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通网摄影频道首页
查看: 2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市杂谈] 世界新名词:滞胀,我们该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76

帖子

3

八通币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628
注册时间
07-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xwhy 发表于 12-8-31 22:3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性滞胀是不是已经露脸?我看可以给予肯定答案了。如果说“胀”还不够明显,哪“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我权且找不到一个大家可以公认的词汇去替代“滞胀”的说法,所以只能按照传统的解释去描述滞胀。所谓“胀”指的是物价上涨,而“滞”指的是经济停滞,合在一起解释就是“经济停滞、物价上涨”。
这是挺奇特的一种经济现象。说它奇特是因为它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理论所给出的一些规律。比如,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发多了,一定会引发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也正是因为总需要大过总供给――需求旺盛、经济过热,所以物价会被推高。但滞胀说的是,没有经济过热,没有总需求大过总供给,甚至是经济萎缩、萧条,同样会出现物价不断走高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力量在推高物价?成本。第一次全球性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之所以出现滞胀,关键原因是中东战争、石油禁运而导致的石油价格飞涨。鉴于石油是最最基本的生产与生活必须的原材料,所以油价上涨大幅推高了工业国家的生产和生活成本。
工业生产成本上升推高了消费品价格,而消费品价格的不断提高又抑制了消费;反过来,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工业生产萎缩;工业生产萎缩导致经济衰退。但经济衰退物价、需求减少并未压低物价,反而随着成本提高而继续上升。这就出现了所谓滞胀。
成本上涨必然伴随着货币超发。因为,除非企业减产或停产,否则企业购买更贵的原材料必然需要更多的贷款。鉴于在中东购买石油必须使用美元(美元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出口的、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所以当时这个世界对美元的需求量成倍增长,石油价格越高,美元需求量越大。
突然增加的美元从何而来?各国必须加大对美国的出口以换取美元。但问题是,只要美国停止美元供应,除美国之外的全球经济必然陷入更加严重的衰退。遗憾,美国真这样做了。他和英国一起大幅提高利率,很短的时间内就把美元基准利率推升至20%,从而有效阻止了全球企业的美元借贷。此举,使得整个工业国哀鸿遍野,经济衰退、物价暴涨。不对是吗?教科书上说,那次保罗·沃尔克不是成功地采用利率手段压制了通胀吗?对不起,这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学误导。当年的物价下跌的原因是中东战争结束,石油价格回落。
如今滞胀又来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全球性滞胀。来了吗?来了。首先是全球性经济衰退已经近在咫尺。数据显示,欧元区17国的平均GDP,今年第二季度比一季度环比增长率为-0.2%;英国GDP同比增长率-0.5%,美国修正后的GDP增幅仅为1.7%;日本经济更是大幅跳水,从一季度的5.5%掉到二季度的1.4%。发达国家如此,那金砖四国哪?巴西经济增速已经从去年的7.5%,大幅回落到今年二季度的1.2%;印度大幅放缓至5%,俄罗斯相对稳定一些,但也一直徘徊于4%附近;中国的情况大家都清楚。
上述数据说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基本处于零增长(停滞)状态,而增长相对较快的金砖四国,其经济减速的幅度也呈不断扩大之势。尽管还不能说世界各国经济已近全部停滞,但主要国家的形势不妙。
经济停滞、需求减少,是不是物价可以顺利回落。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物价的两只最重量级的推手――粮食和石油价格近来强势上行,而核心推动力量就是美国QE3和欧洲央行的债券收购计划。它意味着美元和欧元的同时贬值,意味着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贬值,对生产者而言,预示着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攀升,预示着全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成本进一步提高。当然这里还有被美国热炒的“干旱灾情”。
不管是中东战争还是世界储备货币滥发,它们的结果都是从成本端推高物价;而成本推高物价必然导致需求减少,经济减速甚至衰退,从而使物价上涨和经济停滞同时发生,这就是现在已经露脸的滞胀。
看了半天,我觉得作为一介屁民,我啥办法都没有,就是现金为王,当然如果能寻找到海外存款或者稳健投资,可以考虑,国内是没戏了,因为你和他讲规则,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将法律,你和他讲法律,他和你将政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5-2-23 14: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