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应用越来越多,手机应用病毒也随之而来。一些手机应用的病毒会通过插件形式藏身于多款热门手机应用中。而不仅仅是病毒,窃取信息、恶意传播、消耗资费这些存在恶意行为的恶意APP也不在少数,甚至就有你常用的那一款!
3年466款应用上黑名单
日前,工信部再次曝光了一批恶意APP的黑名单。经统计,3年的黑名单中,共有466款手机应用上了黑榜!
![]()
恶意APP,是根据《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描述格式》规定,具有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八种恶意行为之一,即可被认定。
知名应用频繁上黑榜
2017年11月中旬,工信部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其中就包括三款APP存在恶意“吸费”行为: ●部落冲突(V1.0.0.2) 来自XP系统之家 ●生存游戏2(V1.0.0.2)来自XP系统之家 ●球球大作战(V3.0.0.7) 来自PC软件下载站 此外,还有3款名为“GO桌面”、“百度手机助手”、“胎教音乐盒子”的APP,3次上榜。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百度手机助手”,应用的来源正是百度官网。不过,目前百度手机助手可供用户下载的最新版本是V8.0,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上。
APP的流氓行为超乎想象
如果说“强制捆绑无关应用”和“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信息”较为常见的话,那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操控用户手机则让人难以想象。曾有用户爆料:新买的手机只打了一个电话测试,从未发送过短信,但当晚在网上营业厅查费时,竟发现有短信费用。
![]()
一些名称里带有“ROOT”和“Wi-Fi钥匙”的APP频繁出现在“黑名单”中。需要当心的是,手机一旦ROOT后,即被获取最高权限,就容易被恶意软件破坏;而通过工具破解Wi-Fi密码,连上不明网络,更是泄露个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何防范这些恶意APP?
![]()
1 选择大型安全的手机应用市场,或者直接到APP的官方网站下载;
2 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帮助识别各类风险应用或恶意软件;
3 不要轻易点击社交软件里分享出来的破解版、汉化版软件,这些多数是加了恶意风险代码;
4 养成“尽量给最小授权”的习惯。如果一款地图应用要求开放短信权限,一个新闻类应用要求开启地理位置和读取通讯录,则需要警惕。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网易新闻、网络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