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3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奶爸陪娃做作业,想出一招儿子立马听话!女同事却说太残忍

[复制链接]

288

主题

346

帖子

4

八通币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699
注册时间
14-10-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msj093 发表于 18-8-23 11: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孩子,一千个家长有一千种模式。有人提倡赏识教育,也有人认为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该罚就罚。

然而,一名杭州爸爸近日上网发帖吐槽:自己在“惩罚”孩子时,竟遭同事怒怼,还被质疑“育儿观有问题”。

杭州奶爸发帖求助

杭州奶爸@差点错过你 原帖:

由于孩子他妈回老家办事,所以孩子这两天跟我上班。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了。

到公司后,我拿出打印的数学题,跟他说好:100道题目,如果只错2道题,那么就可以把他送去小朋友家里一起玩,如果错3道题的话就不能去了,如果错5道题以上就必须重新再做一页题目。 他也欣然接受(但我知道他很期盼去小朋友家玩,昨天在一起玩了一天)。

结果是错了4道题目,计划就取消了,好好安慰他:做题目要更仔细一些(语气很平和的)。

于是拿出乐高给他玩了,结果他眼眶红了,接着就眼泪汪汪的了,我跟他说:没关系呀,做错了就错了,但是下次要更仔细做题目了。我也没打你没骂你的,不需要哭,下次记得要仔细做,ok?

jason:可是我会无聊。

我:乐高有无限乐趣,你自己发挥想象自己搭也可以的。表现好的话,爸爸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比你去小朋友家里还大的惊喜。

至此也就圆满收场了,而坐我对面的女同事就发表不同的意见了。

同事:你这太残忍了,他那么期待的想要去找小朋友玩,你应该变着法子满足他啊!

我:可是他自己做题目不仔细导致的啊,我已经提前跟他约好了的呢。

同事:那不管怎么样,他其实是很想去小朋友家玩,你甚至都想好怎么把他送去了,他那么努力去答题,错了你可以教他改呀,换一种方式,就告诉他这题目要怎么解答,然后把他送去小朋友家里,这样他会很开心的。你这样太残忍了,都哭了。

我: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他自己不仔细导致的,就应该为后果承担,不能因为他很想去就要变着法子满足他,这样他以后 输不起 怎么办? 都想要得到,都想要第一,这样以后会输不起的。

同事:这不是输不起输得起的问题,就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小朋友都抢着答题,但是他被别的小朋友先抢答了,也叫输不起吗?

我:那这是两个概念了。

网友支招

对于这位奶爸和同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的冲突,网友们各执一词。

有的认为奶爸这种赏罚分明的方式很好:

@飞翔的碗:我站楼主!要按女同事这种做法,孩子以后就不会把家长定的规定放在心上了,反正哪怕做不到或者做错了,依然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还犯累遵守干嘛,做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呗。

@visen44:我们也是这么教的,孩子每天都有任务,必须完成了才可以去玩,不觉得有什么错。有些事情不能快乐教育,有付出的玩才是最开心的。

@兜兜的麻麻6164:楼主的做法没啥问题,我赞成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要有原则,不能随意妥协。

@梨花落落:我会跟你的做法一样,怎么样的规矩更合理这是另一个话题。但既然和孩子做好了约定,那一定要践行,言必行,行必果。没有信用的家长做不好规矩的,孩子会跟你讨价还价。

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过苛刻,毕竟孩子还小:

@草莓亲亲:规矩太多也会扼杀孩子天性,做错题很正常,你要求高了点。

@fancy198076:楼主要求比较严格,还有赞成一些网友意见,不能把学习和社交挂钩,个人觉得社交还更重要一些。

@zzj62649:孩子的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的,做错不是粗心,而是不熟练。对他太苛刻,以后他内心就会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不到就会很沮丧,甚至自暴自弃、不自信。

@xiaoxiaoyueju:这样其实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的,压力大了反而发挥不好,以后遇到重要考试心里太紧张发挥不好怎么办?

还有网友干脆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方式:

@菜包大人:如果是我,我会给他意外的惊喜,不是立马送去,而是等他不哭了以后,觉得他能坦然接受这个处罚,对他进行一个奖励。确实,如女同事而言,太残忍了一点,这事没有严重到必须这么毫无回转余地,爱和奖惩之间应有个平衡,不要太认死理,因为人与人之间很多事不是非对即错的,谁对谁错有什么关系呢,关键还是你和儿子之间的爱和管教。

@无敌小墨少:如果是我,应该不会有几题对错的界。错了允许重来一遍,给自己快乐给孩子自我肯定的机会。也不会用玩和作业做等价互换条件。做不好一样能玩,玩好之后,需要把题再重新做一遍。这样大家都开心,答题在开心的状态下,多了两遍到三遍孩子也不反感。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的可取性,曾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奖,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朱棣云,是这么认为的:

预先确定了的规则,应该坚持执行到底,这没错。孩子的责任意识就是靠这么培养起来的。但是,规则的标准,一定要科学、合理!所谓科学合理,就是这个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龄成熟水平。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做口算训练题,也就三四十道题。为什么不能多?因为孩子这个年龄高度专心做题的时间只能持续几分钟。你孩子是未上学的大班孩子,在小学老师没有正式教计算之前,该不该做计算题?不该!他们还在游戏中学习的阶段,用扑克牌游戏做做10以内的加减法才合适,否则就不必规定入学年龄了。

依我说,幼小衔接班教识字教计算教拼音都不该。不科学!说起来是笨鸟先飞,其实是不懂教育的说辞。幼小衔接究竟该抓什么呢?其实这里大有讲究。每个孩子应该衔接的点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的孩子做题错在把加法做成减法减法做成加法,我们以为是孩子粗心大意,其实是感知觉失调的表现。说白了,就是眼睛看到的与脑子里反应的和手里写的无法一致。这个恰恰是幼小衔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高度专心、任务意识、独立、自己负责等等,都是幼小衔接的重点。

当然,让孩子向往上学、对小学学习满怀憧憬,也是幼小衔接的重点。从这一点来说,一,给孩子的所有要求一定要恰如其分。二,孩子做到了就适当鼓励(及时口头肯定就可以)。

假如预先不做100题错5题以上就处罚的规定,你孩子100道题错了4道,应该一分为二该表扬的表扬,该指出不足的指出不足,然后让孩子高高兴兴去和小伙伴玩,在玩中提高手眼脑协调的水平,是不是也达到了幼小衔接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 17:02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