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7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早教幼教] 幼小衔接,深度了解,欢迎咨询通州龙鼎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课程

[复制链接]

187

主题

250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746

合作商家

注册时间
13-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7月即将到来,大班的小朋友已经准备好升小学,即将正式成为小学生。中班的小朋友们即将升入大班,面临幼小衔接全面准备。

如何有效进行幼小衔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学面试

一、幼升小面试题收集

知道了幼升小都考试什么,才能更好的做准备。

家长面试:
1.当孩子没有被录取的时候怎么安慰孩子?
2.谁带孩子比较多?
3.请综合评价你的孩子?
4.然后综合评价学校?
5.谁来接送孩子?

孩子面试:
1.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
2.父母的职业?家住的地址。
3.出门找不到家人了怎么办?(主动沟通,记住爸爸妈妈电话。)
4.可能会问幼儿在来学校的途中会见到的人或事(语言表达)
5.准备一首读的儿歌和一首唱的儿歌(敢于表达,勇敢自信)
6.10以内或20以内的加减法要很熟;但重点还是最好放在10以内。
7.会问一些考思维、观察力的问题。(如两杯水,一杯在杯口有几条线,另一杯没,问:那一杯是热的,为什么?)
8.让两个学生一起拼七巧板(合作)
9.“你妈妈/爸爸喜欢什么?”(家庭关系)
10.睡觉前,家人都在做什么?(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幼升小面试,从试题和面试过程上,能够了解小学入学关注的点,家长朋友们可以自己做一个总结:
孩子:数学,语言表达,自信心,专注力,合作及交往能力
家庭关系:父母是否和谐,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注程度,陪伴孩子的时间和效率。

二、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的生活?

幼升小可不仅仅是为了面试准备的,最终孩子还是要适应小学生活。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更容易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1.年龄
6岁半到7岁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的生活,因为他比起6岁的孩子,从心智发展的成熟度上会更高一些
2.安全感
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他在新的环境中,对人和环境本身更容易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3.专注力
孩子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专注力建构得比较好,能让他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老师传递给他的讯息。
4.交往能力
孩子从3岁——7岁的过程中,生活中的环境为孩子建立了规则,他能去遵守规则,并且有合作的意识,这样的孩子会更容易适应小学的生活。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

1.适龄入学,不要提前入学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提前进入小学或高度模拟小学的生活,身心都没有发展到位,提前承受小学的学业与交往环境,都是压力。
小学的课程设计和入学年龄要求,是考虑到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可以提前。否则,孩子一入学就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有的跟不上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对上学的兴趣。

2.知识的储备

从幼升小入学考试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会需要一些简单的十以内加法运算,语言表达,看图说话。

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要求是跟孩子的发展程度匹配的。

正常发展到六岁半的孩子,可以做到:

识字量达200字(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流利朗读小段文章;能讲读绘本;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写自己的名字、简单常用汉字,0-9的数字,26个拼音字母。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部分孩子可以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数到200。
掌握一定的自然地理和生活物理知识。
熟记30首古诗,少量文化经典(如《三字经》等);具备小篇幅口述作文能力。
这是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目标,有了环境,孩子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


3.调整作息规律
上学时间:
大多小学,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入学,相对更早一些,这就需要家长跟孩子一起调整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适应将来入小学的时间,龙鼎幼儿园的早入园时间,基本与小学相符。

上课时间:
幼儿园的课程20-30分钟不等。而入小学之后,一节课40分钟。
这就需要在幼小衔接的这一年,上课时间慢慢增加。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的重要能力

慢慢养成的专注力,是真的专注,对于未知的,不会的,充满着探索的欲望,可以专注的认真听讲,这样才可以形成有效专注。

如果发现孩子专注力上存在障碍,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会走之前不会爬行,导致前庭平衡发展不足,感觉统合失调。
有的是幼儿园阶段小学提前化,总是教孩子知识,导致孩子没有机会动手感觉,无法专注;有的是过多的代替和限制,导致孩子无法发展,无法专注。

在龙鼎幼儿园大班中,孩子们不仅仅学习幼小衔接课,同时孩子喜爱的手工课,体育课,音乐课,科学课等,都会继续陪伴孩子,让孩子们有机会继续接触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专注力。


5.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师生比例和孩子的发展程度,决定着老师承担了大部分照顾孩子的工作。孩子上了小学,许多事情都得自己承担,自己照顾自己。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值日时要求孩子扫地,擦桌子;学会自己顺利如厕、系鞋带。
这就需要在小学前一年,老师和家长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6.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李跃儿老师的分享:
当孩子在一起玩时,经常会发生身体碰撞、抢玩具、会为一件事情打架,虽然他们的小手力量不够,但所发生的情绪和对抗的感觉却是完全够味道的。

孩子打过一架之后,他们就会了解,人类在一起的时候原来会发生一些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会知道当这些事情出现之后也不必害怕,只要有一定的技术,能据理力争、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方法去回避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那孩子就没有机会练习到承载和化解这些冲突的心理承受力,他没有预备好去面对这些事情的心理状态,更没有练习好处理这些问题的技术和智慧,所以,孩子不喜欢进行有肢体碰撞的游戏。这容易造成孩子一旦遇到事情之后就心理垮塌,也容易让孩子束手待擒,被打得很惨。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时父母也没有用不满的态度来对待他的这个性格,来伤害到他的话,那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很阳光,会成为一个暖男,温文尔雅,谦谦君子,这也很不错。
但情况往往不会是我们期待的那样理想。

很多家庭,接纳不了孩子之间的冲突,尤其接纳不了孩子有点小的抓伤,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会有较大情绪,给老师很大压力。
所以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明明知道冲突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迫于家长的压力,会尽力避免孩子的冲突,或者在冲突还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时候就出手阻拦,导致孩子根本没有机会体验冲突和练习化解冲突。
进入小学,师生比例决定了,老师不可能及时出现,真要冲突了,孩子大多数要自己面对。

回到之前我们提到的,什么样的孩子可以适应小学呢?生活中的环境为孩子建立了规则,他能去遵守规则,并且有合作的意识,这样的孩子会更容易适应小学的生活。

在龙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慢慢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让孩子有清晰的界限,尊重自己和别人,选择接受或拒绝;合理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合作冲突中可以感受伙伴的状态,相互调整需求以实现合作;有力量拒绝别人;尊重别人的拒绝,有力量承受被拒绝。



四、幼小衔接的误区

1.学习越早越好,幼儿园小学化

孩子会通过感觉和运动,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发展对事物、对空间的探索、对物品之间的关系探索:比如哪些可以摞在一起,哪些可以排成一串......关于物体的空间关系、体积、质量、因果这些特质的探索。
这些概念都是儿童经过他们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才能建立起来的,如果这些概念没有建立好,那么将来孩子的生活会很成问题,即便是考试分数很高,他也不会使用知识。
所以请父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像了解粮食的种植规律一样,不能把水稻种在麦子地中,也不能把麦子种在水稻地里,而且种植都是有节气的,不能想什么时候施肥就施肥,想什么时候浇水就浇水。

2.迎合家长期待,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老师都知道,三四岁的孩子是没有办法书写的,因为手指精细动作没有发展到位。涂鸦、用剪刀、拼插玩具,都是在练习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足够了,慢慢就可以握笔写字了,才可以拿得稳。只有孩子的小手精细动作发展到位,手部有力量的时候,才可以握笔写字。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不是迎合家长的期待。

3.超前学习很多知识,导致一二年级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的知识学习,一定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考虑孩子将来的学习。
有些幼小衔接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待,超前学习很多知识,孩子进入一二年级之后,或许因为已经学过,可以很轻松的面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个更大的麻烦,就是无法专注听讲,因为都会了,逐渐养成了不好的听课习惯。

在龙鼎幼儿园大班的课程中,会帮助孩子学习适合年龄发展特点的内容,并帮助孩子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或许一二年级不会太凸显,但慢慢到三年级,会逐渐赶上来。

4.幼小衔接一开始就按照一年级作息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度环节。
社会上有些学前班会一步到位,直接按照一年级的作息时间,安排满满当当的课程,很少有户外,让孩子体验到很多压力。
或许最后会习惯或者麻木,能跟上节奏,但这个过程,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体验,也失去了对学习的满心期待。
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从幼儿园的作息过渡到小学的作息。例如:在上学期,可以安排上午2节课,下午1节课,下学期过渡到上午2节课,下午2节课。

幼小衔接期间,还是要保证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尤其是春秋两季,这是孩子身体成长的必须。

5.上学是老师和孩子的事儿

放在中国古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与老师同吃同住,老师言传身教,不仅仅教孩子知识,更是生活中的老师。
而现代社会,更多的功能是放在家庭教育中的。
从开篇的幼升小面试题我们也可以知道,学校也在挑家长挑家庭,挑什么样的家庭,当然学校会更倾向于可以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
因为这样家庭的孩子,会安全感充足,自信、有勇气探索。

孩子刚出生时,对这个世界是完全陌生的,会哭来表达对世界的恐惧与陌生。慢慢的,孩子跟妈妈在一起,饿了妈妈给吃的,醒了妈妈就来抱。孩子通过妈妈的及时回应建立起对妈妈的信任——这就是安全感;进而通过对妈妈的信任,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以信任为基础进行探索。探索的过程中,成人的陪伴和支持,会帮助孩子逐渐自信、阳光——这就是心理力量。
所以,一个孩子,最初品质的形成,大部分的责任,在父母这里。

习惯也同样如此。
我们期待孩子早点睡,而爸爸在看电脑,妈妈在扣手机,孩子可能早睡吗?
我们期待孩子喜欢读书,爸爸妈妈从来不会静下来认真看一本书,孩子怎可能喜欢读书。
上学或许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儿。
但习惯的养成,心理力量的建构,一定是家庭承担主要的功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4-27 04:34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