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327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车友交流] 交通拥堵费?看看其它国家是怎么收的。咱们还有什么好办法?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99

帖子

4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97
注册时间
11-1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H博士 于 12-9-24 09:08 编辑

全国两会期间,**委员激烈争论“交通拥堵费该不该开征?”。实际上在国外,征收拥堵费的问题也有很大争议,伦敦、新加坡等城市已经通过征收拥堵费来缓解交通紧张,但是纽约等城市则由于反对者众多而不得不搁置这项计划。


纽约


由于市民反对


收费方案暂时搁浅


为改善纽约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在2008年4月曾提出效仿英国伦敦,对工作日早6点到晚6点之间进入纽约曼哈顿86街以南的机动车收取8美元的“进城费”,卡车需付21美元。纽约拥有86台闭路电视对全市5个区的主干道交通状况进行监控,为工作人员处理事故和交通拥堵提供实时信息。


但随机抽样调查表明,纽约市民对这个方案没有热情。纽约市及周边城郊61%的居民反对布隆博格的方案;曼哈顿区居民中赞成和反对的比例相当,各为48%和46%。最终这项政策搁浅。


而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市尝试了管制和收费并用的方法,公路旁修建快速通道供公共汽车使用,但也允许小汽车付费进入。收费根据交通状况每6分钟就改变一次,大约在50美分到8美元之间,司机们可以花钱买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110

主题

199

帖子

4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97
注册时间
11-12-8
沙发
 楼主| H博士 发表于 12-9-24 09:0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博士 于 12-9-24 09:10 编辑

伦敦


征收拥堵费的城市:进城需提前交费


800个摄像头验证车牌号


同世界其他大都会一样,伦敦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伦敦市政府就考虑收取进城费以缓解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但因阻力较大,推迟到2003年才付诸实施。


为了缓解伦敦市中心区拥堵现象,从2003年2月17日起,伦敦开始征收市中心交通拥堵费。收费标准是每辆车每天进入收费区一次性交纳5英镑的“进城费”。2005年7月又调高到8英镑。伦敦市政府规定收费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晨7:00至下午6:30,在这一时间内进入该区域的司机事先要通过电话或互联网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提供信用卡账号付费,并注册车牌号。收费区内设置了大约800个摄像头,专门识别车牌号。如果你没有付费,它们马上就会认出来,第二天你一定会收到一张让你追悔莫及的高额罚单。


这个措施一开始曾遭到市民的广泛争议,但后来大家发现,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30%,车流的速度快多了。而且市政府将“进城费”这笔收入用于公交系统的改造,使整个伦敦的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


收费也引起伦敦商业环境发生微妙变化。许多离市中心较远的市民上班开车但不进入收费区,而是把车停在周边停车场,这些收费停车场赚了不少。由于出租车不必交拥堵费,出租车司机在收费区里的生意更好做了另外,提高燃油税、限制家长每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也是英国限制汽车使用缓解路堵的重要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199

帖子

4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97
注册时间
11-12-8
3#
 楼主| H博士 发表于 12-9-24 09: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博士 于 12-9-24 09:12 编辑

罗马

9座以上巴士交费入城

外地私家车不准进市中心

比较起伦敦,罗马的措施更严,收费而可以进城的只是9座以上的巴士,外地私家小车压根就是不让进罗马市中心。要是开车硬闯,市内有无数个摄像探头,想不被拍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回头就要交上几百欧元的高额罚款,因此硬闯的人很少,虽然罗马市区的道路狭窄而曲折,但市内交通基本上还算顺畅,不怎么堵车。



新加坡

司机无需停车

电子系统自动扫描扣费

“交通拥堵费”早已在欧美地区流行,不过世界上最早吃螃蟹的是新加坡。1975年,新加坡就开始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域征收“交通拥堵费”,除公交车辆外,进入收费区的车辆都要缴费。当时限于技术落后,只能手工收费,就是要求进入中心区的车辆必须购买“区域通行证”,否则就视为违法。只有一种情况例外,若车上有4个人,就可以免费。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时间,经常有成人站在路边等待免费搭车,司机也乐意搭载,因为凑足4个人就可以不用付费。


然而,这种收费方式难以根据实际流量和车速来进行适时调控,耗费时间和人力。1998年,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个实行公路电子收费(ERP)的城市。新加坡交通最繁忙的时候,一般是上午8点至9点,下午5点至7点,车辆最密集的地方是中心城区。在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上方,都设置了电子收费系统。新加坡除了自行车以外的所有车辆,都安装了一个手掌大小的仪器,可以插入现金储值卡。当经过电子收费系统时,司机无需停车,收费器就可以自动扫描扣费。而收费则完全根据车流量自动进行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199

帖子

4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97
注册时间
11-12-8
4#
 楼主| H博士 发表于 12-9-24 09:14: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博士 于 12-9-24 09:15 编辑

东京

不收拥堵费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日本没有收拥堵费,这主要源于日本人公交出行意识很强烈。在日本东京,家用汽车平时都是放在车库里,上下班都是乘地铁。一则是因为乘地铁才能准时上下班,二则是公司里只有总经理和董事长才有车位。日本专家到中国来访问,他们就很吃惊,他们说你们上下班都要开车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眼里,肯定是要坐公共汽车上下班的。自己买的车一般只用于周末休闲或是周末度假。大多数日本人上下班都是依靠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路况电子信息牌实时显示路况信息,以供交通人员疏散拥挤路段和人们选择行车路线。



斯德哥尔摩

拥堵费分时段收取

每天不超过60瑞典克朗

为了缓解交通堵塞以及改善环境,鼓励更多的驾驶者使用公共交通,或者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出行。2005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效仿伦敦和新加坡,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时,决定试行对进入市中心的驾驶者收取拥堵费。从上午6:30至下午6:30,驾驶者在进城或出城时须支付10至20瑞典克朗不等的拥堵费。具体金额要根据不同的时段收取,但每天最多不超过60瑞典克朗。自行车、紧急车辆、特定商用车以及国外牌照的汽车不在拥堵费征收对象中。在2006年初,斯德哥尔摩市内及周边的交通量减少了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13 19:28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