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欺凌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今日通州小编从网上获悉:14名女学生皆因校园欺凌被判刑,其中最重的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轻的行政处罚。为了帮助这14名校园“小霸王”们顺利回归校园,通州法院开展了“运河启航计划”之未成年犯少年课堂活动,联合通州某学校,共同对14名罪错少年进行为期一周的法制教育。 活动内容包括军事训练、亲情小屋心理辅导、敬老院义务劳动、法院案件旁听、法制讲座等活动。这是通州法院开展的“运河启航计划”中首次的未成年犯课堂活动。这些人中平均17岁,最小15岁,法院以强制侮辱罪判罚,其中最重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还有的不起诉,有的被行政处罚 据了解,这些花季女孩之所以能对同学下手,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部分都在外地,一个人在北京上学,有些是离异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但精神世界空虚,家长关心他们内心不够,再加上从网络上接受了一些不好的信息,因此为发泄情绪侮辱了同学。7天培训后将进行考试后,合格者学校将考虑她们的复学申请。小编希望女孩儿们都好好改正,学会听话,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 由于和孩子沟通不到位,家长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遭受到校园欺凌,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孩子身体和心理有创伤,例如: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七姐妹找来四个未成年少男轮奸了这个女生,对她肆意殴打、凌辱,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所以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关 于校园欺凌类型及行为,以及时做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 校园欺凌受害者类型▶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画。
▶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受害影响▶身心影响
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
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遏制“校园欺凌”需要德法兼治 针对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主客观两方面因素,遏制它还需徳治与法治的综合发力。
要完善学生品格教育。这需要学校老师施以循循善诱或以案说法等情理教育,也需家长崇尚善举、远离暴力家庭教育的相向而行。
要构建预防预警机制。预防和预警“校园欺凌”,将暴力苗头扼杀于萌芽阶段,远比事后的从严惩处和心理调适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构建校园安全监控网络,完善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现、规劝、举报和处置预案,切实将依法治校落到实处。
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惩戒力度。如果父母能够管教得好,也就不会有孩子严重不良行为的发生。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进一步完善,让“校园欺凌”现象能够得到有效治理。 小编呼吁:学校和家长及时和孩子做好教育和沟通,让孩子们远离校园欺凌,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