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59
- 注册时间
- 17-8-1
- 在线时间
- 13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5-26
- 威望
- 185
- 八通币
- 0
大学生
 
- 积分
- 1059
- 注册时间
- 17-8-1
|
这个问题要分开看,正规公司的中长期工作者离职现象不多,也处于正常状态,比如说疏解到河北或更远地区的正规国企和成熟民企基本是全员迁移的,人员设备一起迁,所以这类公司运作是正常的,国家搞经济布局调整是长期计划好的事情,迁出的正规工作者待遇百分百大幅上升,不会有大的波动出现,现在也是这样的现象。
至于北京的各类竞争性民企或单位,用人机制一直是灵活的,这类灵活就业的岗位本身就不能允许在职时间过长,比如说一个业务销售员长期呆在一个岗位上,对公司的正常运作是最大的损害,业务销售员的不同阶段的业绩只能属于公司,而不能让他们长期世袭食利,竞争生存就是这样残酷,不要说不公平,存在就有其理由,总之灵活就业岗位上就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能养一个长期就业者,这不符合当下的经济结构和运营规律性,必须有人为发展讨出代价,这是中国竞争的优势所在,多数中国人必须在不断失业中才能保持竞争力,社会也才能和谐,你不失业,后来者如何就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