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9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市建设] 通州的寺庙和庙会高跷的传说

[复制链接]

527

主题

5259

帖子

29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15394
注册时间
08-2-1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atabase001 发表于 17-4-25 10: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通州志》记载不精确的统计,清末民初全县约有寺庙466处,其中城关有108处(不含五道庙、仓神庙、祖斛庙等小庙),包括“敕建”的如永乐店的保国慈孝华严寺和护国崇宁至德真君庙,通州南关的宝通寺,南门里的悟仙观,马驹桥的碧霞元君庙,张家湾的兴国寺,次渠的宝光禅寺,特别是里二泗的佑民观等。农村如永乐店的关帝庙、胡各庄的五圣庙、马驹桥的崇觉寺、牛堡屯前街的真武庙等。

根据《通州志》记载不精确的统计,清末民初全县约有寺庙466处,其中城关有108处(不含五道庙、仓神庙、祖斛庙等小庙)。有专家认为:寺庙也算一个文化中心,它包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说有的庙宇信奉佛教,佛教又分僧、番、尼三个分支;有的寺观信奉道教。这就充分反映出纷杂的宗教文化。再比如有的庙宇夏舍茶水冬舍粥;有的施衣舍药;有的倡举“敬惜字纸”;有的承办殡仪、停厝灵柩等慈善事业;以及本文所要阐述的传统庙会等等,都包容着林林总总的文化内容。所以如此这些遍及城乡众多的寺庙,既说明当年封建迷信积淀甚深,也反映了通州这块沃土,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较长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一个侧面。

庙,又有寺、观、庵、院、宫、祠、堂、坛、阁等诸多名称。一般来说庙、寺多是和尚住持,观是老道,宫多为喇嘛,庵、院为尼姑。但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有些寺庙就是由家庙的庙主或地方派人管理。

庙分为长春院(又称十方院)和子孙院之别。所谓十方院是该庙拥有大量香火地、房产,十分富有,凡持有衣钵戒牒的各地僧人,都可以到此庙“挂单”(免费食宿),如华严寺(位于今中仓小区、车站路东侧,今已拆除)就是通州城里最富最大的十方院,拥有香火地千余亩。该庙的方丈曾是通州的僧官,凡触犯佛门清规戒律的僧人,经僧官审讯属实后,送交通州监狱关押。所谓子孙院是指收纳记名和尚的寺庙,如九圣庙、静安寺等。

通州的寺庙大致有如下几点值得一提的:

一、在众多的庙宇中有的庙名匾额上加以“敕建”或“敕赠”二字,意思是皇帝降旨修建或赐名的。如永乐店的保国慈孝华严寺和护国崇宁至德真君庙,是明宗神宗朱翊钧为其生母孝定皇太后祝釐(xī)而修建的(因为万历生母出生于永乐店);再如通州南关的宝通寺(今北京如意食品有限公司院内)是明天顺七年总理漕粮太监张文峰修建的,奏请英宗朱祁镇赐名“宝通禅寺”。此外还有南门里的悟仙观,马驹桥的碧霞元君庙,张家湾的兴国寺,次渠的宝光禅寺等。特别是里二泗的佑民观,该庙位于通州城南约十二公里的里二泗村,故群众俗称其为里二泗庙,是一座正宗的道教寺观。在北运河河道东移之前,里二泗濒临运河,当年南方各省漕船经过此地,漕运官丁都要弃舟登岸,到佑民观进香膜拜,祈求保佑。应该说它与漕运有密切关系。正如该庙山门外矗立的那座大牌楼,正面悬挂“敕赐佑民观”和“古蹟里二泗”,背面悬挂“保障漕运”等匾额足以为证。据记载是在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敕赐”庙名的。由于上述诸多因素,所以此庙香火极盛,每年的庙会不仅次数多,而且日期长,内容丰富多彩,素有“南八会”、“北八会”的说法。可以算是通州地区颇有影响的寺观之一(附照片)。仅举几例可见在通州城乡冠以“敕建”、“敕赐”的寺庙还是为数不少的。

二、当年通州有的寺庙占有或多或少的香火地,所谓香火地就是帝王官宦,豪门富户因许愿还愿捐献给寺庙,叫布施(俗称施舍),用其所得作为向佛祖烧香上供,祈求保佑的善举,多则上千亩,少则几亩不等。据了解华严寺有地千余亩;王恕园约有地八百亩;宝通寺有地百余亩;草寺庙有地140亩;三义庙约有五六十亩;东岳庙、九圣庙等也有少许香火地。除此之外有些庙拥有房产靠出租房屋,应承佛事,或存放灵柩,或举办庙会,化缘等许多途径赚取收入。总之多数僧道的生活是比较富裕的。

通州有不少庙宇流传一些离奇的神话传说,高跷会的十二个角色都是各种“精灵”转世,并多涉及通州的寺庙,各有一段奇异的神话传说。

相传有人在通惠河夜间打鱼,发现北关闸簸箕堤上本来无人居住的龙王庙里灯火辉煌,香烟缭绕。偷偷看去是一个大和尚与一个小和尚在作法,白天再看则空无一人,皆以为怪。无独有偶,几个小孩子在龙王庙的老槐树下玩耍,突然身不由已忽忽悠悠地悬起三尺多高,又慢慢落下来,这样一起一落孩子们认为挺好玩。但为什么会如此起落呢?开始莫名其妙,等到琢磨过来就觉毛骨悚然。这两宗事联系起来,越传越邪乎。致使到这里烧香许愿求圣水的人们纷至沓来,一时这小小的龙王庙闹得沸沸扬扬。州官把这桩怪事禀报知府,请来张天师施法降妖。

陀佗与小二哥

原来龙王庙发现的大和尚是蜈蚣,小和尚是壁虎,在此修炼,从未伤人。被张天师降服送往西关娘娘庙去修炼,这个大和尚就成了高跷会的陀佗;小和尚就是小二哥。

头鼓和二鼓

张天师刚到通州就发现西关娘娘庙有一股妖气,庙里的两个和尚,被张天师指破:是黑鱼和泥鳅的化身。经过盘问知道他们在此庙住了二十多年,平日以河里的鱼虾为食,从未伤人。得到张天师的饶恕,嘱咐他们好好修炼,以后再给找几个伙伴。后来黑鱼精就是高跷会的头鼓、泥鳅精就是二鼓。

武扇

张天师路经牛市岗发现一个卖羊肉的人称哈辈儿是个蛤蟆精,请知州派人去闸桥三关庙拘捕,审问结果确未伤人,也被送往西关娘娘庙,他就是高跷会的武扇。

文扇

在北门里有一座魁星楼,供奉主管文运的魁星。一向没人居住。后来常常发现楼内有一闪一闪的光亮,人们怀疑有鬼,更加望而却步。可巧落榜的举子赵德胜,盘缠用尽苦于无钱住店,有人对他戏说“你若有胆量可到魁星楼去住”。赵某无奈攀上魁星楼,刚睡下就看见一个漂亮姑娘坐在他对面,从嘴里吞吐着一个火球,赵明白这是狐仙在炼“丹”,他突然爬起来抢到“仙丹”扔在嘴里吞下去就回家了。狐狸精赶到赵的家乡,苦苦哀求讨还了仙丹,又回到魁星楼,后被张天师送到西关娘娘庙,她就是高跷会的文扇。

丑花与俊花(打锣的)

从筛子庄传出一件奇闻,说从来没有僧俗居住的城墙上的北极阁,忽然出现两个女人,都以为是仙女下凡,烧香的人群熙熙攘攘。张天师看出是两只蝴蝶,把她俩收服送往西关娘娘庙。她们就是高跷会的打锣的,一个是黑蝴蝶,称丑花(媳妇);另一个是白蝴蝶,称俊花(姑娘)。

渔婆儿

有人奇怪的发现南关八蜡庙附近的破窑里住着一个胖女人,这一奇闻不胫而走,有个心怀歹意的恶人想去占这女人的便宜,结果被吃掉。原来这胖女人是蝎子精,虽然它吃了人,但吃的却是个歹徒,张天师也把她安排到西关娘娘庙,后来就是高跷会的渔婆儿。

膏药

传说在旧城东南角城上的文昌阁,住着一位郎中,每天一手拿药幌子,一手执串铃(又名虎撑子)走街串巷义务为人看病,手到病除,出了名,文昌阁也沾了光。原来它是猴儿精的化身。也被张天师收到西关娘娘庙,即高跷会的膏药。

据传高跷会的渔翁是青石精,樵夫是白石怪,也都各有一段与通州庙宇有关的神话故事。

通州寺庙的结局:到了民国初年,通州的庙宇曾经遭受一次反对迷信,拉毁佛像行动的劫难。之后除少数因火灾(如大寺)或其它原因遭到毁坏外,大多数寺庙被改作校舍,如城关的法华寺、药王庙、白衣庵、灵官庙等至少有19座庙宇被改作男师、简师、小学;

农村如永乐店的关帝庙、胡各庄的五圣庙、马驹桥的崇觉寺、牛堡屯前街的真武庙等可查的最少有132座寺庙被改作学校,这种现象几乎遍及全县城乡。另有少数庙观被乡、村公所或其它单位占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9 05:21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