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州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代表从不同角度,围绕着建设好城市副中心,提出了副中心产业布局、小城镇如何定位等多项建议。
针对副中心外围通州9个乡镇的今后发展,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区长张力兵给出了思路。
![]()
“目前通州区总体规划、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和重点规划设计导则编制基本完成。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外围控制区,通州还有9个乡镇。如何定位发展,通州正在加紧制定规划。”
市人大代表、通州区区长张力兵说,这9乡镇的发展规划年内完成。
“9乡镇将围绕副中心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特色小镇,实现与副中心的统筹发展。”
张力兵表示,9乡镇多处于与津冀接壤地带,是副中心与北三县、中心城市之间的过渡地带。
因此,这些特色小镇的建设,将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进行考量。
而据此前媒体报道:通州区总体规划,明确了战略定位,优化功能体系,实现全区功能联动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序引导城乡发展建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整体品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不等于通州区,通州区是副中心的外围控制区,副中心将单独成立不低于通州区级别的政府管理机构。
通州副中心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与之前规划的通州新城面积一致;而通州区面积906平方公里,明显大于通州副中心。
去年4月,蔡奇在通州调研时重申:
“要把握好副中心和中心城区的关系,带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公共服务资源转移;
把握好副中心和通州区的关系,通州全区作为副中心的外围控制区,与副中心一体建设发展;副中心也要和北三县协同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
副中心将成立市政府派出机构,直接隶属北京市委市政府。
通州副中心规划范围涉及潞城镇、新华街道、中仓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宋庄镇等多个镇街,而且规划范围与涉及镇街行政区划范围并非完全重合,这在行政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通州副中心规划建设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由北京市市长担任组长,13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下设8个专项机构,40家市级单位参加。
副中心建设目标:4个城市、3个示范区。 ![]()
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时提出,
要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副中心三大功能: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
![]()
通州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三大功能为重点,精准构建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体系。
副中心空间布局:一带一轴多组团,3个特色
![]()
其中“一带”是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
“一轴”,即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其中有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多个功能中心;
“多组团”,是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并强调形成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三个城市特色。 信息来源:日报京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