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漷县要有大工作啦,今年将加快推动港沟河、凤岗减河综合治理工程、确保集租房项目实现开工、完成孔兴路、漷台路、觅西路拆迁工作、加快觅子店组团路网建设、建设漷县文化博物馆、东门桥遗址公园……
以下是具体内容:
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新年开工令,落实市领导开年“双调研”指示要求,漷县镇锚定目标抓落实,砥砺奋进求突破——2月22日上午,党委副书记、镇长郝红芬以“强基础、促提升、抓重点、保民生”为工作主线,安排部署了2022年政府工作。
一、固本强基,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1.做好接诉即办,构筑民心长城。
12345工作要切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政府各部门要提前研判工作,把问题想在群众前头,把措施办在诉求前头,真正推动“未诉先办”。
2.绷紧安全弦,筑牢安全防线。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抓好疫苗接种工作,构筑免疫屏障。
3.打好组合拳,提升全镇“颜值”。
完善全镇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坚持镇级统筹协调、村级自主管护,做好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管理。
4.下足硬功夫,疏解腾退空间。
扎实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完成创无违建区任务销账。针对无证无照、仓储物流企业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坚持“发现一处、治理一处”的动态清零治理机制。
二、聚力提升,培育发展新动能
1.坚持产业引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力美丽乡村建设,把控工程质量,压茬推进三批污水、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
利用复耕复垦契机,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漷县农业特色品牌;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运河牡丹园建设,打造沿运河精品旅游路线,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漷县牡丹园
2.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源头防治、标本兼治,针对工地扬尘、裸地扬尘等现象,要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确保 PM2.5、Tsp等监测达标。
统筹推进林田河水系统治理,推动港沟河、凤岗减河综合治理工程,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完成今年3600亩平原造林任务;
平原造林工程
全面推进农用地复耕复垦,严厉打击破坏土壤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复耕复种质量。
三、瞄准重点,擦亮文化健康名片
1.紧盯重点项目,促进医药产业集聚。
围绕健康产业精准招商,加快引进医药龙头企业,确保福元医药、益生详明、智汇中心科技园等项目开工。
完成北大人民医院、卫生职业学院、通州区养老院周边供热管网工程;确保中心区水厂、再生水厂提标改造工程、集租房等项目实现开工。集租房项目
完成孔兴路、漷台路、觅西路拆迁工作,加快觅子店组团路网建设,完成5条乡村公路大修,进一步提升全镇交通便利性。
拆迁后的觅西路
建设中的觅子店组团路网
2.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服务。
推动《通州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同时配套各项企业服务包,做好企业人才引进、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让优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
3.抓好文化项目,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重点做好漷县文化博物馆、东门桥遗址公园等项目的建设。
东门桥遗址
同时,推动榆林庄榆钱文化节、张庄运河龙灯等运河文化品牌展示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度开展户外太极等大型体育活动,促进实现旅游-美食-养生等元素联动互促的文旅产业在我镇生根发芽。
四、以民为本,打造民生福祉新高地
1.高度重视低保工作。
严格落实国家救助政策,应保尽保,动态核保,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低保户、残疾人、重症精神病人,实施专项救助,坚决有效兜住民生底线。
2.加强基础医疗保障。
整合镇域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院医联体建设,全面提升家庭医生综合素质,构建“一刻钟医疗服务圈”。落实大病救助政策,真正让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3.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提升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快推进漷县中小学基础设施提升,推动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
同时,对接核心区优质教育资源,为全镇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镇级养老院基础设施,增加6-8个村级养老服务驿站,实现区、镇、村三级养老全覆盖。通过购买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项目,提高居家养老质量,让老人“有福家中享”。
5.切实增加本地就业。
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展多种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围绕林田河水治理需要,充分吸收本地农民成为护林员、护田员、巡河员,提高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