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表示,病人治愈后,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出院后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试剂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接下来,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gG抗体等手段,来判断出院病人是否重新感染。
钟南山:病人出院后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2月24日下午,钟南山院士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治疗团队再次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讨论疑难病例的治疗策略,并对药物磷酸氯喹的使用发表看法。
会上,钟南山针对南方日报记者的提问回应表示,病人治愈后,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出院后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试剂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接下来,可以通过检测血清IgG抗体等手段,来判断出院病人是否重新感染。
南方日报:广州、中山等地近期出现隔离20天、30天后阳性患者,对于这些病例情况,您怎么看?
钟南山:这个阳性多数指的是检测出病毒核酸序列的片段。这种阳性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在检测的过程中,试剂盒的敏感度不同。但是一般来说,一个病人得了这个病真的改善了以后,体内就会出现抗体,出现抗体后重新再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
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病人做一些简单的抗体检测,这两天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在早期是IgM抗体,出院是测IgG抗体,假如IgG出现4倍的增高的话,这个病人应该就不是再次感染。
问: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对新冠肺炎治疗的效果如何?目前对危重症者有何治疗建议?
钟南山:全国当时做的对照观察很不规范,严格来讲没有一个是规范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对比。但是我们很理解,因为这些病人的病情可能要加重,有的要抢救,所以什么药能够用就上。
总得来说,这几个药要是单独比较的话,阿比多尔和克力芝转阴的时间平均是6-7天,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是4.2天。但它们是不是一定非常有效,目前还没办法完全确定,只能总结一下单臂试验的数据,没有做严格的对照实验,这些药还不能说是绝对有用。我完全理解在一个完全没有治疗方法和针对性治疗的病情面前,出现这种情况。
至于氯喹,以前有资料指出,它是针对病毒的一个核心靶点,这个有它的依据。现在对氯喹有提出一些质疑,就是现在用的量太大了,有人提出文献,说用到3-5克就会出现突然死亡。这两天我们找了一帮药理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
1988年《新英格兰杂志》里提到,有些人买了这些药就整包吞进去自杀。分析了30多个患者,发现致死的血药浓度是25个微摩尔每毫升。但我们现在用的剂量是0.5克,一天两次,这样的剂量到血浆浓度是1.51微摩尔,与致死剂量差别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氯喹的这个用量不要一次性口服,我们也没这么用,一天也就是1g。
至于这一药物在血液内的积累,因为氯喹的半衰期比较长,所以积累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目前的剂量应该说相对比较安全。我们也请教了很多药理学教授讨论,准备对治疗方案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加一个什么补充呢?就是说一些有心内紊乱或者心传导障碍的这些病人,要特别警惕长期使用。
现在我们准备进一步的观察讨论,是不是把它的使用时间限定在七天,而不是随便用。
根据中山二院和中山五院共同研究的结果,从108个病人单臂观察的话,患者用药后平均转阴的时间是4.2天。所以我的看法是磷酸氯喹还是有些用处,而且它有理论的基础,2004年西方所做的试验也证实了它对冠状病毒的疗效。
在最后,钟南山院士针对前线的医务人员轮休制度还说了一段话。他说,“我很赞成医护人员要有一两天的休息,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医务人员的关心。但就算请国外最好的专家来,也要磨合一段时间,所以目前的框架不能散。轮休是需要,但是主力是必须要保证。”最后,钟院士希望各位前线的医护人员“多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