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52
- 注册时间
- 06-9-13
- 在线时间
- 43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3-4-1
- 威望
- 1071
- 八通币
- 2
硕士生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积分
- 4752
- 注册时间
- 06-9-13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纪初,鄙人陆陆续续在通县住了一段时间。那时,运河两岸荒芜一片,东关大桥的东岸南侧是运河源建材市场,北侧则是一个露天集贸市场,满是贩卖鸡鸭蛋禽的小贩。武夷花园已雏形初就,322路公交车还未过运河。比较大的商厦就是银地了。
那时我住天桥湾,毗邻西海子公园,出门就是商业街,烧饼夹肉疙瘩汤非常好吃。
那时外来人口少,地铁未通,环境相对闭塞,民风淳厚,人们大声说话,自然而真切,鲜见狂痴之徒。随着社会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在加华印象买了房,交了一群朋友。时常一起欢聚,外出旅游,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人追求生活环境,自适最好。那时,我个人认为通州应该是一个小桥流水人家,风烟俱净的小城,是一些人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随着历史的重新定位,通州成了副中心,我也由衷的高兴。现代化思潮如春风涤荡,吹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繁华。“一枚塔影认通州”是一枝美好的书签,永远的夹在历史卷轴的某一页上了。
从称谓上也能感受到通州的进步,初而为县,继而成州,现在叫副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落户于此,可谓人杰地灵。
年轻时,我时常徜徉在运河两岸,听东关桥头的老人话古旧事,如今,运河两岸已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的景观。
二十年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日臻完美,生态环境也令人耳目一新。有时,我回通州走在街上,感受其间的变化,由衷的感谢那些为了通州的繁荣而辛苦工作的人们。
也许有一天,我会重归运河之湄,再次感受那里的一草一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