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5267
- 注册时间
- 06-2-11
- 在线时间
- 542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2-1-19
- 威望
- 11899
- 八通币
- 45
教 授
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2](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 积分
- 45267
![低碳达人](static/image/common/ditandaren.gif) ![闪耀童年](static/image/common/15-110516115S60-L.gif)
- 注册时间
- 06-2-11
![QQ](static//image/common/qq_big.gif)
|
位于通州区清真寺胡同。建于元延佑年间。明正德十一年(1516)修缮并更名为“朝真寺”,万历二十一年(1593)扩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建配殿袖亭,以窑殿穿廊构式与正殿相通。乾隆年间再次增修。道光年间盖经学学舍16间,与北侧大门相通。同治年间修缮,将原寺院东扩展,扩大前院,在中轴线上建通天阁楼。1933年部分建筑被日军炸毁,后修复。寺坐西朝东,跨南北二院。山门内有影壁,其后为歇山重檐楼1座,两侧为夹墙门。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为礼拜殿,勾连搭四卷,明三暗五。一、二卷均3间,前为敞厅,卷棚顶,后为过厅,硬山脊;三、四卷皆5间,前为调大脊,后为歇山脊;四卷明间后为望月楼,四角攒尖脊带琉璃宝瓶。殿内设井口天花,写意牡丹图案;四周梁枋满饰重彩博古图。第二卷两山之侧,各建六角攒尖顶过门亭1座,各与第三卷稍间相通。大殿面积670余平方米,分男女礼拜殿。此外,还存有主院北讲堂、水房,碑记5块。1945年曾为大学校址。1966年后山门、影壁、南井亭、窑殿均被毁。20世纪70年代重建。1996年重新开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