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过一篇写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症状、及原因,也笼统地讲了如何锻炼孩子注意力,今天来讲讲训练注意力的简单方法,希望对多动患者以及家长们有帮助:
1、拼图、下棋:让孩子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棋类的玩法。 2、每天要求固定看半小时新闻联播。 3、每天早晨起来跑步、要求跑300至 500米。 4、家庭条件允许可以练习弹钢琴,每天弹10-20分钟。 5。每天要求跳绳或踢毽,要固定时间,每次10分钟左右。 6、固定作息时间。 7、经常走平行木,锻练稳定性。 8、参加一些专业的注意力训练,提高注意力: 竞思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SMR波的产生进行鼓励和刺激,使得SMR变多,对分心波和hi-beta波进行惩罚,使分心波和hi-beta波降低,通过锻炼特定区域的脑神经,使其神经元永久性地增长,信息传递效率增加来使得学员(6岁及以上的儿童、少年或成人)的注意力得到改善。 9、静态飞机:让孩子俯卧地毯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地毯上,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这种姿势直至坚持不住。注意头颈部尽量抬起,双手双脚尽量伸展提高适应症:颈部肌肉张力不足引起的注意力涣散,前庭失调,多动。 10、拍球:双足分开同肩宽,定位,左右手交替拍球200---400次 适应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踢球:面对墙壁踢球,200---400次适应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11、触觉挤压:用软垫或毛巾被将幼儿包裹起来,不要包住头部,滚动按压,在幼儿的腋下、胸部瘙痒,从足部一直按压至胸部,视幼儿反应改变强度,抚摩全身皮肤能增加触觉学习,开发智力,促进大脑发展适应症:自闭症、多动症特别有效,触觉学习不足,人际交往障碍。 12、乌龟仰: 让孩子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适应症:前庭失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13、爬行触觉板: (1)向前爬。小朋友先伸出小手放在触觉板上,再用宝宝的膝盖跪在触觉板上,以小朋友的膝盖为支撑点,小手和膝盖交替向前爬。爬的时候眼睛要向前看,最好爬成一条直线。 (2)向后退着爬行。以手、膝为支撑点,依靠腿的屈伸和手臂的后推力量后退着爬行。宝宝的小手和膝盖交替的向后爬。爬的时候身体要保持平衡,最好也爬成一条直线。 14、通过药物治疗: 现代研制的新药有:①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适用于肾阴不足、肝 阳偏旺证多动症;②清脑益智合剂,适用于先天不足、精血亏虚证多动症;③ 康益糖浆,适用于阴阳不调、心肾不足证多动症;④益脑宁,适用于肝旺有余、 心神失宁、脾运失调证多动症;⑤集神口服液,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型多动症; ⑥调神口服液,适用于心肝肾功能失调证多动症。 药物也是作用于神经层面的,所以会有效果。而其他的作用于身体的训练(感统等。。。)不是作用于神经层面的,没有效果。 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作用,使脑细胞间的递质释放增快或者减少递质的溶解来使症状得到缓解,而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不会得到本质性的改善,而且长期服药会使神经元得不到锻炼,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副作用:药物刺激孩子的胃,影响孩子胃口,使本来在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营养的孩子营养物质吸收变差,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身高。药物使孩子的脑神经得不到锻炼,使脑神经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且药效会随着时间而降低。长期服用药物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本身就是有疾病的,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症状加重,影响孩子正常生活。服用药物期间,大脑灵活性降低,孩子反应变慢。 15、通过心理治疗: 竞思的心理沟通课程是从30个方面下手:掌握基本信息,桥梁沟通法;进一步加深了解,亚里士多德反问式沟通;完善信息,拼图法;发掘孩子内心;重点语言沟通,针对解决;深入问题了解,拔出根源,问题中心法;鼓励孩童,初步建立自信,拜托自证;逐步建立自信,形成自我肯定,格式塔心理疗法;发挥其潜能,马斯洛提高;建立自信同时,学会制定计划,自我引导法;养成孩子的责任心,感恩培养;逐步养成孩子的责任心,移情方法;改变孩子精神上的“慢节奏”;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教引法;提升孩子兴趣,感性升华;积极地心理暗示;设定积极目标,流水线理论;设定积极目标II;培养自制能力,负强化理论;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II;不纠结在困难的问题上,格兰顿教学法;学会安排适量活动,实验法;每次只做一件事,实验作业法;完成不想做的事情,报酬效应;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纪律,情景体验法;延迟满足;消除孩子焦虑;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心理疏导;纠正“儿童独占症”;培养宽容,启发式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