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通网摄影频道首页
查看: 3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产快讯] 房价上涨怪农民工进城?

[复制链接]

377

主题

4305

帖子

410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644

购物分享之星摄影达人夜间值班双子座(5/21-6/21)八通官方美食达人2014世界杯探店先锋队员Super麻豆八通车友会

注册时间
06-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编 发表于 08-2-20 08:5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tp&gt  关于房市的拐点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而房价继续上涨的观点则难有立足之地。但是没有更多人的支持,由于利益关系一些人也不会轻易言退,因此即使是今天,在销售量日渐减少、房价促销纷纷打折的今天,仍有少数人在坚持房价继续走高,现在房价远没见顶的观点。其实这些人也未必就一定认为房价一定会继续走高,而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时候放什么话罢了。&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比如,潘石屹在不久前就有专门有文章论证了8000元/平米以下的房子的价格肯定要下降,而SOHO中国开发的2万元以上的房子绝对不会下降的观点。最近潘石屹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又表示,房价的拐点近期内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潘石屹说,以北京为例,2007年北京所有销售出去的房子总共才14.4万套,但2007年一年北京新增城市人口就高达52万人。以此证明房子远远不够卖的,这样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房价是不会停止上涨的。&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但是去年销售房屋总共才14.4万套,并不能说明房市供求关系已经紧张到了推动房价继续上涨的程度,因为去年北京市的住房计划达到2500万平米,按照户均100平米计算也应当有25万套的房子在市场投放。交易量与计划数量少了10多万套,达到了40%的样子,这反倒证明了高空置率的存在和开发商捂盘惜售,以及房价高出人们购买力的事实。&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土地的减少必然增加人们对城市住房的需求,这也成了一些人制造房价上涨的天然理由。但是需求和有效需求是决然不同的两个东西,人们愿意买套房子和人们能不能买套房子是两回事。不能因为有很多的人想买房子就把房价定的高高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更多的人们因为买不起房,而放弃买房。去年25万套房子的计划只卖出了14.4万套就有这方面的原因。&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北京每年52万的新增人口按说对住房需求应该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是这新增的52万人也不是个个都是百万富翁呀,动辄百万以上的房产有多少人能够买的起?如果买不起这样的高价房实际上也就对房市没有需求压力了。&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的张曙光教授到深圳调查了“城中村”改造问题,没来之前以为城中村也就是几排瓦房、一些茅舍、或许有几栋小楼,残垣断壁、一派破败景象。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深圳的城中村却像一个大社区,这里高楼林立、大部分都有7、8层以上,而且一侗挨着一栋,一排连着一排,岂止是几栋、几十栋,而是成百上千栋。一层全部是店铺商家,二层以上全部是村民和打工者的住宅,这里每天熙熙攘攘、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像这样的城中村,深圳大概有320个,占地面积93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1万平方米,居住着502万人口,占到深圳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我们知道深圳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其中居住在城中村的就达到了一半以上。现在城中村的住房租金大概是一室一厅600—800元/月,城中村的餐饮也很便宜,两个人十几元就能吃饱、吃好。这为外地进城人员提供了一个适合的生存环境。深圳的经商成本低、产业竞争力强的秘密就在于此。也是深圳多年来拆除城中村总是遇到强大阻力的根本原因。&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试想,如果拆除了城中村,让打工者购买开发商建设的上万元/平米的商品房中,表面上看可能小半个深圳,也就是500多万人口的住房需求,就深圳这么个弹丸之地,房价不超过香港、涨到天价那才是怪事。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真要那样,不知道深圳还能留下多少外地打工者?其经商成本会达到多高?深圳还能保持今天的发展态势吗?&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其实北京的情况也有类似的表现,北京大约500万的外来进城人员,也随着城市化大饼越摊越大,而被赶的越来越远。以前丰台、海淀、朝阳区是外来进京人口的主要居住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居住地的建设而就地住进高楼,而是被赶到了更远的大兴、昌平、通州、顺义,甚至河北的燕郊、固安都有每天到城里上班的赶车人。因此说,虽然有大量的进城人员,但是在高房价下,依然不会有太多的商品房需求。这些进城人员更不会主动推动房价的上涨。&lt/p&gt
&ltbr /&gt&ltp&gt&ltbr /&gt  确实每年50多万人口进京就有不少于20万套房子的住房要求,而仍在城中村寄宿的500万人口也有200多万套房子的住房潜力。按照去年15万套的销售量来看,即使静态地来分析,也要近20年的工夫才能解决的完现在的遗留欠帐。但是切莫着急,因为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人的生存和工作一直没有给社会造成住房压力,原因就是他们的收入结构没有改善。如果开发商把房子的价格抬的高高的,企图从这些人身上赚取更高的利润,那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lt/p&gt
&ltbr /&gt&ltp&gt &lt/p&g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7 16: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