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2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浅说丧葬中的“七”

[复制链接]

1070

主题

5506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195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9 16:0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门前日影耀幡明,
院内深深盖席棚。
鼓手方教吹打罢,
又听和尚念经声。

这首打油诗说的是守灵。
普通人家“接三”那天,就是出殡的前夜,习惯上要守灵,这是亡者在家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入土为安,凡近支亲属都要参加,用意是陪亡人最后说说话,叙叙情,表示对亡人的感激与怀念,依依不舍之义。实际上是忙乱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顺顺当当地快出殡了,不能到最后出问题,既然大家都累都乏,那就全来,谁也甭说谁,俗话说:“二十四拜都拜了,剩这一哆嗦还干嘛呀!”善始善终。
守灵这天夜里,孝属们还有个活儿要干,就是在棺材的四角各放一枚铜钱儿,两三个人将棺材一角抬起来,在下面放上铜钱即可。这叫“长材”,也叫“涨财”,无非为取个吉利,其实是丧主儿图个心里踏实。
守灵这天,坟地的墓坑已经打好,就是已经挖好棺材坑,俗称“打坑”。干这活儿由四五个人完成,数九寒天则要用十来个人,一米来厚的冻土要想挖个坑谈何容易?必须先用火烧一下,然后用钢钎铁钻打孔,很是费力,丧主儿要给打坑的人准备一些酒和点心之类的吃食,即御寒又解饿,否则没人侍候你这活儿。打坑的人要把第一锹土放在一边儿收好,这是人家的“财土”,下葬之后,要由长媳用衣服兜回家去,放在炕席底下。
墓坑挖好以后,在坑底四角各放一个苹果,意思是不能“空坑”。填埋棺材之前,这个墓坑要有人看守,不能被什么人下镇物如铁器刀枪之类。所以,墓坑边不能离开人,这个任务是娘家舅爷的事儿,娘家人最保险。
下葬地点不但有长幼尊卑也有先来后到。比如说一个老年男子,他一生中可能娶过几个妻子,也就是有继妻,民间说“后续的”,按左为上的习俗,男子在左边,第一个嫡妻在他右边,续娶的在第一个妻子右边,以此类推。
过去的坟地是家族墓地,一个家族十几代、几十代甚至上百代都葬在同一片区域,在阴间相当于一个大家庭,表示人丁兴旺很有势力。有的古老家族分几片坟地,原因是宗族分支后另立祖坟,或因原有坟地已经狭小,容不下那么多死人。
中国人对墓地的重视可以说独一无二,这从一句口头语中就能看出,叫:“穷扒房、富扒坟。”穷是房子风水不好所以扒房,富而不贵,没有读书做官的人,这是坟地风水不好,所以要往风水好的地方迁移。对于立墓的第一代始祖来说,选取一块风水宝地,不仅是他个人的事,更与千秋万代、后世子孙相关。家族的兴衰荣辱、子孙人丁是否兴望、后世的荣华富贵,乃至家族人口的健康与疾患无不与他所选的这块墓地丝丝相连。
选择墓地,要请一至几位阴阳先生就是风水先生,侍候祖宗似的供应着,不能有丝毫怠慢,还要养活他的全家,如果确实找到好的穴位,那就得养他终身,可见选择墓地多么慎重!风水学对墓地的起码要求是:“头顶青山,脚踏平原”,或“背倚山峰,面临大海”,都是一个意思。广大平原地区没有山,一望无际大平川,这也好办,在祖坟背面也就是西北方向堆一条半月型小山脉,没有河流可以人工引一条!中国人在这方面花钱可是舍得。
风水先生与今天人们理解的骗吃骗喝的人不一样,正经的风水先生有高深的地理知识、天文知识、气候知识、水文知识、矿物知识、绘图知识和历史知识,并不像电影里那样坐在别人家里摇头晃脑、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堪舆学是古代一门综合学问。
风水先生也不容易:受人所托,一个人或几个人,手拿罗盘丈尺,终年在外,翻山越岭、跨河越涧,风里来雨里去,晓行夜宿,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而且凡事必须亲自动手不假手他人,找一块理想的墓地也许十年也许八年,还可能四五十年,这是他们一生辛苦得来的!当然要由东家支付他们的辛苦钱。这样的风水先生有点像今天的地质学家。
风水说虽有迷信色彩,但与更古老的“天命观”相比还是有进步。因为风水、坟地是人自己挑选的,这是在人为争取,而纯天命思想很消极,一切听天由命,既然先天已经注定,争取和努力有什么用?所以说今天看似迷信的东西,在刚出现时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起过好的作用,而风水学说的兴起则与原始社会的墓向有很大关系。
按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祖坟以下左昭右穆,此即所谓:“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周礼·春官宗伯·冢人》。祖坟以下基本安排方法是:始祖的儿子埋在他前方左边;孙子埋在祖坟前方右边;曾孙埋在他儿子的墓前左边,玄孙埋在他孙子的墓前右边,以此类推埋下去,就形成一片坟地,坟地有一字形和人字形之分,这主要由风水先生决定。由此得知,一个人在家族墓地的埋葬位置早已确定,不能更改,不过,据笔者所知,在通州地区也有嫌自己位置不好而另起坟茔的人。
不是什么人都能埋入家族墓内。横死的、战死的、夭折的、残疾的、鳏孤的不能埋入墓地以内,坟圈子里边没他们的位置。这些人都草草埋在山子后面,也就是坟地土山后边,挡西北风的地方。俗话说的:“扔山子后头了”,就指埋葬夭折的死孩子。
据笔者所知,通州及周边地区,墓向不一,很复杂。比如西北、东南向,即头朝西北,脚向东南,这种丧俗包含古人一些地理知识。古人对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地势有所了解,从风水学上说,这种埋葬方向得地气,符合人头上脚下的身体结构,是一种符合风水学的埋葬方式。
城内有的人家没有墓地(即使有墓地的人家连续时间也不太久),因为城内居民大多与运河有关,天南地北,南来北往,迁移无常。说现在话叫流动人口比较多,或在此一年,或者几年,他们死后一般要葬回原籍。为迁移回葬方便,便把灵柩寄存在庙里,或专门经营寄存灵柩的地方,选择适合的季节或水路或陆路运回原籍安葬。如果财力不够,或长时间不回原籍,只好先找个地方暂埋,这叫“暂厝”,等将来再迁移骸骨。另有一种暂不下葬的人是年轻已婚无子男性,因为不知道媳妇是否改嫁,暂时不能进入家族墓地,因为家族墓地昭穆之间不能埋光棍儿一人,能不能进入墓地要看他老婆是否改嫁,一旦改嫁,他就只能被埋在山子后头,挡西北风了。
从丧葬习俗上看,通州先民从各自的原籍带来各地的特有文化,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文化,经过漫长时期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达到基本的共同认识,最终形成以运河文化为主的通州文化。
其实,埋葬方向的规律性由来已久。
基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统一的原始宗教意识,每一个民族,甚至有些氏族始终保留着亘古不变的埋葬方向,这从远古先民第一次埋葬死人时就已经开始。考古和民族民俗资料表明,墓向与每个家族的祖先发源地有直接关系,与祖先的迁徙路线也有关联,墓向反映的是远古的祖先崇拜意识,表示死者向往的方向也就是灵魂应当归去的地方。
仰韶文化中发现的墓葬有两个方向,即西和西北,其中河南淅川下王岗、郑州、洛阳等地区的成人墓葬头向西北,暗示他们由西北迁徙到中原,而更多的仰韶文化墓葬头朝西,大体上可以说,大部分中原人是从西和西北方向迁徙而来。通州及周边地区的部分汉族人保留着这种传自远古的习俗,墓向西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1 06:47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