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楼主: 真水无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临终关怀——32#新增如何探病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56

帖子

40

八通币

博士后

脸红什么?精神焕发!!!

Rank: 8Rank: 8

积分
10648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5-11-11
21#
喝点脸就红 发表于 06-8-22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我们做的还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3

帖子

44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12004

双子座(5/21-6/21)

注册时间
04-2-18
22#
晚晴 发表于 06-8-22 23:43:2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我得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3

帖子

4

八通币

禁止发言

积分
4842
注册时间
04-3-26
23#
多彩幻象 发表于 06-8-23 09:10: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75

帖子

186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22339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5-8-22
24#
黑狗熊 发表于 06-8-23 10:23:23 | 只看该作者
真水是有心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25#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3 12:0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枫悠悠 于 06-8-22 18:57 发表
谢谢LZ
谈到临终关怀,总会特别的伤感
这不是悲观,只是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走在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上是什么感受
也许可以现在试着去了解
生与死,是个永恒的话题……  

说得真好,既然是永恒的话题,就从试着去了解开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26#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3 12:07: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几位的鼓励,我还会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5

帖子

15

八通币

认证商家

积分
5393
注册时间
04-3-26
27#
hongyu 发表于 06-8-23 14:15:3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错,收藏起来慢慢看,谢谢真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1

帖子

25

八通币

博士后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妙僧无花

Rank: 8Rank: 8

积分
13380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7
QQ
28#
月影 发表于 06-8-23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弄这么老长 看都要看半天 不用上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29#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1:53:1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但凡人皆好生恶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而面对死亡时又往往过度沈溺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病人在临终时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与关怀,这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题。

根据佛经记载,人在临终的一刻,关系着未来能否顺利往生,是上升下堕的关键时刻,至为重要。但是,一般人遇到家中有人临命终时,全家人莫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病人本身更是害怕、恐惧,根本谈不上什么临终关怀。顶多只在病人病重时,随顺他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想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病人往往是什么也吃不下、什么也不想要了。

直到近年来由于医学及人文思想发达,尽管先进的医疗技术已能延缓许多过去所谓的「绝症」,大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却也因此让许多人面对「老、病」之痛的时间增长。尤其现代的医学即使再发达,仍然有他的终极限度,最后还是免不了「死亡」的结果,于是现代人终于意识到,对生命的关怀应该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并且将「临终关怀」当成一项生命的课题来研究、讨论与推广。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对临终者提供最后的服务。其实佛教很早就有临终关怀的机构,是设在印度只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可以说,佛教是最早提出「临终关怀」的创始者。

佛教从古到今,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一直是从教义上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实相、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轮回;希望从认识生死,进而坦然面对生死。另外,在实务应用方面,佛教除了有内容详实的医学经典,有医术造诣精深的医僧,佛教徒更办有各种医疗服务的慈善事业,为现实人生提供实质的帮助,达到从生到死、从身到心的究竟、积极之关怀,这些都足供今日从事「临终关怀」者之参考。

佛教对「临终关怀」到底有些什么见解与做法?二○○一年六月十五日,星云大师应邀到成大医学院讲演,除了发表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并针对「临终关怀」问题,与二百多名师生进行座谈。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0#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1:55:1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一)

一、
生死问题,古今皆然,但是「临终关怀」何以直到今天才成为当代的社会问题?到底「临终关怀」的意义是什么?请大师开示。

答:
「临终关怀」(HOSPICE),这是一门新时代的新兴学科,是结合医学、宗教、法律、伦理、哲学、道德等各领域的现代生死学。其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时,藉由良好的医疗照顾及宗教信仰的力量引导,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

「临终关怀」一般又称「安宁疗护」、「安宁照顾 」、「缓和医疗」等,所照顾的对象以罹患癌症等重病,经医师诊断确定无法治癒而濒临死亡的临终患者为主。病患可以住进医院的「安宁病房」,也可以在家中由医护人员「居家照护」;不管是居家照护或住进「安宁病房」,并不意味着等死,一样能受到完整的医疗服务,只是所做的医疗并不一定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所强调的是「四全照顾」,也就是:

第一、全人的照顾:全面照顾到病人的身心状况,而非只针对他的病况或某一器官来医疗。

第二、全家的照顾:帮助家人及亲友学习照顾技巧,并协助家人一起面对亲属即将离去的悲伤。甚至病人往生后,家属的心灵辅导,也是安宁疗护的工作范围。

第三、全程的照顾:除了陪伴病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乃至病人往生后,辅导家属度过低潮期也是临终关怀的范围。

第四、全队的照顾:结合医师、护理师、药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师、法师、牧师、神父、修女、义工等成员,提供最完整的身心疗护。

值得一提的是,人在临终时,特别关心死后的去处,因此佛教的净土思想、三世轮回、生命不死、因果业报等道理,此时都成为病人与家属最佳的心灵救护。

尤其在过去一般人的观念里,总认为「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这是医生唯一的使命;其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医学再怎么发达,人终究还是免不了一死。所以面对罹患重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如何透过医疗和信仰,帮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病痛,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能够活出「有品质的生命」,这才是临终关怀的最大目标。

「临终关怀」起源于英国的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她在一九六七年于伦敦创办了全世界第一家对癌症末期病人有特殊服务方案的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之后得到英国女王的大力资助,成为教育示范中心,接着分布到全英国。八年以后,圣克里斯多福安宁医院的一组人员到美国,帮助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有安宁疗护的医疗机构。一九九○年二月,台北马偕医院淡水分院成立了全台湾第一家「安宁病房」;同年十二月成立「安宁照顾基金会」,成为全世界第十八个有安宁照顾组织的国家。

目前在国外,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对有尊严的死亡之关注,以及各种机构在临终方面费用的增加,使得临终关怀的发展极为迅速。反观在台湾,一直到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罹患癌症的人数愈来愈多,而多数癌症患者到了后期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所以需要住进安宁病房接受缓和疗护,这时「临终关怀」才普遍受到大众的重视。

根据台北马偕医院安宁缓和医疗教育示范中心主任赖允亮引述一项统计说:「台湾地区癌病死亡之人数自民国七十一年起即占死亡人口第一位,尔后癌病死亡人数节节上升,例如一九八六年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人,一九九一年一万九千六百二十八人,一九九三年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三人,一九九四年二万三千二百四十人至一九九五年二万五千八百四十一人,一九九六年二万七千九百六十一人至一九九七年二万九千零一十一人,其中大多数的人皆应接受安宁疗护。」

根据赖主任的估计,若以每十万人就有一百至一百八十人罹患癌症来看,每年至少有一万零五百至一万八千九百人需接受临终关怀的安宁疗护。而台北荣总呼吸治疗科主治医师郭正典则认为,台湾每年有十一万病人需要临终照顾。

其次,国内对临终关怀意识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社会结构变迁,现代家庭已由过去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转型为人口简单的小家庭;居家环境也由宽敞的三合院、四合院,转为坪数不大的公寓大楼。所以现代人生时固然「居不易」,死了停灵也是一大问题;甚至不仅在大楼的住家不好死,留在医院也不能安心,因为医院的病房费用昂贵。即使有钱人住得起医院,多数人也不欢喜孤零零地死在机器与管线围绕的加护病房中,因此「安宁病房」便随着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了。

再者,现代人由于从大家族转型为小家庭,大家平日分居各处,亲情愈来愈淡泊,所以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应该鼓励子女对至亲家人给予一些临终的关怀与照顾,如过去的病榻守夜、侍奉汤药,以恪尽人子之道,这是值得提倡的好事。

总之一句,临终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旧情的怀念,是对恩义的回报。现代医学发达,虽然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但是老人问题、社会老化等现象,都让举世倍感压力,所以对于临终关怀的办法纷纷出炉。例如,预约净土、生前契约、储蓄养老、预立遗嘱等,使得社会一下子延伸出许多新兴行业来,安宁照顾也是其中之一。

其实,生命不是临终的时候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甚至临终关怀也不是只对临命终病人所做的医疗照护,而是对广大社会大众施以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让人正视生死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谈。因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临终一刻是每一个人必然要面临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迟要步入不同性质的临终期,就应该早做准备,尤其是精神与生理上的准备。

即使说「临终关怀」是针对即将死亡的病人所做的关怀,也不应该只是在安葬遗体、处理完后就算结束,而应该对其精神事业,及其后代子孙继续给予应有的帮助,让其「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临终关怀」不在于关怀生命活得多长,也不只是关怀死时的情况或死后的安葬问题,应该关心的是死后的去处,死后的安心,这才是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1#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1:56:5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二)

二、
  刚才大师说,生命不是临终时才需要关怀,生的时候就要给予照顾,尤其现代社会因医药、科技发达,人的寿命延长,高龄化的社会带来的「老人问题」,已然成为举世共通的问题。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帮助老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呢?

答:
谈到老人关怀,不但「社会老龄化」是现在举世共通的问题,「独居老人」更是极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在有很多老人不仅生前乏人照顾,有的人甚至死后多日才被邻居发现,真是老境凄凉,情何以堪!

老人最怕孤独,不能单独生活,就如小孩子不能让他单独留在家里。现在所好者,社会上有托儿所,也有托老所。尤其现在有许多外籍劳工,菲佣、越佣、印佣等,他们除了帮忙开发中国家建设外,也做了许多老人的侍者。

但是,老人纵然有儿女请来的外籍仆佣照顾,心灵上还是很孤独,没有依靠,缺乏安全感,所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安慰」和「生活照顾」,其次才是「经济帮助」。中国社会过去讲究晨昏定省,承欢膝下,能对老人嘘寒问暖,随时表达关怀,还是很重要。

中国过去一向以「礼仪之邦」自居,中国人是个非常重视伦理孝道的民族,但是曾几何时,现代人的孝亲思想已大不如前,所谓「人心不古」,尤其「久病床前无孝子」,多年前我曾因开刀住进荣总医院,在医院短短几天,看到「病房百态」,感触很多。

例如,在儿童病房里,父母每天都在一旁照顾,而老人病房里却难觅子女的身影。也有一些子女难得到医院探望父母,手上却带着录音机,他不问病情,只问︰「要给多少遗产?房子要给谁?财产怎么分?」等话录好,掉头就走了。有的病人则是送到医院时,儿媳一大堆跟着来,过世时,却一个也没到。真是「只有慈心爹娘,没有慈心儿女」。

所以,老人如何安养天年?自己也要有所准备,凡事应该在有生之年就早作安排、交待,尤其对于财产的处理,最好生前就能预立遗嘱,有的捐给国家社会,有的捐助公益团体,有的分给儿女;只要自己心甘情愿,早一点处理,免得最后儿女因为互争财产而兄弟阋墙,甚至自己也无法入土为安,像多年前的一位水果大王不就是这样吗?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的时候,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但是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智能,都是无价的财宝,应该传承给下一代,所以社会应该重视老人的智能与经验。

在佛经里有一个「弃老国」的故事。话说在弃老国里,有一条荒谬的规定,凡是老人都必须驱逐到远方抛弃,不可以养在家中。因为国王认为老人是多余的,既不能做事又浪费米粮,所以在这个国家里,举目所见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却看不到任何一个老人。

有一位大臣很孝顺,眼看父亲年老,如果依国家规定,应该驱离出境,但是他不忍心把老父亲流放山林,就瞒着亲友邻居,偷偷地挖了一个地窖,把父亲藏在里面奉养。
后来这个国家的作为触怒了天神,想要施以惩罚,就以四个问题来为难国王。结果举国上下无人能解答问题,眼看即将受到天降灾难时,所幸靠着这个老人的智能而拯救了全国,所以后来国王下令,全国不得弃养老人,要尊敬、孝顺、奉养老人;如果有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人,都要治以大罪。从此弃老国因为有老人智能的传授,变得越来越富强安定。

年老的人,最大、最宝贵的特长,就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丰富,这些经验常常就是处世的智能,这些智能也是国家社会最珍贵的宝藏!所以老人们应该展现生命的智能,自己要懂得如何安度晚年,这是很重要的。

老人如何才能老而不惧?我有一个「养老十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早起十念法:一早起床,心中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二)晚睡一炷香: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三)饭前五观想: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要增加肠胃的负担。

(四)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般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着。

(五)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六)心中常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七)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孝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八)发心肯服务: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九)幽默常欢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十)健康要运动:「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老人最重要的,要会安排生活,平时要会念佛、看书,身体好的人可以到处旅游,最少要欢喜与人谈话、莳花植草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自能安度晚年。

老人尤其要保持心情的愉快,对未来要充满希望,若能早晚念佛,从信仰中获得心灵的寄托,当面对死亡时,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能因信仰而度脱苦厄,这是最好安度老年生活的方法,也是儿女对老人最大的关怀。

过去我曾提出「四等防老」的方法:

(一)经济方面:多方开源节流,为自己储备养老金。

(二)健康方面:常运动、生活作息规律、注意营养的摄取等。

(三)信仰方面:拥有正知正见的信仰,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

(四)兴趣方面:妥善安排休闲活动及兴趣的培养,拓展生活圈。

另外还有「四等养老」的方法:

(一)第一等养老:要修好缘来养老。

(二)第二等养老:要靠智能来养老。

(三)第三等养老:积聚金钱来养老。

(四)第四等养老:依靠子孙来养老。

老人固然是要靠智能,靠自己结好缘来养老最好,但儿女孝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过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里提到,孝顺有三等:「生养死葬」,只是小孝;「荣亲耀祖」,是乃中孝;「导亲脱苦」,才是大孝。在佛教的《本事经》及《孝子经》也一致说道:「能开化其亲,才是真实报父母恩。」《毘奈耶律》也说:「父母若无信,则使起信心;父母若无戒,使住于禁戒;父母性悭吝,则使开智能,为子能如是,始足报亲德。」所以我们关怀老人,孝顺要从这三点同时进行。给予甘旨奉养,给他心情愉快,给他念佛信仰,让他对未来有得救的希望,这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关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2#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1:58:01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三)

三、
   人在生病时身心特别脆弱,这时往往比较容易对宗教产生信仰。请问大师,如何帮助病人藉助信仰来安定身心?甚至如何探病才是如法?

答:
人,只要有生死问题,就需要佛教,尤其有病的人,更容易接受信仰。多年前,香港有一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高岭梅先生,在他八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因病住院。期间他透过家人电话联络,希望我能到香港为他主持皈依三宝仪式。然而当时因为我的行程已经排满,一时之间无法抽空前往,于是我采取权宜之计,以越洋电话为高老先生在病床上作了一次皈依。

高老先生虽然一直到最后才想要皈依佛教,时间上是稍嫌迟了一点,但也可见人生到了最后,都很希望知道自己未来的去处。另外,钻研大乘佛法,对华严哲学多所贡献的一代文哲方东美教授,到了晚年也选择皈依承天寺的广钦老和尚。由此可知,人的智能再高,最后还是需要寻求佛法的信仰。

信仰是人生终极的追求,没有信仰,生命就没有依皈。中日甲午战后,日本首相陆奥宗光代表日方到中国来订立马关条约。正要出发时,女儿不幸染病在身,他嘱咐家人,没有重大的事故就不必通信。正当和约签订到紧要关头时,家书来了,说女儿病况严重,希望见父亲最后一面。

外相伊藤博文安慰他:「你放心回去好了,这里的一切我来负责处理。」陆奥宗光于是披星戴月赶回家里,奄奄一息的女儿见到盼望已久的父亲回来,很高兴地说:「父亲!我就要和你永别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梗在心中,等着您回来替我解答。」「什么问题,你说好了。」「我现在就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要到哪里里去呢?」身为政治家的陆奥宗光,虽然博学多闻,但是对于女儿临终前的问题,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不过他毕竟才智过人,就安慰女儿说:「死后去哪里里,我是不知道。不过我经常看你母亲在念佛,我想佛陀会带你到一个很好的地方去。」他的女儿听到此话,带着安详的笑容离开了人间。陆奥宗光因为没有办法解答女儿的疑团,于是开始研究佛教,终于选择了佛教的信仰,并且出家当了和尚。

这段故事说明,陆奥宗光的女儿懂得以信仰为生命的皈依,即使面临死亡也很安乐,毫不畏惧。一个人出门在外,天色黑了,不知将要住宿何处?这种无家可归,徘徊在十字街口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信仰如同我们的家;家,使我们的生命有所依靠。

至于说如何探病才是如法?佛教讲「探病第一福田」,探病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探病的时间要适当,不能太早、太晚,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和病人谈话的音量要适中,内容更应谨慎、得当,例如不宜谈论刺激病人心情的人、事、物等,以免病人情绪反应过度;不与病人争执或辩论;不应教训病人,应说充满希望的语言,给予病人鼓励。病人焦躁不安时,可随机说法,使其心灵得到安慰,或者耐烦倾听病人的心声,纾解其心中的悲苦。偶而可以阅读报章杂志、文章或趣事,排遣病中的寂寞,保持心情愉快。

此外,进入病房时,表情应自然,切忌忧伤哭泣,以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情。最重要的,要心怀慈悲,真诚关怀,并应启发病人对佛教生起信心,让他知道这期生命的结束,不是死亡,而是往生;能把往生的信念带给他,鼓舞他对未来的希望,让他明白世缘已了时,要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千万不要回忆、留恋、罣碍、执着,能随着一句佛号安详往生,才能解脱自在。

总之,探病时切忌说一些恐怖、消极的话,以免增添病人的不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3#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1:59:5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四)

四、
生老病死既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我们如何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之最后」?尤其当自己至亲的家人病危时,应该如何沈着面对呢?请大师开示。

答:
人生之最后,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节哀顺变」。但是家中一旦有个亲人往生,整个家族还是会笼罩在一片哀伤、悲戚的气氛中。尤其愈是亲密、感情愈好的亲人往生,愈会感受到「爱别离」之苦。

经典中有一段记载︰波斯匿王在祖母去世后,极度哀伤的请佛陀说法,佛陀告诉他,世间有四件事甚可怖畏──

(一)有生就会老。

(二)病了就容颜枯槁。

(三)死后神识会离体。

(四)死后就要永别亲人。

世间凡事都靠因缘而存在,缘聚则生,缘灭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携相助。尤其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死,虽然是令人感伤的事,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病了要死,死并不可怕,反而是病时的痛苦、病时的罣念、病时的烦恼,都比病还要可怕。所以当一个人生病时,医药固然可以减少病痛,徒添苦楚。但如果世缘已了,儿女其实也不必在他垂死的生命中,再透过医疗仪器给予勉强的抢救。因为人生在世,有生必然有死,生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

因此,病人一旦进入弥留之际,家人应该沈着冷静、坚强勇敢的面对,最好在病人病危时为他说法。有监于此,我除了手拟〈为老人祈愿文〉、〈为绝症患者祈愿文〉、〈探病祈愿文〉之外,也作了一篇〈临终祈愿文〉,由亲人代病者诵读,好让亲人与病者都能够安然面对: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

 病得很久,病得很重,

我请人代我向佛陀您祈求: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自知世缘将尽,

 我不再牵挂亲友,

 我不再执着身心,

 我也不再追悔过去,

 我也不再妄求未来。

当我流动的呼吸缓缓地减慢,

当我跳跃的脉动渐渐地转弱,

当我眼耳和鼻舌停止作用,

当我身体的器官不再运行,

我像远处归来的游子,

 乘着金色的莲华,

 回到光明极乐的净土。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将我所有的骨髓血肉,

 还给天,付于地,

随着大自然的运转,

 化作薰风和养分,

 年年月月滋长万物。

我要将我所有的全部心意,

 施于众,施于人,

奉献给佛法僧的周遭,

 化作一瓣香花,

 时时处处地供养十方。

让憎恨我的人,

 得到我的祝福;

让爱护我的人,

 分享我的宁静;

让欣赏我的人,

 散播我的善行;

让想念我的人,

 延续我的愿心。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终于了然:

 生命如坚韧的种籽,

 花落果成,生灭不息。

因此,亲友悲伤的泪水,

 不再是爱结缠缚。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终于可以听到:

 生命如涓涓的流水,

 法音清流,绵绵不断。

于是,展望未来的前途,

 不再是茫然空无。

我终于洞然明白:

 此时此刻,

 我只是短暂的告别。

在诸佛菩萨和诸上善人的接引之下,

 未来的生命,

 希望我有乘愿再来的机缘。

慈悲伟大的佛陀!

尘缘已了,世缘已尽。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游子回家的欢喜,

 如囚犯释放的自由,

 如落叶归根的自然,

 如空山圆月的明净。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请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佛门对于「死」,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

(一)在病重时,登门探病,与病者及家属谈论佛法,安抚身心,甚至可诵经祈福,作忏消罪。若因此康复,则前往道贺,并且观机逗教,举事证理。

(二)在临终乃至往生时,为其助念,使之安然离去。

(三)往生,后七七日内,乃至出殡送葬,家属可为亡者诵大乘经典,增添功德以为往生资粮。

总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圆型的。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因此佛经对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死如新陈代谢等。

此外,净土宗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不足惧,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付另一个身体的开始。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久长,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虽然世间万象有生住异灭,生命也有生死轮回,尽管天上人间,去来不定,但是我们的真心佛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人生重要的是,要珍惜每一期的生命,要为自己的生命留下历史、留下功德。而家属在缅怀亲人之余,应将他的懿德嘉行承续下去,把他的慈悲遗爱人间,这才是对家人真正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4#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1:27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五)

五、
  现在医学发达,透过「器官移植」已让许多垂死的生命得以继续存活。但是相对的,「器官捐赠」的思想却一直无法普遍推行于全民。请问大师,如何打破中国人向有的「全尸」观念,让大家正视捐赠器官的神圣性?

答:
器官移植是近代医学科技的一大成就,器官移植让许多生命垂危的人得以延续躯体的生命,也让捐赠者的慈悲精神得以传世。但是因器官移植所引发的诸多争议,也是目前社会大众一致关心、探讨的话题。

关于「器官移植」,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早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九日就经总统公布施行,随后于一九九三年修正部分条文,其中第六条规定,医师从尸体摘取器官时,必须是在:

(一)经死者生前以书面或遗嘱同意。

(二)死者最近亲属以书面同意。

(三)或死者生前为捐赠之意思表示,经医师二人以上之书面证明者。

以上三者,必须符合其中任何一项,才能进行「器官捐赠」。

谈到器官捐赠,其实身体不是「我」的,身体乃四大假合而有,就如旅店般供我们今生暂时居住而已。所以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与其让身体被虫蛀、腐烂,不如将有用器官加以移植,让别人的生命能够继续延续。

在一篇名为〈如果你要怀念我〉的文章说得很好:「总有一天,我会躺在医院的白色被单下;总有一个时候,医生会认定我的脑功能已经停止。那表示,我的生命已经结束。那时候,请千万不要称呼那是死亡之床,而请称之为生命之床。因为我要将我的身体拿出来帮助别人,延续并让他们有更丰盛的生命……。」

捐赠器官含有生命延续、内财布施、资源再生、同体共生等意义。试想: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当你捐他一个心脏,就能给他生命的动力;当你捐赠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注入他人的生命之中,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身体虽有老病朽坏的时候,但生命如薪火相传,是永恒无限的。透过器官捐赠,带给别人生机,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续。

然而尽管现代医学发达,透过「器官移植」可以让许多垂死的生命得以继续存活。但是由于器官取出要在宣布脑死到器官坏死的短短时间内进行,而国人一向保有全尸及死后八小时不能动的老旧观念,因此「器官捐赠」的思想一直无法普及国人,造成台湾的器官市场一直呈现供需失衡的现象,有许多人需要移植心脏、肝脏、肾脏等,却苦等不到有心人捐赠,造成许多的遗憾。

反观全世界器官捐赠率最高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当地的人认为:今天我把器官捐赠出来给需要的人,有一天当我的亲友需要移植器官时,同样也会有人愿意捐赠。他们这种心态,可以说真正符合「同体共生」的思想,值得国人学习。

为了建立「器官捐赠」的新观念,「中华民国器官捐赠中心」特别成立「宣导教育中心」,透过公益广告、文宣制作、街头宣导、公共电视、邮票发行及推动「器官捐赠周」等活动,希望能落实全民器官捐赠的观念。

其实,一个人活在世间,难免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再者,一个人只要有愿,有心把自己的身体布施出来利益别人,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无法安详往生极乐净土的顾忌,所以对于死后八小时不能移动身体,甚至不能捐赠器官的这种观念,早已不合时宜,现代人的思想应该随着时代而进步,应该正确地认识生死。

我们如何看待生死呢?其实生死如植物的开花结果,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这就是生死;「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晚上睡觉,早晨起来」,这都是生死。人不是到了死后才是死,还有精神上、思想上,每天不都有几百次的「千生万死」吗?我们的心,每天都在十法界来回无数次,这不都是生死吗?甚至人体的细胞,每七天新陈代谢一次,这不都是生死吗?现在的人眼睛坏了,可以换一个;皮肤坏了,也可以移植;肾脏坏了,还可以再换一个。所以,生死就是好好坏坏,生生死死。过去一位禅师看到人家喜获麟儿时说:「你们家多一个死人。」这不是在触他的霉头,而是在陈述生命的实相。

生死只是有一个「隔阴之迷」,就是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了。就如去年收成的黄豆,今春种下去,今秋又再收成,这一颗黄豆不知他是去年的黄豆。从前世到今生,从此生到来世,只是形躯不同,实际上彼此并非没有关连。

禅宗讲要看破生死,佛门讲要了脱生死;了解生命的意义,解脱死亡的恐惧,这就是了脱生死。所以关于器官移植,当一个人老了、死了,器官于己无用,但却能延续别人的生命,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自己早在三十年前就已认签器官捐赠同意书,我也希望大家一起响应这项庄严神圣的活动,希望社会愈来愈进步,大家共同缔造同体共生的美好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5#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2:4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六)

六、
  目前社会上吹起一股购买「生前契约」,或是「预立遗嘱」的风潮,由自己在生前就把后事安排好,以便临终时能心无牵挂地往生。请问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都不是自己所能预知或掌控的,尤其「生死无常」。但是,人固然无法掌控生死,却能为自己的身后事预作安排。现在流行的「生前契约」,就是因应现代人希望为自己的后事预作安排而兴起的新兴行业。

所谓「生前契约」,即活着的时候,由自己或家人预先与殡葬业者签订契约,于生前购买好死亡时的丧葬仪式,为将来的死亡预作准备,也就是替自己的身后事买好人生最后的一张保单。

「生前契约」这种业务在国外早已行之多年,只是过去国人大都忌讳谈「死」,所以直到近几年来才在国内普为大众所接受。自从推出以后,市场反应热络,极具商机。这种风气的流行,可以说是现代人观念上的一大突破,显示大家已不再禁忌谈论死亡的话题。

目前国内生前契约的销售型态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保险公司将本身的业务与生前契约的特色结合在一起,推出具有生前契约性质的寿险保单,或是与保户约定把一部分的保险金以信托的方式,来支付殡葬费用,以提高各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保单的附加价值。

(二)保险公司与生前契约公司合作,将消费者的身后事委外交由生前契约公司来办理。

(三)一般的殡葬业者藉由业务员直接销售的管道贩卖生前契约。

「生前契约」其实是「生涯规画」的延伸,所谓「生死事大」,「生」的时候如何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固然重要;「死」时能安心、放下,了无牵挂地走,也应该早作安排,预先规画,所以「生前契约」就像一张「安全卡」一样,可以求得心安,未尝不好。

问题是,世间上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难免有利益冲突,有了利益冲突,就会有纷争。因此尽管业者标榜生前契约有诸多好处,例如:

(一)以低价分期,负担小。

(二)有价契约可以转让他人使用,亦可视为可望增值的有价证券。

(三)可预约自己想要的宗教仪式,保障人生的最后一道尊严。

(四)一通电话,由专业人士接手,省去亲友不知所措的窘境。

(五)死后不必让家人为了一笔不可预算的费用,而造成家人的二度伤害......等等。

但是,「生前契约」牵涉很广,其中还有法律问题。例如,如何兼顾亡者的意愿、家属的习惯、信仰、传统习俗及业者的利益;执行时以谁的意见为主?乃至签约后能否解约退款?这种种问题经常造成纷争不断。甚至不少不肖业者藉此吸金、卷款潜逃,衍生诸多的社会问题。所以,生前契约虽然有其时代性与需要性,但最好是由宗教人士来办理,不要用商业的行为来处理。

另外,现代人有的对自己的子孙有特别的信念,或者因为信仰不同,所以预立遗嘱,对自己的身后事,包括财产的分配、丧葬的处理方式等,自己早作安排、交待,以免日后造成子孙的纷争,这本来是很看得开、很洒脱、很豁达、很有远见的好事。但是,不管预立遗嘱,或是订定「生前契约」,还是会造成诸多的纷争,并不必然就很圆满。

例如,你预立遗嘱,也许你的财产太多,儿孙还是要纷争;你订定契约,如果业者不讲信用,或是双方对所约定的内容认知不同,尤其从签定契约到业者履行契约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这中间随着社会的变迁,必然存在着很多难以掌握的变量,实非一纸契约所能完全保障。

再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死后有人埋葬、送终就是圆满,人生应该要为社会留下贡献,为自己留下历史,为亲人留下怀念。人虽然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永恒不死的。过去中国人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有的人自己没有生养,也总要想办法去认个干儿子、收养个义女,以期老来有人孝养、送终。

但是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不肖子孙不但不懂得回馈奉养,甚至希望父母早一点死亡,以便早日分得遗产。所以老人不能太有钱,最好是有德、有智、有缘,这是养老的最好方式与身后的最佳保障。

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得到的学识与经验,这是年轻人所不及的,老来如能摒除外缘,多写几部好书,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学识经验,乃至技能诀窍等传授给后学,甚至告诉后辈怎样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并以丰富的做人处事经验点化人心,自然能赢得大众的肯定,何愁老来成为孤独老人呢?

懂得靠智能来养老以外,还要懂得结缘。人与人之间,是靠缘分在维持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其实就是因缘法。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上最宝贵的就是广结善缘。平时懂得护持佛教事业,老来乃至往生后,寺院自然会回报你;平时能够投入公益事业、加入义工行列,主动关心贫弱孤苦,以爱心、欢喜心培养好的人际关系,老来自然不必烦恼没有朋友,不必担心被社会人群所遗弃。

所以,一个人最好的保障是结缘,死后让因缘来帮助你。平时我们要找人帮忙很困难,只要自己生前多结缘,有了因缘,让因缘来找你就很容易。因为自己生前有结缘,死后与你有缘的人自然会来与你结缘,这是最好、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不肯结缘,即使留下再多的遗产给子孙,可能到最后连送葬、念佛的人都没有,所以广结善缘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总之,生,要生得欢欢喜喜,死,也要死得欢欢喜喜;不管做什么事,能皆大欢喜,就是最美好、最圆满的事。因此,与其透过生前契约来规画身后事,不如广结善缘最为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6#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3:2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七)

七、
根据佛经所载,人因业力不同而有善终、寿尽、横死、夭亡等死法,甚至佛教也说「死如乌龟脱壳」,请问大师,死亡真的很可怕吗?

答:
死亡是历来人们最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进步,现在「生死学」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并视为人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例如佛光山在民国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创办的南华大学即首开风气,率先设立「生死学研究所」,随即引起热烈讨论,历届报考十分踊跃,包括教育界、医护界、宗教界、社工人员等,竞争之激烈,不下于热门的理工系所。

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的设立,可以说写下了国内教育史上划时代的一页。该所隶属于人文学院,院长慧开法师亲自开讲过「宗教传统与生死探索」、「生死学基本问题讨论」、「生死学英文名著选读」、「生死学概论」等课程。他的学术专长及研究专题为「宗教哲学」、「宗教生死学」、「生死学概论」、「生死学基本问题讨论」等,带动大家对生死学的重视。

生死学的研究,早在一九七四年七月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当时全美国已经有一百六十五所大学校院,开设了以「Death and Dying」(死亡与临终)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有些学校更将其纳入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课的历史已达二十年以上。

其实,生死一直是人生最密切的课题。人间最大的问题,一是「生」的问题,二是「死」的问题。生要居处,死要去处;有的人为生辛苦,有的人为死挂念。佛学就是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只是因为人有「隔阴之迷」,换了一个身体就不知道前生后世,因此自古以来对生死茫然无知,成为天下最难解决的问题。

谈到生死,经典里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

「寿尽而死」就是自然死,当一个人体能衰竭,例如肾衰竭、心脏衰竭等,身体的器官失去功能,就如老旧的车子不能快跑,又如破损的桌椅不能使用,这时就是油尽灯乾、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意外而死」系指遭受意外灾祸而死亡,一般称为「横死」。根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横死有九种:1.得病无医,2.王法诛戮,3.非人夺精气,4.火焚,5.水溺,6.恶兽啖,7.堕崖,8.毒药咒咀,9.饥渴所困。

所谓「横死」,例如山崩土埋、葬身鱼腹、被虎狼所噬、空难等;看起来不忍,但随着业报现前,刹那之间很快就断气了,没有拖延,也算善终。反之,有的人在医院里缠绵病榻,插管维生,难道就是好死吗?所以对于横死、善终,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人都希望求得好生,更要求得好死;佛陀的十号之一「善逝」,说明「好死」也是人生莫大的福报。其实,瞬间死亡并不可怕,有时间感受死亡,或因恐惧而死才可怕。立即死亡,无痛无苦,没有恐惧害怕,就是善终。

至于说死是否如乌龟脱壳?如在医院里电击抢救即是;如果含笑而逝就不是。基本上,人之生也,必定会死;人之死后,还会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环形的钟表,如圆形的器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死只是一个循环而已,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也不是开始,收也不是结束;开始中有结束,结束中有开始,所以死亡并不可怕。

当然,死亡有所谓「好死」,也有「歹死」,有的人如睡觉般,一觉不醒。甚至过去的禅师,有的田园荷锄而亡;有的自我祭拜而终;有的吹箫奏笛,泛舟而逝;有的东门西门,向亲友告假而去。所谓「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来来去去,根本就不用挂怀。正如衣服破旧了,要换一套新衣;房屋损坏了,要换一间新屋;连老旧的汽车都要淘汰更新,何况人的身体老迈了,怎能不重换一个身体呢?

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说:「笑剧已经演完,是该谢幕的时候了!」他对于死亡表现得潇洒自在,毫无依恋;哲人卢骚(Jean-Jacques Rousseau)临终时安慰夫人:「可别伤心,你看,那边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处!」真是自在人生的示范。

美国的物资生活丰富,他们对死亡并不觉得可怕;反而是中国人苦难不断,政治迫害、战争频仍,但中国人怕死,希求长生不老。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其实,凡事自然最好,死亡也是。死亡不足畏惧,只是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你有生存的资本吗?只要你有功德法财,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7#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5:2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问题十一)

十一、
  目前社会上有不少医疗机构或慈善团体,都针对临终关怀而设立「安宁病房」。可否请大师介绍有哪里些地方可以提供这种服务?以及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哪里些事项?

答:
随着「临终关怀」的意识普遍被推展,目前台湾设有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计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此外,不少医院都设有安宁病房,如:台大医院、马偕医院、耕莘医院、荣民总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慈济医院等,组织更为庞大,结合了医师、护理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成员,藉各种方式减轻、缓和病人身体的痛苦;并有社工人员、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惧死亡的心理,更由于宗教的力量,能使临终者得到安慰和引导。

「临终关怀」主要目的是帮助病人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临终者所面临的情绪变化各有不同,家人、义工、慈善人士、宗教师等,都应该要了解,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如:

 1.恐惧:要设法使临终者心生喜悦,无诸恐惧颠倒。

 2.愤怒:要安慰临终者,使情绪平静,万缘放下,不生爱憎。

 3.罪恶:让临终者不要有罪恶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舍:劝导他对世间的亲人、财物不生贪恋之心。

 5.担心:让病患者放心,不必挂念闲杂人事。

 6.无助:让他知道很多亲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励他坚定信心,念佛必生极乐国土。

  8.孤独:不要让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独。

 9.沮丧:病患者即将离世时,若有沮丧、无奈,应给予适当的安慰。

 10.无知:告诉他将到清净安乐幸福的国土,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二)正视临终病人的需求。从事临终关怀者,应为每一位病人制作恳谈资料表,以了解其个别的需求与愿望,或从观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获得别人宽恕。

 3.了解宽恕他人。

 4.希望别人对他的关怀。

 5.与亲友见面。

 6.对生命的了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后事的安排。

(三)给予临终病人的协助。从事临终关怀者,应有高度的慈悲、耐心,以及具备各种能力、常识,协助病人无憾的走完人生,为人生画下完美的句点。例如:

 1.以关心的态度专心倾听他诉说。

 2.让他所爱的人适时给予关怀,并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讲说忏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师或宗教人士与其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

 6.尽可能满足他心里的希望。

 7.共同讨论他心中的愿望。

 8.告知医师,减轻病者肉体痛苦,保持神识清明。

 9.帮助病患及其家属维持正常生活型态,以及预备后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离去。

人的一生,有两个问题,一是「生」,二是「死」。生时,有父母养育、老师教导;长大则结婚、生子、创业、功名富贵……;年老则要照顾,生病则要看护;死时的殡葬、告别式、火化、安葬……,为人子孙者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完成这人生最后一件事。

佛光山有监于此,为了圆满解决人生最后的问题,特于民国七十二年兴建完成万寿园,并做有系列的整体规画,三楼至六楼为奉安灵骨与牌位之用的「万寿塔」;一楼「功德堂」主要供殡葬奠礼用,共有「九品厅」、「莲华厅」、「圆满厅」、「福寿厅」等四间大小奠悼厅做为停灵、凭吊告别祭奠之用,另有东西两个客堂,可供信徒洽询及亡者家属休息。

二楼「如意居」则专为病危者及看护的家属居住用,内有厨房、浴厕、医务室等设备,同时可供六位患者使用,分别是「如意居」、「有德居」、「菩提居」、「般若居」、「福慧居」、「和悦居」等。临终者的家属可以陪着一起住进来,全心全意的照顾临终病人。如果病人痊愈可以回家,一旦往生,弥留时,有法师为其助念。接着后事的办理,从入殓、告别式、火化、进塔,都由佛光山一贯作业,圆满后事。

有监于一般的丧事,从生病往生到安葬,家属都疲于奔命,佛光山对一个人生的完成︰从生到死,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且每天早晚除课诵外,并在春秋两季举行超荐佛事,不仅生亡两利,也净化了丧礼奢靡的风气。

佛光山对人一生的完成,除了本着「以慈善福利社会」,在慈善事业方面办有育幼院、佛光精舍、佛光诊所、万寿园、友爱服务、冬令赈济等养老育幼、老病死生之照顾外。另外并从文化、教育、社教、活动等多管齐下,希望透过佛法的教化,对世道人心的净化、社会风气的改善,人文思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充实、慈悲智能的开展,都能有所助益。

然而社会上有一些不明究里的人,他们无视于佛光山对佛教发展以及社会教化所作的贡献,经常批评佛光山商业化,指佛光山很有钱。其实,佛光山不是很有钱,而是很会用钱,今年的钱用出去了,明年乃至后年的钱也用出去了。在「日日难过日日过」的生活下,我们将每一分净财都用在培养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佛光山不以矫情的眼光视金钱为罪恶,也不滥用金钱、积聚金钱而使金钱成为罪恶的渊源,我们的信念是要藉着佛教的力量,把苦难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富乐的人间净土,让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能在佛光净土完成,而不是等到临终时才想到佛教、想到未来的归宿,希望大家都能在佛光净土里圆满完成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8#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7:21 | 只看该作者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医学

生死事大,「临终照顾」是每个人终其一生时常都要面对的问题,包括面对亲友及自己的临终问题。台湾每年有十一万病人需要临终照顾,因此临终问题值得重视。对于临终病人的照顾,西方医学与佛学有许多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又牵涉许多法律与伦理的问题,使临终照顾变得复杂,值得深入探讨。
   病人的病情危急时,西方医学的作法是替病人施行心肺复苏术,尽一切努力予以抢救,例如插上气管内管、做心肺复苏术、施打各种药物(肾上腺素、重碳酸钠等药)、重击病人心口部位、电击心脏、使用人工呼吸器等。对于因为溺水、车祸、突发心脏病等意外事故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有其公认的价值。例如对呼吸停止四分钟以内的意外事故伤患施行心肺复苏术,可提升伤患的存活率达四成;但是,对于罹患无法挽回的疾病的病人而言,心肺复苏术的效益可能不大。病人心跳停止或脑波变平后,西方医学就认为病人已死,很快地即将病人送往太平间冷藏或冷冻。西方医学的急救过程对病人而言应该是很难忍受的折磨,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家属及法律都期待医护人员如此急救病人。
   近几年来,由于人权思想的发达,使许多人体认到西方医学的急救措施对于罹患无法挽回疾病的病人而言,是一种身心的戕害,而不是帮忙。西方医学已开始思索如何让病人死得有尊严,社会大众也渐能理解某些疾病末期病人是没有必要予以抢救的,因此有「安宁病房」的兴起。近代的「安宁照顾」起于天主教,又称为「善终照顾」,他们认为病人是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各层面的需要及反应的「全人」,如果疾病无法治愈,濒死情况无法挽回,则应给予病人「全人照顾」,并协助他平安、尊严地死亡;此外,一人生病,其家人必然同时经历一场风暴,家属也亟需协助。因此,「善终照顾」也提供「全家照顾」,包括家人的咨询及协助、幼年子女的哀恸及病人去世后遗族的哀伤辅导。英国自一九六七年首先创办「善终院」,没有一位接受善终照顾的病人要求安乐死,原来要求安乐死的病患在进入「善终院」后,由于痛苦减轻,反而更珍惜存活的日子,直到自然离世为止。因此,支持「安宁照顾」的人反对临终急救,也反对澳洲北领地的安乐死。
   佛教很早就有善终或「尊严死」的观念及作法,释迦牟尼佛圆寂前并未进行急救动作,古来许多佛教大德圆寂时也是如此。许多佛寺设有「涅盘堂」,其实就相当于时下的「安宁病房」。因此「安宁照顾」或「善终院」严格说来并非始自一九六七年的英国,至少古代佛教已有,其它宗教或许也有。「安宁照顾」会重新被重视,其原因可能是现代医疗高科技制造出太多问题,也太过于摧残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所产生的反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39#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8:25 | 只看该作者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法学

1 医事人员的强制责任
   <医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医师对于危急之病症,不得无故不应招请,或无故迟延」;<医疗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医院、诊所遇有危急病人,应即依其设备予以救治或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不得无故拖延」<护理人员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护理人员执行业务时,遇有病人危急,应立即联络医师,但必要时,得先给予紧急救护处理」;对于罹患不治之症病人是否要急救的问题,<卫生署医字第786649号函>(民国七十八年三月十六日)也答复道:「有关罹患不治之症病人,如经本人或家属同意,立同意书后,医师可否放弃心肺复苏术之处置疑义,因事涉生命尊严、宗教信仰、及病人情况等复杂问题,目前尚有不宜。」因此,遇有濒临死亡的病人,法律强制医护人员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予以紧急救护,医护人员不得任意中止治疗;即使病人明显表达不要急救之意愿,医院及医师也不敢遵从,因为事后家属若告一状,医院及医师即难免于诉讼。
   但是,医事人员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急救病人,<民法第一八四条>关于一般侵权行为有如下的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违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者,推定其有过失」。<刑法第二七七条>的普通伤害罪有规定:「1伤害人之身体或健康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罚金。2犯前项之罪因而致人于死者,处无期徒刑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病人身体之医疗侵袭可能被视为侵害行为,而构成伤害罪。最近法界的看法是:医师未给予末期绝症病人积极治疗,不应构成任何犯罪,因为医疗行为须有其必要性,若是不必要之医疗,医师要负侵权行为之责任。
   2安乐死
   因疾病及意外伤害,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完全丧失,病人除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征象外,完全丧失知觉及感觉的人即是植物人。目前报章杂志所谈的植物人的「安乐死」其实包括「自然死」、「怠工死」及「加工死」三种。王晓民母亲等末期病人所选择的拒绝医疗而死即是「自然死」、「安宁死」或「尊严死」;消极地让植物人或依靠高科技维生的末期病人逐步走向死亡即是「怠工死」;而澳洲北领地通过的末期病患权利法即是「加工死」。
   法界人士认为医疗契约基本上是自由契约,如果末期绝症病人不想继续生存时,医师应尊重其意愿,而中止治疗;若末期绝症病人欲放弃其生命,而家属不同意,则因我国法律尚未承认「死亡权利」或「自杀权利」,故医师不能因为病人作此要求即放弃治疗,只能促使欲放弃生命之绝症病人与其家人沟通,达成协议后方可为之。即使病人及家属已签署「拒绝心肺复苏术」同意书,此同意书亦无法律效力,故消极安乐死是否合法仍有争议。
   3 自然死法案及病人自决法案
   一九七六年八月美国加州首先通过自然死法案,可按病人的意愿,不使用高科技的维生方式来拖延不可治愈病人的濒死期,而让病人自然死亡。所谓「高科技的维生方式」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器、强心升压剂、及各种插管等。「病人自决法案」可让病人保障自己要或不要接受某些医疗措施,不必听命于别人。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美国政府正式使此法生效;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美国总统柯林顿及夫人希拉里以身作则,立下「生前遗嘱」,并「预立医疗代理人」,引起全美民众对病患医疗自决权利的重视。
   所谓「预立遗嘱」或「生前遗嘱」是指病人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以法定文件签下,一旦罹患绝症濒临死亡,愿意接受或不接受那医疗行为的指示。但是,「生前遗嘱」在目前的我国可能行不通,因为「民法第一一九九条」规定遗嘱是自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效力;在濒临死亡时,病人尚未死亡,此时的「生前遗嘱」并无法律效力。有人认为可以仿照器官捐赠卡方式,让病人在意识清醒时预立遗嘱,说明何种情形下愿意放弃急救。但是,这条路可能也行不通,因为医师自尸体摘取器官的时机,是在病人已被判定为脑死之后(<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四条>),此时死者的「生前遗嘱」已有法律效力(<民法第一一九九条> 、<移植条例第六条>);而安乐死是发生在病人将死未死之时,此时病人的「生前遗嘱」尚无法律效力(<民法第一一九九条>)。
   所谓「预立医疗代理人」是指当事人可指定某人,在他自己无心智能力可以决定医疗措施时,代理他行使决定权。当一个人无行为或意思表达能力时,<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其意思表示无效;或者行为人虽然不是无行为能力的人,但其意思表示是在无意识或精神错乱中所为者,亦无效。关于无行为能力人之代理,<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为意思表示,并代受意思表示;而所谓的「法定代理人」即是行亲权人及监护人,例如夫妻、父母即是。法定代理人通常与病人有亲情、财产上的纠葛,他们有时会因为这些纠葛或个人利益而作出有违病人意愿的决定,这时候受苦的将是病人,病人仍然没有死亡自主权。若病人预立的医疗代理人就是法定代理人,则立与不立代理人并没有差别;若病人预立的医疗代理人不是其法定代理人,则预立的医疗代理人能否在法律上取代法定代理人,替病人作出重大的医疗决定,颇值得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4

帖子

25

八通币

硕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1

暖阳志愿者

注册时间
04-2-6
40#
 楼主| 真水无香 发表于 06-8-24 12:09:53 | 只看该作者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__-临终的佛学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佛学知识告诉我们临终时应尽量不打扰病人,以免扰乱亡者神识,增其痛苦,使其产生瞋恨、烦恼、恐惧、焦虑、舍不得等颠倒妄想,影响他死后的去处。病人的鼻息虽断,只要尚存一丝暖气,他的神识可能仍未脱离肉体。是故,在遗体尚有微温时,不可触摸、移动或抚尸痛哭;死亡十二小时内,不可帮他洗澡、擦拭或移动身体;也不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埋葬或火化,能在七天之后更好。
   病人病情危急时,若不尽一切努力予以抢救,则家属、亲友、甚至整个社会都不会原谅能救而不救的人。但从出世间的角度来看,临命终时的急救措施可能促使亡者不堕而难以上生,甚至使其无法中阴身成就,影响很大。西方医学对弥留病人的各种急救措施及对刚过世亡者遗体的处理方式对病人是很不好的。医学与佛学对弥留病人身体及亡者遗体的处理方式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两者对死亡的认知、死亡时间的认定上不同。西方医学认为病人心跳停止或脑波变平后,病人即已死亡;人死则一了百了,不再有知觉,也没有所谓的灵魂。而佛教则认为虽然亡者已无鼻息,身体不能动,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但耳朵还能听,心里还是清清楚楚,仍然是有知觉的,「亡者」这时候还不是真正的死亡,即使亡者已死亡很久,佛法认为他的亡灵仍将一直存在,所以作各种佛事都能利益亡者,不限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
   圣严法师认为人的过世,不是丧事,不是喜事,而是庄严的佛事,因此佛教主张应替临终者助念「三皈依文」:「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临终助念的功德包括:一、使往生者心开意解,蒙佛慈悲接引;二、使亡者家属受到温馨关怀,种下菩提善根;三、助念者则可借机念佛,广结度人善缘;四、三宝弟子可庄严佛事,乃无上功德福田。助念的意义有四:一、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间的互助;二、帮助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帮助亡者家属安定身心;四、助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品高升。
   许多佛经都有关于临终助念的教诲。《佛说阿弥陀经》里有如下之经文:「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三辈往生第二十四>有如下之经文:「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关于临终病人的处理方式,《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有最多的叙述,例如<如来赞叹品第六>即有关于植物人或挣扎于生死边缘的重症病人的描述:「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复(里王外九)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这时候,家属应该「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然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如此一来,「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第七>也教导我们:「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旙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故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经文又说:「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其它如<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称佛名号品第九>、<见闻利益品第十二>、<嘱累人天品第十三>等章节里也都有许多教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11-23 05:16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