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2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天后宫与漕运

[复制链接]

1070

主题

5506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167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11 16: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后就是天妃,也称妈祖。民间认为她是南海女神。据《莆田县志》记载,妈祖在北宋初年(960)降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林姓家,因出生时不啼哭,取名默娘。她在16岁时就在海上救助过不少遇难渔民。北宋雍熙四年(987)她在其故乡因救助海难者而死,民间传说是羽化成仙。传说她或乘草席在海岛间巡游,或穿朱衣高坐桅上以止风暴,救护在海上遇难的船只,世人称之为龙女,南宋绍兴间始被封为灵德夫人。元代至元间被封为护国明著天妃,以后三朝累次加封。清代康熙年间天妃以助施琅收复台湾有功,又加封为天后。天后在道教及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地区的信众认为天后娘娘可使水不扬波,佑护在水路航行者的平安。妈祖“福佑众生”。闽、港、澳地区许多人都信奉妈祖,台湾地区信奉妈祖的人也甚多。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台湾有大小妈祖庙三千多座,信众达一千多万人。许多台湾信众把到湄洲祖庙朝拜作为毕生愿望。近年来,到湄洲祖庙朝拜的台胞络绎不绝,每年多达十万人次。”
祀奉妈祖习俗,因漕运而传到北京地区。南方有妈祖庙、天妃庙,北京地区有天妃宫、天后宫。(此处插天后图)这不仅促进了南北方文化信仰的交流,而且使两地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台湾——北京,妈祖庙——天后宫,这古老的文化习俗使中华儿女命运相通,血肉相连,休戚与共。
据《析津志辑佚》记载,元代在祭祀天妃时,奏礼乐的程序是“先用雅乐,而后用俗乐”。《日下旧闻考》载,明清时期,朝阳门南,大通桥西北处建有天妃宫。由通州里河石坝装运漕粮的船只溯通惠河而上,直达大通桥,这里靠河谋生的人众多,天妃宫也是应漕运而建。位于通惠河东端,运河北端的通州,旧时南接西送,转运漕粮,漕务繁忙。来自南方的众多船户、纤夫、运丁将对妈祖的信仰带至通州,建庙祭祀。每年春季开河后,朝拜天后者日众,直到将要封河,烧香的人才日渐减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生日,与河运有关的人不分南北,均到庙中烧香祝寿,乞求天后保佑他们水运平安,能使漕粮顺利到京。传说天后娘娘还掌管送子之事,兼能“福佑众生”,所以不少当地善男信女也到天后宫朝拜祈子、祈福。先父生前曾讲,他小时家里当着军粮经纪差,年年都跟着祖父到北关天后宫烧香。那天宫内香烟缭绕,磬声不断,男女老幼摩肩接踵,一片熙攘和睦气氛。
通州旧时有两座天后宫。一座位于城内东北隅,在贡院北边隔城就是运河石坝楼。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此宫“始建无考,明崇祯十三年修”。但父老相传始建于元代。明嘉靖间编的《通州志略》载:“天妃宫在靖嘉寺东(今贡院小学后院)。元至正三年(1343)建。”印证了父老传述。民国初年在贡院旧址建小学时拆除,现只留下一个天后宫地名。另一座在北门外,始建时名天妃宫,清代时更名为天后宫。据《通惠河志》载:“天妃宫一座,嘉靖七年(1528)新建。”建于运河西、通惠河北的三角地带;坐落于通榆大街南段西侧,座西朝东。宫门也是过殿,殿内两边有“千里眼”、“顺风耳”泥塑立像。院内南北均有配房。正殿3间东向运河,占地近80平方米,内祀天后泥塑立像,戴冠持笏,比常人略高,后有持扇侍女,两边有侍女塑像群及配祀的龙王和水神。南北两壁间绘有天后巡海图。殿前有一鼎形大香炉。先父生前曾讲,他在民国初年创办北关小学时,将正殿辟作教室,仅拆除祭台及部分侍女泥塑,四壁涂刷一层白灰浆。解放后,此处是北关小学分校,仍残留有正殿、过殿、部分配房,还有一块由于充当领操台而幸存下来的的残碑,字尚模糊可辨,记载着明嘉靖年间建天后宫事迹。1957年时,笔者有幸目睹这些残存物,还曾在殿内墙壁上灰浆脱落处断断续续窥见原绘的天后巡海图壁画。文革当中北关小学分校被皮革厂占用,毁殿建厂房,这座天后宫的残存部分就荡然无存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相关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 09:57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