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通州将复建4座古城,分别是路县故城、通州古城、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
4个古城中,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的复建最先启动。据悉,路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报道,考古发掘之初,考古队已探明城墙基址遗存的基本情况,为一处北墙基址约606米长、东墙基址约589米长、南墙基址约575米长、西墙基址约555米长的方城。同时,在东、西、南城墙基址外还发现了宽度约30米的城壕遗存,也就是护城河。此外,城内的汉代遗存分布面积广且丰富,尤其一条据推测为路县故城南北向主干道的汉代道路遗存,路面宽度8至9米,并在其上还叠压有辽金及明清时期的道路遗存,充分展示出千百年来的城市更迭。而依据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城墙与城壕共同构成了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体系,同时城壕也是城内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因此,规划将城墙、城壕及城内区域均作为遗址的核心保护对象。
活文化——以文物保护为主体,原真性表述汉文化的古拙意趣;展绿境——以生态绿色为依托,生态再现汉代古城的隽永气势;创新意——以游学科普为特色,探索亲民考古游园的创新先例。基于保护文物原则,采用堆土模拟故城城墙,恢复城内路网,在城墙顶上列植乔木,凸显古城轮廓。全园以百姓之城为理念,充分展示考古成果。利用高参与度的主题场地,汉风古韵的小品、构筑物等展现汉代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场景。将遗址公园内丰字沟水系与南侧行政办公区水系贯通,结合旱溪解决园内的排水,增加园内滨水体验。未来丰字沟端口与减河连通。同时利用微地形、旱溪、高低草地、生态绿岛相结合共同打造多样的植物空间,保留现状大树,营造四季特色景观。遗址公园将分为古城遗址展示区、护城河遗址展示区、文化互动区、滨水景观区和文化游赏区。
按照规划设计,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园林绿化工程以保留现状大树,保护古城的遗址为前提;植物品种首要选取华北地区、汉代记载并有文化内涵的植物作为园区骨干树种——国槐、银杏、白皮松、海棠等植物色相与遗址氛围相结合共同打造四季特色景观。
通过外围生态林、高低草地、生态绿岛、道路林带、旱溪绿岛、城墙树阵等种植结构构建出整个遗址公园,打造出色相分明、开阔舒朗、体验宜人的遗址公园特色植物空间。
遗址公园入口处,利用故城遗址区内挖掘出的考古文化断层面作为墙体元素,配上遗址公园的名字,自然地突显出遗址公园的文化特性与特色,意味着历史文化体验的开篇。
中轴道路复原展示区的中轴土路上通过汉代车辙印、百姓的脚印等来营造汉代故城城门口车水马龙繁荣景象。道路两侧配置汉风系列灯具、座椅以及垃圾桶等,营造古朴氛围。
结合考古资料,利用景观手段设计模拟考古体验区。利用探坑的形式,设置下沉式活动空间,契合遗址公园的整体景观氛围。在探坑中对汉代百姓的房屋布局形态、生活起居的场景进行意向型复原,打造多样户外的游赏体验。
在覆盖保护后,使用三维动画等计算机先进技术将图像、声音、动画、虚拟现实、交互式操作等虚拟展示手段结合运用在遗址展示中。在模拟考古探坑中预埋一些仿制的文物,让市民与孩童能参与到考古挖掘的过程中,娱乐嬉戏的同时起到科普的效果。考古体验区被林荫覆盖,形成绿色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