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824
- 注册时间
- 06-8-12
- 在线时间
- 919 小时
- 最后登录
- 16-4-30
- 威望
- 28
- 八通币
- 24
博士生
- 积分
- 6824
- 注册时间
- 06-8-12
|
对'故宫蟋蟀'的一点愿望
虫;我的好蟋蟀,针对目前PP团有些队员在球技的提高和如何进步方面有诸多迷惑不解这一问题;你做为一位学心理学的高材生能否在着方面分析一下,给大家一些帮助.(你不能老是闲着吧!哈哈.)
问题现象如:有些人看了有关提高球技的书籍;教学片后也付出了辛苦练球,但球技并没见提高;有些人练的不错但和别人打起比赛还是输球(和他水平相仿的对手)等等...............
回复如下:
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观点,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普通人的潜能往往发挥出来不到百分之一。每个人都有潜能,但潜能的大小和潜能侧重的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的长处是不同的,但他一定有一个最强的强项,最有发展的空间。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对自己认识不足,不了解自己最强项是哪里,于是造成自己总处在一种半清醒半迷惘的状态,很难有所建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有的人非常勤奋地练球但进步不大,很可能就是因为他的潜能强项不在这里,通俗地说就是他在这方面的资质天分不够。那为什么他又会那么自觉地勤学苦练呢,这个心理支点又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乒乓球这种运动方式很符合他的性格特征,他不喜欢和人直接发生冲突,他喜欢思考,他不求四肢多么发达但要求自己的头脑一定不能简单。如果他还有上进心求胜心,那他就会很主动的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勤学苦练。但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天分有限,拿自己跟比自己更有天分同样勤奋的人去比,他就会痛苦,如果他不能及时调整过来,他就会走进误区:让自己体力透支,让自己心情不够愉快,于是他的这个表现会让大家产生一个疑问:他很用功了,为什么进步还是不大呢?进而不断地去帮助他提高,结果还是达不到他希望的那样。其实他无意中误导了大家,因为大家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不够理智的,那就是,他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想帮助他的人一定是水平比他高的,帮他的人在这方面的潜能很可能就比他要优越,不是付出同样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水平的。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个人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报而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帮助他调整好心态,不要一味地追求进步,而是应该把健身放在第一位,球打好了,身体得到了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水平相当却在比赛时常常打不过对方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比赛非常强调心理素质,心理压力过大会阻碍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赛前心理减压是非常必要的。减压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也应该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个规律相比之下可以普遍应用:打比赛最好的状态就是忘记比赛本身,而把注意力比平时更集中地放在技术上。所以那些比赛前告诉大家比赛结果并不重要的做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比赛时如何更专注地打球才是值得研究的。要把自己训练成越是高级别的比赛越能集中精神打球,越有兴奋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有句古话:两强相争勇者胜,两勇相争智者胜。这句话里的智,除了智谋的意思还应该包含了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对打球本身的专注,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暂时回答到这里,请anco和大家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