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六)的《通州地理》栏目,通州小布给您讲了甘棠乡的故事,说了“甘棠”典故,讲了甘棠乡的历史变迁和甘泉寺的故事。 原文链接:【通州地理】扒了甘棠一座寺,建了半个通州城!
文章刊发后,读者朋友纷纷在后台热情留言…… 留言里,也有读者朋友希望通州小布讲一讲他们村的故事!
别急!按照之前的安排,今天,咱们把目投向漷县镇杨堤村,重点说一说村里的关帝庙——别看庙不大,但却是周围几十个村的抗灾者联盟中心!
从前,生活在运河两岸的通州人,一边享受着运河漕运、水产等种种恩惠,一边承受着运河暴虐泛滥带来的种种苦难。
为了祈福消灾、趋利避害,便有了种种祭祀活动。
如今在漷县杨堤村,仍保留着这样一座关帝庙,默默讲述着通州人与旱灾水患的斗争。
网络图片,仅供参考。 1
杨堤村以前只有小庙是瓦房?
光绪版《通州志》记载:
最早在明代,有个叫杨景芳的人受命于此看护运河大堤,并且在堤旁居住,雇佣穷民耕种份内农田,人多起来逐渐形成村落。所以该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杨景芳堤,后简称为杨家堤、杨堤。
杨堤村位于京津公路旁、大运河西岸。村里有句老话:“杨堤街两头长,刨去小庙没瓦房。”
意思是说——以前的杨堤村人穷得根本盖不起瓦房,除了村里的小关帝庙是瓦房外,其他的,全都是土坯房。
村里老人说,解放初期杨堤村很小,只有20几户,人口不过百,土地也很少,吃不饱饭是常事。
为了谋得一条生路,村里的壮劳力都跑到城里去打工。扛长工的最多,其次是拉洋车的,据说出过一个叫金山的人在北京开了洋车行,此外就是走马头村到张家湾驮脚(指赶着牲口从事驮运的人)。
“ 拉纤的人最少,那时候北运河水比较多,基本上用不着拉。 ”老人王守义还记得那种特殊纤板的模样:
“ 它不是固定死的,而是一根拴着纤绳的弓形棍,就跟牛鞅(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似的,既可以单肩拉,也可以双肩拉,非常灵活。 ”
村民张书林说,杨堤村一直很贫穷。土改时,村里只有一户够富农、两户下中农,其他全是贫农。
2
关帝庙里忆抗洪
如今,这座小关帝庙仍然在,就隐匿于村委会的大院里。
虽然房顶上已经生了野草,屋内的神像也早已不知去向,但殿宇房檐上的莲花纹勾头、牡丹纹滴水和檐下的彩画,隐隐地透露着昔日的“显要”。
小关帝庙不大,只有不到20平方米,殿内早就没了神像和供桌,糊着熏黄的报纸;东面墙上报纸剥落的地方,依稀露出一些壁画;地上残存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柱脚石。
通州文物专家周良说:这里最有意思的是房檐上的彩画。
那是一种独特的古建施工技艺:将粉浆装在沥粉器中,由粉尖挤出,从而勾勒出花纹的线条,然后再在里面填色。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彩画非常生动立体。
杨堤村的村干部说,这间小庙曾作为村邮站使用,后来年久失修有坍塌的危险,就弃之不用了,现在里面只堆放了一些杂物,平时很少有人进去。
村里的老人介绍,以前运河时有泛滥,这座庙宇担纲着召集大家合力抗灾的重要角色。
河水泛滥会导致河流改道,河水冲塌河岸,将一边的土壤冲涮到另一边去,这种情况下,河流就会每年向另一边的村庄靠近一点,从而改变流经路线。有的原本是直的河道就会变成弯的。
老人王世忠说:
“ 运河北侧堤的副堤大弯是清朝时修的,在那之前从杨堤村到长陵营村本来是一条直堤,由于运河发洪水把老滩冲坏了,变成了弯的,清朝廷于是沿着运河新形成的大弯又修筑了弯堤。 ”
1959年运河发大水,水从长陵营村东边打旋,把土地一块块“旋”走。张书林和另一个小伙扛着大锤在河边砸桩,用铁丝把木桩拴在旁边的大树上固定河床。
“ 看到水来了,我们俩刚要跑,只听‘咔嚓’一下,刚砸好的桩子就塌了,铁线还没拴好呢,树也冲走了,地也塌下去了。 坍得那么厉害,河水打起旋来形成的陡坡有五六米高,把河这边的土地都挪到河那边去了。结果,这边的土地越来越少,那边的土地越来越多,于是河道就向西移了好几百米。以前河中心距离东边的堤很近,现在已经远了好几百米,结果,土地都白给人家了。 ”
自然的力量如此巨大,河堤一旦决口,运河周围的大小村落都会遭殃,仅靠一村之力远远不足以与之抗衡!
于是,在与自然角力的漫长过程中,附近的几十个村子自发形成了抗灾联盟,而这个联盟的中心就是——杨堤村的小关帝庙。
3
关帝庙小菩萨多
村里的老人介绍,这座小关帝庙也叫七圣祠,坐北朝南,只有一间主殿,没有围墙和配殿。
殿内曾有一桌案,其上面南供奉着的是关公、二郎神、财神、雷神、青苗神等泥塑神像,并有土地和山神分列东西两侧。案桌下则站着周仓、关平、雷公、电母、判官和小鬼。
殿前有一棵大槐树,树上挂了一口大钟。每当运河涨水,就要敲钟——周围三黄庄、沈庄、东西黄垡、后地等20多个村的男人听到钟声,都要拿着工具来防汛抗洪,家里的女人们则负责送饭等后方补给工作。
抗洪大事,人人有责,谁家不来,大伙儿就扒他家的房。这是群众自发抗洪的一种组织。
4
庙门大开众人求雨
除了召集民众,这座小庙最大的作用是进行祭祀活动。
有句民谚广为流传:“大旱旱不过五月十三”。
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老爷磨刀赴会的日子。雷声就是关帝的磨刀声,雨就是关帝的磨刀水,也有把“五月十三”称作“雨节”。一般年头都会在五月十三前降雨,如果到了这一天还没有降雨就说明当年太旱了,将面临绝收的危险。
张书林说:
“ 过了五月十三再不下雨,老百姓就急了,该求雨了。于是小庙门儿打开,烧香上供,有人写了求雨祭文来念,大小孩子芽儿(全村老少)都戴着柳条圈跪在下面求雨。 念完了词,大家就抬着猪头、肘子和鲜货往河里一扔献给河神。若赶上发水时,则有一个男人顶着大笸箩扮演王八,往河里扔好吃的,还要亲自下水,向河神祈求别发水了。那些鲜货,穷人家平时都吃不上,穷孩子们会下河抢捞着吃。 ”
关于关帝庙的始建年代,村里的老人说不清,他们只记得现在的庙是民国初年重修的。
以前这里地势低,小庙只有13行砖,上面是土坯。重修的时候变成了满砖。而对于关帝庙功能的丧失,他们都曾亲身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 1958年大跃进,我们把关公像扔进了河里,大槐树劈了当柴烧,大钟也砸了炼钢铁…… ”——说到这儿,老人们皆默然。
5
专家:关帝庙历史价值高
周良说,这座庙面积虽然不大,屋顶也已经长草,看起来破败不堪,但是对于研究运河历史却有着极高的价值。
杨堤村以前只有几十户人家,穷成那样了还要建座庙宇求雨治水、组织活动,反映了运河畔的一种独特民俗。记载这种文化的遗迹已经非常少见了,文物部门应该给予保护,勿使其坍塌。
6
有此一说:坍出一眼水会变色的井
杨堤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年发洪水,运河越坍越靠近杨堤村,村民们都很着急,大河老坍,不就把这个小村子坍没了吗?
结果,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来了个白胡子老头。他对村民们说:“不要着急,坍出一眼井来就不坍了。”
结果真坍出一眼井来。
老人们说,这口井就在村北堤下坡60米左右的地方,跟村南的井距离100米,笔直相对。神奇的是,这眼井的井水还会变颜色,上午发蓝,下午发红,十分奇怪!
(通州时讯记者 王欢 摄影 唐建 微信编辑 张丽)
欢迎关注、转发、分享!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