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34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亲子阅读指导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

帖子

1

八通币

小学生

Rank: 2

积分
83
注册时间
09-9-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爱上图画书 发表于 10-1-26 02: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上图画书 于 10-1-27 02:52 编辑

亲子阅读要“赶早”(转)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具有很高价值的能力。因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拥有,能让阅读者“厚积而博发”。“书是知识的海洋”,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人们可以轻松地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知识营养,充实自己的大脑。


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为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首先应明确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亲子阅读是有意识、有目的、更积极的对话形式,亲子阅读使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稳定,让他们感到外部环境的安全,同时带来心灵的安全。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首先是生存,而生存的起点就是母亲。不寻常的天才,或许可由父亲一手带大,但是身心均衡发展的孩子,若无母亲的照料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亲子阅读对于我们家长而言不是很陌生的一件事,平时虽然在幼儿园里老师也经常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分享阅读,但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不是很多,只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真正的知道亲子阅读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亲子阅读近来年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瞩目,上海的一位专家梅子涵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来:“亲子阅读从发展初始一盏微弱的小灯已发展至目前如太阳般的光明”。


亲子阅读使母亲与幼儿情感沟通,那种妙不可言的心灵对白,使幼儿的情绪健全而稳定。母亲爱抚和温和的眼神,亲切、柔和的语言,对幼儿人格性情的良好发育极有助益。父母给予一个温暖积极的阅读环境就是最好的。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与家庭的影响和熏陶有关,父母对孩子阅读和学习能力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喜欢上一本书,就会百看不厌,要求一听再听,经常让家长腻烦。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优秀的绘本,不管孩子还是大人,每次看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虽然读起来有些吃力,但亲子共度的过程,也是孩子在快乐中不断发现、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发现孩子成长的点滴也是身为家长最幸福的事情。这样看的话,读书给孩子听其实并不枯燥,而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享受;乍一看显得过于奢侈的绘本,其实是很实惠的。


为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家长应及早明确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给孩子的早期阅读提供必要的准备。


其一,让孩子爱上阅读是一切的基础。对于孩子来说,一切所见所闻都是学习,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游戏。不管是吃饭、洗澡还是走路,要是能够让孩子产生兴趣,作为一种游戏,孩子很快就能主动学会。阅读也是如此,从小培养阅读的兴趣,等于给孩子开始读书打下良好基础。


其二,亲子阅读是发展亲子情感沟通。世界绘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讲友情亲情的、讲勇气和挑战的、讲生命尊严的、凌晨和亲人告别的等等,都包含了孩子生活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阅读让孩子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而这些故事由家长的声音传达,亲子间就有了共同的经验、认识的话题,加深彼此的了解,成为家长和孩子间的情感纽带。


其三,发展语言能力和发展想象力。语言能力是与读书量密切相关的,孩子接触的语言应该是十分简练优美的语言。不断欣赏用简练优美的语言表达的生动有趣的故事,等于不断地在他的语言中洒水施肥,早晚会开也茂盛的花朵。同时绘本中精致的画面在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给予间接的经验。并能从作品中的各种语言、情节中得到启发,逐步开发出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其四,创设温馨、宽松、安静的阅读氛围。选择家里比较舒适的地方和您的孩子一起来读书。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书,有固定时间陪孩子读书。家长要想一些办法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当幼儿不愿意看时,不要强迫他们。同时,也不要在孩子玩得正投入时要求他们看书。


其五,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阅读。在开始阅读之前,必须先挑起孩子的兴趣。您可以试着这样做:开始看书之前,先让他们看看书的封面,问问他们看到了些什么,再让他们猜想一下这本书里是说什么的。下一步是让他们看书中的图画,问他们:你猜他们在干什么?等问题。对于一些有趣的图画或人物,要特别指出来并和幼儿讨论。故事念完后,可以问问孩子最喜欢书中的哪一部分,或者他们想怎样更改故事的结尾。尽量和孩子一起大声地朗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游戏、表演、谈话等方法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运用语言的机会。

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凯瑟琳•斯诺教授指出,学习阅读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从幼儿学会说话开始的长期连贯的过程。调查发现,那些从小生活在言语交流更多、阅读氛围更浓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比其他同学更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孩子的天地越开阔,能够理解的东西就越多。人生的阅历与知识是相得益彰的。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波罗.福克斯说:“当你念书给孩子听,当你把一本书交到孩子手上时,你便带给他无限的人生可能性,你便成为一个启发者。”让我们共同带去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成为他们人生旅程中的启发者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0

主题

426

帖子

2

八通币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608
注册时间
07-11-29
沙发
不想懂得 发表于 10-1-26 10:02: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咯 学习咯哦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

八通币

小学生

Rank: 2

积分
83
注册时间
09-9-25
3#
 楼主| 爱上图画书 发表于 10-1-27 02:37:11 | 只看该作者
亲子阅读18招让您的宝宝爱上书 (转)
第1招: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书
  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大声地朗读它,把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的、情感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 刘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你大可将它放弃,它未必是一本好书。
第2招:为孩子大声读
  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楚。
  1985年,大声朗读与持续默读被美国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大声读的益处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并能直接引导孩子在阅读上取得更大进步。家长首先应告诉孩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
第3招:边读边玩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者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可以当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当作积木搭房子,可以当作拼图变图案,有的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当作游戏用的地板。不过大多数低幼图书是一般的图画书,大人可以随机变出花样,和孩子边读边玩,如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
第4招:他翻页,你读书
  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将会既好玩又有效的事情。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动书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第5招:阅图漫步
  阅图漫步,就是轻松自然地引导、陪伴孩子翻看图书里的图画或插图。这种活动适合图画书或有插图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有很好的图画叙事能力,孩子甚至或以从图画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漫步类似一种预演活动。比如:“不好,大灰狼来了!”“这只小猪为什么叫懒懒?”经过这样的热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对书里的故事也充满好奇心。
第6招:一边读,一边演
  在为孩子大声读书时,如果更多地加入表演成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开心,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到知识的殿堂中来。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适当的朗读。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表演。如果让孩子成为故事书中的一部分,他们会乐此不疲。
第7招: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大人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困惑。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
第8招:聊书
  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很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与孩子聊书通常也是从一些问题开始,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查他是否理解正确,而是要引导他说自己的想法来。因此这种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孩子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用语开始,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
第9招:读后行动,拓展阅读
  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共读之后的反应,因为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反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小小孩如果喜欢上一本书,最常见的反应是“再来一遍”,他们喜欢大人反复读。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想像成书里的主人公,自编一些好玩的说法。还有的孩子,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捧着书给它们“讲故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积极反应。
第10招:给自主阅读留出空间
  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也应当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大概从孩子手能抓住卡片时就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了。自主阅读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11 招:“书虫”长、长、长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如果能将孩子的阅读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不过,做这样的记录最好是能让孩子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可以将孩子读过的书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摆成一条虫子的形状,孩子读的书越多,虫子就越长。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读后感等等。
第12招:延伸阅读
  如果要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特别关注延伸阅读。最常见有基于作者、基于主题的或基于相关事件的延伸阅读,比如孩子在读到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时,会对历史上某个阶段的事件产生疑问,大人如果能适时提供相关的图书,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基于主题或基于事件的延伸。
第13招:让孩子引导孩子
  让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另一种既有效又有趣的引导方法。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相互借书,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让孩子们一起看书,聊书。
第14招:走到哪儿,读到哪儿
  阅读是一各生活方式 ,它是爱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书迷来说,到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在家里,可以在床上,书桌上看书,也可以在地板上,妈妈怀里看书。外出时,可以在旅途中看,在郊游的山顶上歇息时看,可以让那些需要打发的时间变得更充实。
第15招:充分利用公共资源  
  最常用的图书公共资源是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
第16招:书香满家园
  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关键是大人对书的态度。家庭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亲子间进行,还可以在整个家庭中进行。大家一起聊书,一同看书读报,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
第17招:橱窗原理
  我们逛商场时,往往会对精心布置的橱窗特别留意,许多人会在橱窗前流连。多项调查显示,在橱窗中展示的货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们想向孩子推荐一本好书,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橱窗原理。
第18招:享受爸爸的声音
  让爸爸也来参与亲子阅读!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以与学习障碍画等号,而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都是女人带着孩子阅读,其后果是在小学五、六,出现明显阅读障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

八通币

小学生

Rank: 2

积分
83
注册时间
09-9-25
4#
 楼主| 爱上图画书 发表于 10-1-28 03:07:01 | 只看该作者
                 图画书怎么“读”才快乐?(转)

  很多家长把书从书店买回家之后,就把书往孩子面前一放,说:“那,这是我给你买的书,自己去看吧。”我完全可以理解家长这样的行为。工作已经那么累了,还要读书给孩子听,太烦了。但是,我同时也觉得遗憾:家长放弃了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孤独地进入了故事的世界。

  请记住,不管你有多忙,每天请抽出15分钟的时间,读书给孩子听。
  请你把孩子抱在膝上,把书放在你们两个人前面,然后读给孩子听。孩子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他看着图画,听着你的语言,很自然地就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你抱着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温暖的,被爱包围着的,一句话,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而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氛围中读书,会使读书本身慢慢变成一件幸福的事。图画书,乃至所有的书籍,都会让孩子产生幸福的联想,“爱书的孩子”就是这么来的。一个人爱看书,绝对不是生来便如此,一定是书这种东西曾给他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而亲子共读,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就是:书是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
  你可能还会发现,一本书已经给孩子读过好几遍,他都已经会自己背了,可是仍然缠着你,让你讲给他听。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孩子更喜欢你读书给他听,因为你已经成功地把你对他的爱借助于读书这个方式传递给了他。
  读吧,读吧,不要让问题剥夺了孩子阅读的快乐。
  一本好的图画书,在文、图和翻页的结构上都有精心的设计,所以请不要轻易地停下来,插入你自己的问题。不要让一本书被一个个问题分解得支离破碎。
  有研究表明,一个被提问的人容易产生紧张心理,生活经验欠缺的孩子尤其如此。如果你不住地打断故事的情节,问孩子:“这个小兔子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小老鼠呢?画面上小鸡有几只?”那么,孩子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去记住这些东西,他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这只小鸭子戴着红帽子,待会儿妈妈肯定会问这个问题。”他就会去忽视故事本身语言的魅力,美术的魅力,更不可能跟故事主人公产生一样的感情,他要拼命记住在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一会儿她会来问自己问题!
  想一想你自己,电视剧中老是插广告你开不开心?尤其是那个广告还来问你:“请问这位观众,你注意到还珠格格的桌子了吗?杯子有几只?茶壶有几只?小燕子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太后呢?……”这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勿施于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7 07:21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