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126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招防治计算机皮肤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20

帖子

1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865
注册时间
04-2-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剑胆琴心 发表于 04-11-2 02: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招防治计算机皮肤<BR><BR>当你不得不坐在计算机前办公,是否意识到计算机对自己皮肤的伤害?<BR><BR>  七招防治计算机皮肤 <BR><BR>  电脑时代,我们为工作和生活的高效、便捷而高兴。然而,在人们还没有充分的防范意识时,电脑已经悄悄地伤害了我们的皮肤——皮肤干枯、毛孔变粗、小痘痘外冒、眼睛干涩、黑眼圈形成并不断加重……这种病态皮肤,专家冠以它一个新名称:“计算机皮肤”。 <BR><BR>  为何电脑会导致计算机皮肤的形成? <BR><BR>  首先是电脑在开机状态产生的静电对皮肤的杀伤力很大。静电作用会使荧光屏表面吸附许多空气中的粉尘和污物,我们与电脑近在咫尺,大量的灰尘也会落在皮肤上,让皮肤变脏,毛孔堵塞、逐渐变粗,痘痘滋生;同时也吸附了肌肤表层的水分,使表皮脱水。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干性肤质越来越干,油性肤质越来越油的恶性循环。 <BR><BR>  其次,电脑产生的辐射伤害皮肤和眼睛,导致眼睛干涩,黑烟圈的生成并逐渐加重,皮肤发干,并有可能导致光敏性皮肤病——皮肤上出现小红疹或红斑。 <BR><BR>  防治“计算机皮肤”七招 <BR><BR>  第一招:保证荧光屏清洁 <BR><BR>  每天开机前,用干净的细绒布把荧光屏擦一遍,减少上面的灰尘。 <BR><BR>  第二招:隔离最重要 <BR><BR>  要学会使用隔离霜,薄薄的一层,就能够让肌肤与灰尘隔离。比如使用美白保湿隔离霜、防护乳。另外,用点具有透气功能的粉底,也能在肌肤与外界灰尘间筑起一道屏障,但不要用油性粉底。 <BR><BR>  第三招:经常清洁 <BR><BR>  “静电吸尘”用会让你的脸很脏。半天工作下来,一定要洗脸、洗手,按肤质选用不同系列的洁面乳清洗,让皮肤放松;下班后要及时洗澡。 <BR><BR>  第四招:经常补水 <BR><BR>  电脑辐射会导致皮肤发干。身边放一瓶水剂产品,如滋养液、柔(爽)肤水、精华素等,经常给脸补补水。在自己的护肤用品中添加一些水分高的护肤霜和抗皱霜。 <BR><BR>  TIPS <BR><BR>  &Oslash; 用1:5比例的甘油和白醋涂搽皮肤,既能让肌肤变滑嫩,又能省钱。 <BR><BR>  &Oslash; 多喝水,既能补充肌肤水分流失,又能促进新陈代谢。 <BR><BR>  第五招:每星期做一次深层清洁面膜和保湿面膜 <BR><BR>  对皮肤进行深层清洁和保湿。这有助于收缩变得越来越粗大的毛孔。最好按肤质使用个人专业护理品,同时注意配以正常的作息、饮食。不过,想要收缩变得粗大的毛孔,改善肤质,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任何方法都必须长期持续使用才会显露出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没有用的。 <BR><BR>  第六招:经常喝绿茶 <BR><BR>  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BR><BR>  警示TIPS <BR><BR>  &Oslash; 每月生理期来临时,饭后不宜喝绿茶。 <BR><BR>  &Oslash; 怀孕期不宜喝浓绿茶。 <BR><BR>  &Oslash; 哺乳的妈妈不宜多喝绿茶。 <BR><BR>  第七招:经常喝新鲜果汁和生菜汁 <BR><BR>  不经煮炒的鲜果汁和生菜汁是人体的“清洁剂”,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体内的毒素少了,皮肤也会光洁许多。 <BR><BR>  贴心TIPS:自制几种有益的果汁 <BR><BR>  &Oslash; 苹果汁:用苹果加少许砂糖做成,饮用时加入几滴白兰地,风味特佳,能使人精神振作,面色红润。 <BR><BR>  &Oslash; 橘子汁:用鲜橘、苹果、胡萝卜以1:2:1.5的比例,加适量蜂蜜做成,对皮肤、眼睛大有裨益。 <BR><BR>  &Oslash; 胡萝卜汁:用等量胡萝卜和苹果搅碎,加入适量蜂蜜做成,能促进肝、肾的活力。 <BR><BR>  &Oslash; 黄瓜汁:用等量的黄瓜、胡萝卜、柚子或橘类、苹果,加适量蜂蜜做成。 <BR><BR>  &Oslash; 西红柿汁:用不去皮的西红柿与等量的苹果加适量蜂蜜做成. <B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7 16:08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