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70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纪之约 相聚北京 (转zhoujiab文述)

[复制链接]

0

主题

227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09
注册时间
06-8-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乒缘 发表于 09-8-21 19:4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乒缘 于 09-8-21 19:48 编辑

世纪之约  相聚北京
首届博乒网长胶大本营全国网友聚会
               综   述
         2009年7月18~19日

1、日程
     6月底,淡然版主发下英雄帖,乒坛沸腾,各路英雄豪杰积极响应。
     7月16日晚6:30,从辽宁丹东我的老家出发,乘火车经过14个小时的旅程,第二天上午8:30来到北京。依照王馆主事先在网上提供的地图,冒着小雨,乘坐639路公交,经过22站、1小时20分钟,来到中国建材研究院五色石宾馆,已近中午。稍作休息,下午来到泓子球馆,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黄建疆老师、自在淡然、王希宾大侠。和到场的球友进行了交流,感到水平差距很大。晚上在宾馆门口巧遇虫虫、alan-48、风言、吴文、徐伟雄、猪兴兴-----,虽这些人从未见过面,但一眼就能认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天下博友是一家。
     这几天,在官庄建研院附近,饭店里、球馆里,到处可以看到身穿博乒网乒乓球衫的人。大家本不相识,但见到这身打扮,准知道是长胶大营的人,彼此热情的打招呼。
      7月18日上午10:00(因有些网友陆续报到),淡然版主主持,宣布聚会开始,首先介绍了博乒网虫虫站长、长胶大营各位版主、到场的各版块版主、各地联盟站长。然后由黄建疆先生致开幕词。随后,开始长胶网友之间的技术交流。黄老摆下擂台,网友轮番上场学习、较量。大热天,老先生打了一个多小时。网友们深感老先生的球技炉火纯青。
     下午1:30,长胶争霸战开始,各路长胶英雄捉对厮杀,开始车轮大战。霎时间,球馆里硝烟弥漫、杀声阵阵。泓子球馆共有8张比赛球台,50多位选手报名。女子分一组(只有4人报名参赛),男子分七组(一组7~8人),开始小组大循环比赛。前两个阶段三战二胜,进入前八以后五战三胜。各小组的第一名直接进前16。各小组的二、三名,再分组淘汰,产生另外8名,与各小组的第一名,开始淘汰赛,争夺前8。依此类推,前四、前二、最后冠军。经过三百多场的角逐,直至晚八点多,决出了本次大赛的前两名,大板怪—吴文、长枪---韩勇。因时间太晚,大家的身体太疲劳了,晚上组委会还要举行会餐,给各路英雄接风洗尘,所以组委会临时决定比赛到此为止,大板怪和长枪并列第一,大家皆大欢喜。
    7月19日上午9:00,黄老师和王大侠邀请了在京的乒乓高手与长胶英雄对打。有两位北京业余界的知名人士,二人都是左手直板正胶;一位身材高大,足有1.9M,姓王。还有一位光头,姓孔。另有有一位大庆来的乒乓高手,右手横板,正反反正,专业水平。打败许多长胶高手,最后被“赤脚大仙”3:2险胜。还有几名常年在泓子球馆训练的小队员,相当于业余体校的水平。水平最高的是前国家女队,退役的吴月娇(辽宁本溪人,我的老乡),二十多岁,右手横板,正反反生,全场无人能敌。
    下午,大家自由活动时间,随便交流。还来了一位坐在轮椅上打球的小女孩,右手横板,正反反长,发球,正反手进攻都不错。看看这位小姑娘,我感觉到我们很幸福,同时觉得更应该专研技术、提高球艺。
     晚8:00,此次长胶交流大会圆满结束。大家依依告别,各路英雄各奔东西,相约以后再见。
     7月20日,早7:00退房,9:20乘坐D5次动车组,下午1:30到沈阳,再换乘快客,晚6:00到家。
      早到一天、晚走一天,善始善终。
     这次长胶大会,历时两天,参与人数近百人。为我国乒坛民间一次盛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0

主题

227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09
注册时间
06-8-16
沙发
 楼主| 乒缘 发表于 09-8-21 19:44:34 | 只看该作者
2,器材。


       到场的长胶网友,绝大多数为直板长胶,倒板打法。横板长胶很少。

       胶皮:长胶多数使用388D-1、塞维卡、豪玛克等产品,而且都是单胶。

       底板:不少人已经在使用双碳长胶专用底板(600元那种),网友反映不错。“皇太极”因为刚出,有几人在用。在此期间很多人都购买了“皇太极”(300元),黄老都一一做了签名。此板的性能独到,留作收藏也很有意义。

       长胶首先需要精准的控制。这一点,直板比横板要有优势。单胶的手感更清晰,出球更具有长胶的特点。这可能是长胶打法今后发展的趋势。横板长胶需要有一板削球,才有特点。

      在直板长胶倒板选手中,有不少高手使用多尼克正胶王。这种胶皮半生半正。长胶怪、正胶也怪,一怪到底,教对手都不适应。正胶,用来扣杀时用。速度快、力量大、弧线直、下沉、下扎,对手很难接起来。如果用反胶拉攻,对手可能会适应。长胶,以及这种半生半正的胶皮,平时很少有人练习过。所以会感到极不适应。所以长胶和正胶的结合,走的是另辟蹊径的路子。

      使用正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球时的旋转。有不少人不用正胶,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发球不转,实力下降。其实还是一个手法问题。当年的刘国梁用正胶发的球,和反胶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旋转,是个相对的问题。如果你能用看似相同的手法,发出不同的旋转,对方一样很难接好。

        现场上横板长胶只有四、五人,且水平赶不上直板长胶。有一位西安来的老先生,右手横板正手长胶、反手反胶,削球打法,有些特点。

     还有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右手横板,正反反长。右手反胶的弧圈不错,但反手长胶用的不熟。

     现场上还有奇异兵器。

     两块大板。

     广州吴文,板面如同盘子。长胶、反胶倒板打法,进入了前两名。

     河南谢胜利,板面如同芭蕉扇。反面光板,正面只贴了一块单胶皮,进入了前四名。

     两块四面攻。

     黑龙江四面攻一块;还有一个网友用的好像是长友牌的枪把四面攻球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7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09
注册时间
06-8-16
3#
 楼主| 乒缘 发表于 09-8-21 19:45:09 | 只看该作者
3、技术



  

这次大会,各路高手展示了自己的绝技。

长胶打法,控制是基础。同时要有杀手。黄老的技术就不必说了,以后有专题报道。

其他长胶高手的绝技,很有借鉴意义。

长枪,倒板后,正胶的一板绝杀;

吴文,长胶中路大力暴推;

赤脚大仙,长胶正手大力扣杀;

津门老叟,长胶抽杀;看动作极像反胶的前冲弧圈,速度很快。

还有一位叫不出名字好汉,长胶正手弹推直线。

增城老怪,长胶稳健,出现机会,进攻一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7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09
注册时间
06-8-16
4#
 楼主| 乒缘 发表于 09-8-21 19:45:37 | 只看该作者
4、人物

  

这次长胶大会,来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个个都是英雄豪杰。有几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建疆老先生,当代长胶大师。业余乒乓泰斗。



王希宾,泓子球馆老板。为人热情、豪爽,为了这次长胶大会,停业三天,颇具江湖大侠风范。王大侠,进过国家青年队,正手多尼克反胶、反手蝴蝶防弧,防守反击打法。反手防弧削球,旋转变化莫测;正手大力前冲,一剑封喉。没有专业的底子,赢不了他。




长枪,一个胖墩墩的小伙子,得到黄老师的教诲。磕、挡、切,撩、抹、挤,弹、推、打,一招一式颇具黄老的风范。连发球的姿势都像。

倒板熟练,长胶打法的技术全面,正手正胶绝杀,威胁很大。




吴文,“大板怪”,球板如同果盘;一面蝴蝶套胶(反)、一面长胶,倒板打法。发力推弹是一绝。没有别的业余爱好,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打球,球痴一个。这次大会,主动承担起比赛的组织工作,十分辛苦。



韩松根,人称“根叔”、“增城老怪”,老人家已68岁,为这次长胶大会年龄最大的选手。但老人家精神矍铄、身手敏捷,长胶稳健、手感极好。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




虫虫版主,30来岁的一个文弱书生。但是小伙子能将“博乒网”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办成颇具影响的乒乓球专业网站,显示了广东人特有的经营才能。



Alan-48,林大哥。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业余时间热爱乒乓球运动。林大哥为人忠厚、热情、颇具长者风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大会的组织工作,两天内一直录着现场的视频资料。这次大会,林大哥手中的视频资料可是最全的。




风言,为人仗义、豪爽,精明、强干。人之初、性本善。给轮椅女孩当了一个小时的“球童”。“双枪将”,携带一块长胶、一块防弧,来参加比赛。第一天用长胶、第二天用防弧。




山东的齐鲁石化赵大哥,当地的乒乓高手,其夫人也是一位长胶高手,夫唱妇随,很难得。

赵大哥原本是俺们辽宁抚顺人,王楠的老乡。少时随父母来到山东淄博。



沈正一,江湖人称“沈政委”,极其敬业。大会第一天,一手持相机、一手拿笔记本,逐个人采访、照相、记录。

  

四面攻,黑龙江佳木斯人士,本名王恒江,典型的东北汉子。酷爱乒乓,专研技术,自成一派,球拍柄都是自己做的,可拆卸式的,四面攻打法很奇特。




“津门老叟”,可惜我不知其真名,只能这么称呼。来自天津,65岁,头发花白,身材不高,戴一副黑框近视眼镜。如果在早市买菜的人群中,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大爷。可是到了球台前,判若两人。身手敏捷,进攻犀利。直板,一面反胶、一面长胶。反胶只在发球时用,平时全用长胶。长胶能攻、能防,尤其是在反手位,扑正手时的一板长胶抽杀,脚步极快,看动作像似反胶的前冲弧圈,给人印象深刻。老叟好像进入前8。





最后说说徐伟雄,人称“赤脚大仙”,广州七怪之一。

这位老兄确实怪,面相文静瘦弱,打起球来却凶狠异常。每球必争,十分认真。

一之怪,打球不穿鞋,赤脚上阵;

二之怪,打球不换运动服,T恤衫、长裤、戴手表;

三之怪,打球不出汗、不带毛巾。当日,球馆内有35°的高温,一般人坐着不动都冒汗。可这位老兄,满场奔跑,大力扣杀,就是不出汗。不出汗,当然不带毛巾了。

四之怪,经常跑到远台发球,然后快速上台,一板扣杀得分。

五之怪,球板奇破,红色的长胶,都快变成黑色的了,还是两块拼起来的,中间还有缝隙,露出底板。

这位怪异的徐老兄,在乒乓球业余届,也可称一位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7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09
注册时间
06-8-16
5#
 楼主| 乒缘 发表于 09-8-21 19:46:11 | 只看该作者
5,今后

  

      本次聚会,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荣幸的见到了其他四位营主。这是我们自家的事情,在此就不多说了。

      为了这次聚会,黄老、王大侠、淡然版主、anal-48、吴文等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为下次聚会积累了宝贵经验。已有多位热心长胶事业的人士,申请下次大会在他们的所在地举行。我们组委会准备采用申奥的形式,对下一次聚会的申办城市进行评审。

     大会得到了大维、银河的赞助。天津大维的总经理马淑敏女士、河北银河的营销总经理陈志杰先生,到场祝贺。这充分说明博乒网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认可。

     本次大会得到了博乒网友的积极响应,长胶大营的五位版主(黄老-北京、昙续-内蒙、淡然-山西、祝神通-河南、zhoujiab-辽宁)全部到场,天南海北聚到一起,实属不易。唯一遗憾的事情是,昙续版主因公务在身,19日下午4:00来到会场,祝神通因事3:00离开,失之交臂,可惜可惜,失去了一次拍照长胶大营版主全家福的机会。

     虫虫站长、还有其他板块版主、各地盟主,均系到场。长胶大营的营友六、七十人,其它版块的网友也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加上北京本地的朋友,参加人数估计上百人,盛况空前。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欢聚一堂。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享受乒乓、享受快乐、享受生活。

     还有许多长胶大营的知名网友和朋友,原打算前往。只因多种原因,未能如愿,深表遗憾。下次我们还有机会。

    博乒网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乒乓网站,而我们长胶大营又是博乒网中最具有活力的版块。2007年,昙续版主在内蒙呼市举办了全国首次长胶高手研讨会;本次大会,又是全国首次民间长胶爱好者的一次大型活动。长胶大营的存在,离不开各位营友的支持;博乒网的发展,更需要广大网友的关心。

     本次活动,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长见识、交朋友、享快乐。

     2009年7月1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15 14:49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