,《通州志》和《畿辅通志》中“闸桥”的记载与史实不合,不能做为研究“通流闸”和“闸桥”的历史依据,而难得一见的通流闸遗址,才是研究通州闸坝的铁的信据。
这次挖燃气管道的沟,真好像是考古发掘时所挖的“探沟”,正好碰以明通流闸遗址的,不偏不斜。管道沟东西向,直壁,宽1米,深2米,横切闸址南端,南壁露出了河岸护坡遗迹,北壁显示出闸体的基础,恰到好处,真是天赐良机。
闸端护坡的结构是:最底层砌一层厚8厘米的石板,长短不一,上面用泥砌了三层半的城砖,再上用石灰砌了2至3层的长方石块,残存的最上面是灰砌成绩单层或2层的半头城砖。
闸体的结构是:最下为长2.8米、粗8至高无11厘米不等的柏木桩,桩木还很结实,断面尚有香味。桩木的纵向距离为25至38厘米,横向距离为25厘米,排桩密实,基本整齐。桩上为夯实的“三合土”,石灰的成分占有五分之三,甚为坚韧牢固。主体部分有3层,每层15厘米,偏东部分是2层,每层21厘米。灰土之上是灰砌城砖到现在的地面,一顺一丁的砌法,应是清代重修的痕迹,砖长48、宽23、厚11厘米。
闸体的宽度为5米,偏于西部边缘,这是因为闸的水位较高,对闸体有相当的推压力。由此,在闸体东缘的东面,斜坡状延长到19米,用来巩固住主体。
在闸体面端部位西侧的2米处,发现有一处淋灰的遗迹,东西长3.7米,残深1.5米。推断这个灰坑就是当年修通流闸时就近所挖的灰坑,至今还残留着不少灰豪余存。
从上面所采撷的部分资料分析,其科学性可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通州这处地质复杂而松软的情况之下,密砸了木质坚耐腐的柏木长桩,用来增加闸基的抗压力,有力保障石闸不下沉,不走基。这种砸桩挤压地基的方法,在今天建楼遇到松软土质时所用的砸混凝土桩坚固基础的技术,就是几百年前使用过的办法。
桩上夯坚“三合土”,石灰的比例较大,使闸座成为一个整体,既耐抗压力,又耐抗冲力,进一步保证闸体的坚固牢实,比现在所夯灰土的保险系要高上几倍。
闸体的结构十分讲究,纵切面是直角梯形,直壁迎来水,坡面起支 作用,非常符合力量原理,加强了闸体的抗冲力。
闸体用夸的砌法为伏砌法,砖一顺一丁,横纵相咬合,上下错缝,增加了依结力,使闸体更加坚实。
一叶知秋,从难逢的机会中,得到了通流闸南端遗址的片断,可以推知与之对称的通流闸北端的构造,从闸体的纵切面也可以洞悉闸的主体结构。至于闸口的宽度和高度则无由得知了。
在闸的南侧有一座三官庙,规模不大,供奉的是三官神,就是天官、地官、水官。祭祀三官的习俗自东汉创立道都的鼻祖张陵及其子张衡开始的,人以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能够赐给人们幸福、财福和长寿;地官能够赦免人们的罪恶;水官能够解除人们的困苦、灾难。在桥闸旁边建三官庙,由来已久,因为桥闸都建在河水的地方,都有险要,都要坚固,否则,就会给人们带来灾患困厄,所以保障桥闸的安全是人心所向。 由是,在通流闸的旁边建了一座三官庙,乞求水官保护此闸。
明清时期,通流闸一带景致优美,在南北大街的交接处,一条清澈的河水从西流来,上面架着一座像虹一样的拱桥,桥的西侧有一座石砌的水闸,闸口流水如帘,珠翻雾蒙,响声悦耳。站在桥头西望,一条银带飘来,阻在坚固的石闸前,有如黄河上的三门峡砥柱山一样,闸板以时启闭,是根据通惠河漕船的需要而定,使漕运顺利,省了许多的陆支 用,而且使国库充足。风景美,作用大,故诗人陈豫朋古诗《通流闸》吟道:“天桥碧一湾,沿洄入西郭。虹梁架市衢,石堰束喷薄。东流势建瓴,赖斯严锁钥。垒木(闸木板)砥柱同,启闭防盈涸。金钱省不资,廒廪充绎络。”(123)此诗既描绘了通流闸附近的风光,也表述了通流闸的重要作用。
繁闹美丽的葫芦头
在四五千年前,在今通州城的北面,曾经有一片水藻丰盛的湖泊,碧绿的湖水,铺着片片睡莲,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像一只只金盏摆在绿叶上,飘在水面。一簇簇菖蒲如一捆捆利剑,指着蔚蓝的天空。一丛丛芦苇似江南的毛竹,不知什么时候移植在湖边,勾勒出时凸时凹的水岸。各种的水鸟不时抄掠荡漾的明面。发出悦耳的鸣唱。一群群天鹅忽而翱翔在疏疏朗朗的白云下,忽而潜入蒲苇中,去哺育着那刚刚出世的幼鹅。各式各样的钱,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或成群或成对,或追逐或摆稍。五颜六色的昆虫。低飞在微波上,穿梭在 时间。岸畔杂树成林,有不多人在林间的高柁处居住,几间木棍搭架,泥巴做墙,上铺茅草的小屋,炊烟缕缕,大概在烧烤着野兔或野鸭。这是近些年来的基建工程,给我们带来的古代信息。
也许是潮白河的泛滥,也许是永定河的波澜,带来了泥,卷来了沙,将这片宏广的湖水淹塞成了小块的沼塘,并留下了两条河的遗迹。这塘就是葫芦,叛党经的东面是北来的沽水(潞河),它的西面是西高梁河。两河在葫芦头相吻,基本上形成现在的局面,因沼塘形似葫芦而名葫芦头。
在古代中原封建王朝和北部少数民族部落的争战中,蓟城(今北京广安门一带)成了北方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成为影响中原安危的战略要地,所以历朝历代都没有放松对获得城的经营,这就必然地离不开提供经营蓟城条件的潞城,即通州城的前身,因而也使潞 展起来了。今天基建施工中在永顺镇芦庄东口发现的东汉大型砖墓,以及在州城中仓小区、司空小区、吉祥如意小区、帅府园小区地下出土的无数汉代绳纹砖和灰红陶片,就是以证明汉代在这里有许多人居住了。
北齐天保八年,文宣帝高洋为防备北边柔然,契丹的侵扰,保卫重镇蓟城,采取双保险举措,自昌平至渤海抢筑了一条土长城,做为外长城的内长城。这条土长城傍河而走,先是温榆河,后是潞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今通州区城。为保护管理守卫此长城,便把潞县治与渔阳郡治双双迁到今通门城外,不失慧眼,便选择了高梁河与潞河交会处的葫芦头南畔,开始了郡、县同治的城池建设。当时潞城四面环水,西面有高梁河的分支,即今天桥湾、体委至新华大街一线,和西海子公园,沟沿胡同至新华大街一线,南面由两条高梁河分支合流,东再入潞河,即今新华大街东段,北面、东面自然是高梁河主道和潞河了。
天流元年(565年),幽州(治在蓟城)刺史(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武将)斛律羡,曾“寻高梁水,北合易京水(今北沙河),东会于潞(潞河),在以灌田”。(124)这次导高梁水入潞的工程,是为了浇地抗旱。此次疏导工程是截取高梁上源水入北沙河,再入潞河,而高梁河南支向东流的分支,(今通惠河)疏导与否没有提。此时潞县、渔阳郡的政府机构都在今州城的东北部位。又是把守土长城的要地,高梁河南支东流的河道似应也得到疏通,则幽州刺史斛律羡应来到渔阳郡,潞县政府的北城外,了解高梁河入潞河的情景和灌溉效益,顺便纵览一下葫芦头美景,也在情在理。
到金朝在燕京扩建成首都的中都以后,高梁河的这条支流得到开辟治理,建闸节水,变成运河,从葫芦头处开始转运潞河运来的南部漕粮送入都城,当时河口大坝应是在葫芦头的东岸,应是被明嘉靖七年重修通惠河时改建成石坝了。自此,这里设军粮纪纪100名,扛夫36名。由葫芦头到普济闸(今朝阳区杨闸村南)间长10余里的通惠河段,设驳船60只,每只驳船150料。每料约60斤,一船可装载9000斤,漕粮约60石,一次运输360石。每年从这里向京师转运漕粮200万石左右,这些船要在这段河道内往返行驶11000多次,其忙可见。比陆路转运省脚价银12万两。
在石坝处,新建了一座公馆,两进院落,共20间,旁边还建有一座天妃宫(也称天后宫)雕梁画栋,牌额柱联,很是壮美。香烟缭绕,官员夫役穿流不息。这些都垂映在葫芦头水中。清代驶船减少到29只(其中白粮驳船5号),可能船变大号,仍然繁闹。
天妃宫内供奉的是海神妈祖林默娘,传说她能保佑航船安全。官员和运夫们为了便于祈祷和庆贺内外河漕运顺利,夫设平安,于是在大运河与通惠河闪会的石坝码头,葫芦头东畔建造了天妃宫,香火极盛,磬袅袅这是地地道道运河文化的产物。
站在葫芦头畔,南看燃灯塔魏娥雄伟,通州城垣雉堞入天,东望大运河奔流,帆移无际,西望驳船篙竿频扬响闸突兀,水声鸣响,北看月河细流汩汩。是旧时北京每年漕运季节天天都繁闹的地方。
不是皇都有“天仓”
明代南就刑部尚书董方在通州运河上看到漕艇飞帆的情景,不禁吟道:“衿带万年昌帝业,朝宗亿国拱皇周”。(125)他做为一位封建官僚,祝愿大运河永远像纽带一样,联系着的南北,使帝王大业昌盛兴旺,也永久地联系着世界上许多友好国家,来拱卫朝廷的皇都。清代诗人李庆保看到“蔽空云影乱,破浪雪花堆”的通州运河胜况,也高歌“天仓收正供,环海免鸿哀”,(126)指出那么多的漕船,运来了江淮流域的地租税粮,不仅潢足了朝廷的需要,而且也救赈天下的穷困百姓。朝鲜贡使金景善在通州见到漕船衔连骈集时,不胜感慨道:“燕京称百二山河,天主府之国,惟不便者,爷赖东南漕粟尔!”(127)他说燕京是中国的首都,山河雄壮,地控全国,是战国时苏秦所赞的天府雄国那样,惟一不方便的,就是依赖江南地区的漕粮。董方说的“皇周”和金景善所说的“天府”,指的都是明清埋藏的首都北京。
然而,李庄保所说的“天仓”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先得理解古代对“天”的解释。在16种闸义中有一种“古代君王”的意思,例如《诗·大稚·荡》中有一句道:“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意思是说君王给予了方大的恩德,你们要奋发起来,充满力量。在上古时代,“天”就有君主(后世天子,皇帝)之义,那么“天仓”就是皇家的粮仓,也就是国仓。但是沿运河两岸设了不少的国仓,都称作“天仓”吗?不!只有设在天子脚下的国仓才可称之,而通州和北京的国仓设在“天府”,称作“天仓”则是无可挑剔的了。
朝廷设在今通州的“天仓”从何时开始的呢?应该说在辽代于燕京蓟城设立陪都的时候。今通州区张家湾镇有座仓上村,那里周围是浩荡的延芳淀,东近放鹰台(今漷县镇的唐头村处),南近呼鹰台(今张家湾镇的后青山村北),是辽代帝后们每年春季在此游猎的地方,众多的仪仗队,随从和转湖助猎的军士要在此用膳,需要大量的粮食。此外萧太后在延淀演习水战,以破宋朝塘泽防辽战略,也需要更多的粮食。于是在淀中设置粮仓,则是必不可少的设施,用来及时满足帝后游幸与演练军马的需求。仓上一村由此产生。如果没有这个村名,我们今人还真未准知道辽代在此还曾设有“天仓”呢。据传萧太后也曾在今永乐店镇陈辛庄北的港沟河西岸,建过粮仓,俗称萧太后粮仓。1983年文物管理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村北生产队大场院北部地势高处,曾发现了不少粗沟纹半头辽砖,因文化大革命中平地早已破坏了遗址,只散存一些破碎辽砖而已,但也可以见证当地百姓久远以来的流传。萧太后运粮河开成后,曾利用港沟河(汉代以来笥沟)接运辽东海运漕粮,在此设仓供帝后游猎时之需,也不是无稽之谈。
金代,燕京蓟城成为国家首都,在水陆交冲的通州设立了3座“天仓”,以暂储淮北诸地运交中都的粟米,待随时转运,这3座仓群称太仓、丰备、通积。三仓中以太仓最大,故名“太         ”,很在可能比中都城里的国仓都大。到底三座仓的位置设在何处,各种有关古籍、史料都没有记载,前人也没有进行刻意考证,所以至今不知所在。是否可以从珠丝马迹中可以寻得一二呢?姑妄言之。
凡见过清光绪九年(1883年)所绘制的《通州州城图》的人们都知道,在原通州州衙前曾经有过一条东西向的老胡同叫“老仓胡同”,即今大城街南侧司空小区处。这条街共给我们今人带来了古代仓储的信息。一个“老”字表明了仓的久远,而且就设在州(通州)县(潞县)政府机构的前面,有可能自北齐于此建置海阳郡。潞县时就开始创建的粮仓,一直沿用到金代;有可能在金代于燕京设都城的时候,开始在此创建的“天仓”。所以设在通州州衙的门前,是考虑便于看护和管理。再一个原因是此处离闸河河口很近,距葫芦头
湖面和潞河漕运码头约有二三百米,陆路转运极为方便。从码头上人扛运入仓,或从仓扛运上船都不费事,故而择此建仓十分有利。在此处建的粮仓应该就是“太仓”,而且较大,故名“太”。而另外的两座粮仓有可能也建在太仓附近,各为一群,分别命名。更可能是选择在河边湖侧,便于及时转运入闸河,究竟在河岸什么地方,则无从推究了。每仓设仓使、副使、判官管理,有一位文书和十几个夫役做具体事务。
元代初,不建仓房只做囤,囤以席 制作,露天而置,日晒雨淋,发霉而烂,以致牛马不食。后来参照金朝在通州的粮仓规模和形制,开始建造粮仓。粮仓每廒10间,面阔约42,进深4间,约15米,清水脊,合瓦顶。一廒可储存漕粮25000石。
元朝的“天仓”一船设在漕岸边,不设在城里,方便转运。特别是在通州,是个中心的转运仓廒。通州的元代漕仓共有13座,规模和储粮情况如表中所列。
元代通州仓廒情况表
编号 仓名 间数 位置 储粮 编号 仓名 间数 位置 储粮

1 富有仓 100 州城北温榆河畔 25万石 8 盈止仓 80 约在州城北 20万石

2 乐见仓 70 州城北温榆河畔 17.5万石 9 庆丰仓 70 约在州城北
3 丰仓 70 州城北温榆河畔 17.25万石 10 及衍仓 约在张家湾 17.5万石
4 延丰仓 60 15万石 11 富储仓 约在张家湾
5 及秭仓 78 约在城北 17.25万石 12 富衍仓 60 约在张家湾
6 广储仓 80 约在城北 20万石 13 足食仓 70 约在张家湾 17.5万石
7 盈止仓 80 约在州城北 20万石

上述漕仓位置为明确的是乐岁、广储2仓。(128)从《元史·百官志》的记载看,胶9仓为一组记述在前,后4仓为一组在后,分析认为,应该分为两批所建,坝河先予治理进行驳运,在州城北应先建9仓;通惠河开凿在后,应在张家湾后建4仓。至于每仓位置具体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未发现遗址和记载,待以后方家考证。
至于仓名由来,都取吉语,用表祝愿。如“ 积”为永远积蓄义;“及秭”为达到极多义;“富衍”为丰富有余义;“庆丰”为庆贺丰收义;“延丰”为长久富足义;“足食”为满足食用义;“广储”为扩大储积义;“乐岁”为安乐岁月义;“盈止”为溢书为止义;“富有”为富裕丰收义;“有年”为丰收之年义;“及衍”为达到有余义;“富储”为富足粮储义。总之表示良好愿望。
元时各仓设仓支纳1员,衔七品,同知县;仓大使1至2员,衔从七品;副大使1至2员衔正八品,各派军士5名护卫,管理人员精干。
通州本不是皇都,却设有很多“天仓”,其位置又都临河,其间的文化令人深思。
明清北京最大的仓庚
未谈此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遍粮据《明金典》草制的一张京、通仓场设置简况表。
明北京通州仓场简况表
编号 仓名 建置年代 仓座 间数 编号 仓名 建置年代 仓座 间数
1 海运仓 洪武二十六年 120 600 9 大兴左仓 永乐七年 25 133
2 北新仓 永乐七年 95 483 10 大运中仓 永乐间 140 703
3 旧太仓 永乐七年 236 1215 11 大运东仓 永乐间 41 205
4 大军仓 永乐七年 77 390 12 新太仓 宣德七年 149 745
5 南新仓 永乐七年 180 898 13 大运南仓 天顺四年 120 510
6 大运西仓 永乐七年 394 1971 14 太平仓 弘治七年 44 220
7 西新仓 永乐七年 83 415 15 永半仓 49 245
8 济阳仓 永乐七年 34 160

从表中可以看出,编号第6的国仓,有仓廒394座,共计1971间,无论仓座数量上,或是粮仓间数上,都是最多的,当然,必然是最大的“天庚”,这就是坐落在通州新人的大运西仓。可以断定,排在北京第一位的大运西仓,也就排在了明代全国漕仓的第一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了。
原通州的大运西仓,初名为西仓,俗称太仓“太”就是极大的意思。今州城中东起公园下坡小学西墙,西到新仓路,北赵中山大街,南到新城南街北侧的方阔面积,就是西仓的旧址。北仓永乐七年(1409年)创建在通城旧城(洪武元年建)西门外迤南,周长872丈5尺(合今2616米),占地面积33.25万平方米,周围砌以砖墙。西、南、北各设一座大门,南门用来收纳漕粮,北门为动放粮车所用,西门是坐粮厅等管理漕运官员进出通道。内设通州卫、通州右卫、定边卫(在通州旧城内)、神武卫(在通州旧城内)和 清卫等6卫军仓,保卫北京和通州的大批官兵都从这里领饷。正统元年(1436年)是名为大运西仓。十四年(1449年),因蒙古额森部的骑兵侵犯北方边境,虎视耽耽要围困北京,断绝北京供粮路线,而通州的西仓面临险境,明英宗下令抢筑通州新成,将西仓圈入新城之内。为了保证守卫北京军队的粮饷而增筑通州新城,这大概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罕有之事,通州对于北京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大运西仓内,除了6卫军仓群外,还建有大型督储官厅1座,恢宏富丽为督仓场的户部官员来此检查诸事的办公用房;有监督厅1座,规模比上面的小些,也很华丽,是监督仓场的官员和巡仓御史在此理事之处;有各卫军仓的小官厅6座,近临各仓群,各具2间,为各卫所来此办理支领粮饷事宜的军官暂用之所;每卫仓群间各凿2眼水井,以防火患;南、北内各建挚斛厅3间,收纳或支放漕粮办理手续在此。据《漕运通志》载,嘉靖四年(1525年)时,大运西仓内有仓廒330座,1650间。到了二十八年(1549年)时,有仓廒97连,连就是排,仓房高达2018间,间数达到了顶峰。此外,有露无仓囤844个。除了运粮车道和办事用房,几乎没有空地,全是储粮廒囤,难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朝鲜贡使李宜显见到通州“署宇仓舍之宏大”,不禁赞叹道“直乃畿铺之咽喉,水陆之要令也”!(129)他看到了通州“天仓”的宏壮庞大,就不由自主地想像到通州是北京地区的咽喉和朝廷漕运的要津。
明代大运河西仓的仓房建筑体量和形制都一致。一廒为5间,每间7架梁(7根檩)。面阔(廒的横向长度)5间,约7丈2尺(合今21.6米),进深(纵向宽度)假间,约5丈3尺(合今15.9米),檐柱高1丈5尺5寸,(合今4.65米),举架(山尖高度)高7尺(合今2.1米),廒高约为7.5米。四壁砌城砖,下厚上薄,切面成直角梯形,下底与上底的比约是2:1,收分很大,有很强的抗推力。地面增方砖,上铺一层松林板,再铺层苇。堆放粮米时留有气孔,廒顶有天窗,以便透气通风。整座仓廒储粮防盗防霉,防火防坍。设计科学,建造坚牢,是明代仓储建筑的典型。
明代京通“天仓”中,按大小排列为第五位的就是通州的大运中仓。原位于通州旧城南门内迤西,今遗址西起建街,东至南大街及周仓庵胡同,北起西大街,南至悟仙观胡同,部分仓墙尚存,旧址清晰,周长412丈4尺(合今1237.2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各设一门3问,南门为目上转运漕粮的收纳处,东门为陆运入仓的收纳处,北门为支放漕粮的通道。开始内分设通州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定边卫等4卫军仓仓群;隆庆三年(1569年),大运车仓的神武卫军仓并入此仓。嘉靖四年时,此仓存有廒130座,共697间。至二十八年,有廒45连145座,共723间,另有露天粮囤222个。此外,内有督储官厅1座;三面门内各设挚斛1坐,各卫仓附近有小厅长座,消防井1眼。其壮阔不减西仓。
较小的大运东仓,原在旧城南门内迤东,今旧址为;北起头条胡同,南至三条胡同,西起南大街,东至小营房。嘉靖四年时有廒41座,房205间。二十八年时增置露天粮囤108个。后并入中仓。
大运南仓为天顺四年建立,又居诸仓连接线之南部位,故俗名后南仓。周长478丈6尺(合今1435.8米),东西长,南北短。东、北两面各设一门3间,东门为收纳用,西门为支放。内有通州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定边卫等4卫军仓群。官厅、挚斛厅、军卫小厅俱备。嘉靖四年时有廒120座,房510间。二十八年增建3座,房105间,露天粮囤292个。清乾降十八年(1753年),并入中、西仓。
清代,京通“天仓”都有些减少,情况见下表:


清初京通漕仓情况表
编号 仓名 仓座 间数 粮囤 编号 仓名 仓座 间数 粮囤
1 海运仓 45 229 16 7 富新仓 28
2 南新仓 30 152 16 8 兴平仓 30
3 北新仓 49 245 8 9 大运西仓 112 561 282
4 旧太仓 42 213 23 10 大运中仓 64 321 74
5 禄米仓 25 123 5 11 大运南仓 49 247 72
6 太平仓 15 75 1

从表是看出,大运西仓有廒112座,房561间,囤
282个,仍然大居京通“天仓”之首,而通州其余2仓之大也跃居京通“天仓”之首,而通州其余2仓之大也跃居京仓之上。进一步表明通州储粮之多。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犯北京,通仓存粮尽为洋寇抢用,在通州烧杀抢掠70余天,大运西、中二仓为部队占用,至今尚此。通州“天仓”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今天站立在大运中仓遗址的断壁残坦,注目着那一块块硕大的汉白玉柱础,通州天仓昔日的显赫仍然能够闪现在眼前,那种仓储文化的韵味久久地留在心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5-20 16:33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