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钢材钢号表示方法 DIN是德国工业标准(Deutsche Industria Norm)的标准代号,关于DIN标准的钢号表示方法有DIN17006系统和DIN17007标准两种,现以DIN17006为例作介绍。 该系统的钢号是由三部分组成:①表示钢的强度或化学成分的主体部分;②冠在主体前面,表示冶炼或原始特性的缩写字母;③附在主体后面的代表保证范围的数字和处理状态的缩写字母。 (1) 按照材料强度的表示方法。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非合金钢,钢号的主体由“st”(Stahl的缩写)字母和随后的抗拉强度值组成(单位为kgf/mm2)组成,表示抗拉强度(Rm)的下限值;有的还标有Ⅱ和Ⅲ,表示级别,用斜线分开,Ⅱ级表示用于低、中压锅炉,Ⅲ级表示用于高压、超高压锅炉。例如:st45.8/Ⅲ表示Rm的下限为45.8kgf/ mm2(449MPa),可用于高压、超高压锅炉,与我国GB 5310-95中的20G相近。 (2) 按照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 1)非合金钢:对于碳素钢来说,只有在使用时,当钢的其他性能比抗拉强度更重要,或需要用户自己对钢材进行热处理时(如渗碳钢、调质钢),才采用按照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 它的钢号主体是碳的符号C和表示平均碳含量万分之几的数字组成。必要时,在主体前或钢号后加以缩写字母组成,来表示质量要求(硫、磷含量)、用途、熔炼方法等。 2)低合金钢和合金钢:钢号主体是由表示平均碳含量万分之几的数字、合金元素符号和表示其含量的数字组成。合金元素采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并按其含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当含量相同时,则按字母次序排列。 以合金钢为例,如果已知钢号,要确定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则应将含量百分数除以不同的系数,便可求得相应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各合金元素的系数如下: Cr、Co、Mn、Ni、Si、W的系数为4; A1、Cu、Mo、Nb、Ti、V的系数为10; C、N、P、S的系数为100. 如果计算结果带有小数,则实行四舍五入,变成整数。 例如:10CrMo910表示C=10/10000=0.1%,Cr=9/4%=2.25%,Mo=10/10%=1%。 又例如:19Mn6,表示C=19/10000=0.19%,Mn=6/4=1.5%。 3)高合金钢:高合金钢即合金元素总量大于10%。在钢号首部加字母X,随后的数字除以100表示含碳量的百分数,其后为合金元素的符号,随后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必除以任何系数。 例如:X10CrNiTi1892,表示C=10/100%=0.1%,Cr=18%,Ni=9%,Ti=2%。 钢号中的含量都是平均值,欲知其含量范围,必须查阅技术标准。如果由于碳含量无关重要而不必注明时,则字母X也可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