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张家湾设计小镇,昔日的铜牛老厂房变身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这里,还将打造未来感十足的网红大道,白天吸收光源,夜晚实现自发光,给园区增添炫酷的未来感!
图片
如今,张家湾设计小镇
建设进展如何?
华灯初上,驱车经过张家湾设计小镇,未来设计园区内星光璀璨。
一个高耸的长方体建筑顶端,运动造型的小人在光影间奔跑,这是北京未来设计园区的夜间地标“光立方”。千年古镇张家湾又多了一抹亮色。
图片
“光立方是我们新建室外电梯的顶端部分,也是夜间观赏照明工程的一部分,它高18米,隔很远都能看到。目前我们的夜间观赏照明工程基本完工,以后晚上也能来设计园区打卡。”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工作人员贾弢笑着介绍。
夜间来打卡的话
24小时营业的设计师餐厅
也不容错过
图片
设计让办公变成“享受”
图片
去年年底开园后,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每天都在“更新”,人气儿也越来越旺。
园区配套设施“深夜食堂”,目前已引入一家法国餐饮管理公司,打造24小时营业的设计师餐厅,计划年中建成,并面向市民开放体验,有望成为区域内“网红”餐厅。
图片
图片
春光正好,园区内保留的大树和新植的树木绿意葱茏,一片生机盎然。
按照规划,张家湾设计小镇采用“毯式街区”的老工业更新模式,公共空间像毯子一样打开。这成片的绿色,将成为城市开敞空间的一部分。
图片
贾弢说,
“目前园区里的园林绿化工程已经完工,播撒了很多草籽,今年的草坪应该会长得毛茸茸的,假以时日,会像绿毯一样铺开。”
图片
共享大厅由昔日的北京老铜牛厂成衣车间改造而成,也是北京未来设计园区率先亮相的代表作。
整个平层办公区高6.9米,横跨72米,宽度106米,开阔豁朗。
图片
长在屋子里的大树、随处点缀的绿植,迷你版的泳池,办公空间处处是沙发、圆凳,座椅是人体工学椅。现代、时尚又接地气的设计让办公变成“享受”。
首批设计师入驻“抠细节”
图片
为更好优化共享办公功能,今年初,未来设计园区请来北京建院的设计师们轮流体验了园区办公,除了日常办公外,这些设计师还肩负着一个重任——为园区“抠细节”。
“我们的初衷,就是为设计师打造一个无拘无束的共享办公乐园,设计师作为第一批体验者,从专业角度和用户角度反馈了一些问题,比如卫生间的热水、座位上的插座等,我们逐一进行了优化。”贾弢说。
图片
以需求为引领,共享大厅正不断增加新的功能。共享大厅的数字实验室旁,一个玻璃幕墙的透明小屋新鲜落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这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在设计园区新建的直播间。
以后,设计园区再举办大型活动,主持人可以在直播间进行实时互动。
图片
目前,大厅的会议室、办公平台以及室内软装都已经改造完成,接下来将面向更多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开放使用,让更多设计灵感在这里交流碰撞。
图片
绿色低碳智能 让园区建筑更聪明
北京未来设计院副院长郭少山介绍说,
今年我们仍然将会对已建成建筑进行再提升和优化,6月份前,将重点聚焦建筑科技提升、能源提升、建筑感知系统提升及运维场景的提升,力求让园区建筑更绿色更低碳更聪明。
图片
今年,未来设计园区将重点在光伏技术上发力,大力提高园区内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助力城市副中心碳中和。
“光伏发电易发不易储,由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大概会损失30%的能源,我们计划在园区内建成一套自发自用的交直流柔性转化系统,园区内发的电,尽量在园区内消化,实现电力自给自足。总体计划是在两三年内实现,今年会实现一部分。”郭少山告诉通州小布。
除此之外,园区还计划修建一条“零排放”的网红大道。
道路由发光混凝土浇筑,白天吸收光源,夜晚释放能量实现自发光,给园区增添炫酷的未来感。
包括整个二期工程中,都将寻求更加节能的建筑方式、能源利用方式。
图片
事实上,在共享大厅的建设中已经动了不少节能低碳的心思。
玻璃幕墙下,靠近地平面的部位特意留出可以开关的通风口,利用对流原理调节室内温度。共享大厅在建设时,专门进行了风环境模拟,在舒适和节能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未来设计园办公区的理念是绿色办公、共享办公、移动办公,实现起来,也必须依托强大的技术支持。共享大厅一间透明玻璃办公室旁,有一座灰色的铁皮箱子,这是共享办公空间的弱电机房,也是整个设计园区的“云大脑”。
图片
目前园区正携手中科院计算所,打造功能强大的办公云存储空间。全部建成后,“候鸟式”办公的设计师们可以不用携带工作设备,所有的资料都实现了云端存储,登录账号就可以随时随地调取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