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240
- 注册时间
- 06-4-14
- 在线时间
- 75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3-8-7
- 威望
- 87
- 八通币
- 1
硕士生
- 积分
- 4240
- 注册时间
- 06-4-14
|
2000年《在别处》《那一年》,沙哑的声音,嘶吼出心中的迷茫和无助,颓废和无奈,随着电吉他流过心头。从那时起,迷上慢摇。晦暗的色调和令人心碎的低吟。喜欢把音量开到最大,叛逆的年代,叛逆的声音。
2002年《时光·漫步》,忧伤、温暖、舒服、动听。总有一种流浪的感觉,就是什么时候也怀着梦想,漂泊在着人群之中。许巍在这时候被大家所接受。可以从他变化的音乐色彩中体验出他的悠柔与执着,过往的孤独、绝望、忧伤在歌词中几乎再也无从寻找,取而代之的是简洁与大气。更多的木琴音,更多的清澈。最喜欢开车时候放这张专辑,体味这淡淡的成熟。
2004年《每一刻都是崭新的》,用美丽脆弱的肥皂泡编制他想像中的蓝天白云大海。最不喜欢的一张专辑,没内涵,虚幻,逃避。整张专辑歌曲如出一辙,千篇一律的歌词苍白乏味。
2006年《在路上》,翻唱历年经典歌曲,许氏风格的歌曲,和原唱对比,还是喜欢许巍低沉沙哑的声音。《在路上》是许巍音乐的一个转折点,总结了以往的故事,象征着一段音乐路程的结束,但同时也是新音乐旅程的开始。
2008年《爱如少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音乐讲故事,带你进入回忆。温暖,宁静。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如此的随兴、从容、知足和温暖。不再像《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一样空乏无力,如实地用音乐呈现出他的心态。把爱与回忆、情与温暖、心与自然完美融合在一起。像和老友喝茶聊天,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却充满了感情。也许这就是许氏音乐的魅力吧。
初听许巍是在2001年,不经意拿到的《在别处》,开始关注许巍,当时和别人说我在听许巍,回答是,许巍是谁?还是最喜欢《时光·漫步》,开始狂迷吉他,弹唱《蓝莲花》《礼物》《完美生活》。每当遇到困难总会想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到现在《爱如少年》,成熟的感觉很强烈,平平淡淡却不失激情。尤其《难忘的一天》,木琴前奏,简单,清澈,心情马上平静下来,呵呵,也可能是对民谣吉他的偏爱,最喜欢这首。
2000年到2008年,慢慢的成熟,始终贴近人心,触摸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喜欢许巍的音乐,喜欢心灵被触摸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