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建] 下水道是中国城市的一处硬伤,一根软肋

[复制链接]

911

主题

2194

帖子

552

八通币

教 授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1280
注册时间
11-8-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童乐园 发表于 12-7-22 15: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日10时起,北京市从部分地区暴雨扩展为全城特大暴雨天气,罕见暴雨导致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市民开车如行船,多出低洼处成为天然"游泳池"。接到报警据中央电视台21日晚间23时报道,根据最新数据,北京此次降雨为61年来(1951年以来)最大。(人民网7月22日)

暴雨如注,首都北京一夜间如同汪洋泽国。路面塌陷,地铁积水,行人车辆被洪水围困,多处下水道井盖被冲翻,要么下灌形成漩涡,要么形成一股"喷泉",不得不靠人力暴雨中守岗。面对天灾,警、民齐心协力,展开一场暴雨中互帮互助的攻坚战,不幸的是,最终因雨势太大,路面水位过高,已造成数人遇难。

我国属季风气候类型,雨期不断。今年以来,像北京、武汉、上海等多个大城市已经遭遇多次强降雨,每次的交通瘫痪都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损失严重。

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那句话: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习惯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雄壮,而下水道,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脉,流动的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与活力。只是,出于显像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官员宁愿拿钱建筑一幢幢高楼作为炫耀的资本,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时的全力救援,却未曾想咬紧牙在排水系统上大干一番。

下水道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无疑是一处硬伤,一根软肋。

在一些西方城市,比如法国,地下的管道排水系统可以用完美二字形容。该排水系统建于19世纪中期,掀开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法国人并因此建成了法国下水道博物馆,这也是全世界唯一可工人参观的下水道。在英国伦敦,下水道已有150年的历史,150年前,伦敦臭气熏天、霍乱横行。为解决排水问题,伦敦于1865年完成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长度达2000公里,既结束了水污染导致的各种恶臭和疾病,同时避免了大雨造成的内涝。伦敦下水道也因此成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在当代中国,有两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还算"先进"。一个是青岛,另一个是千年不涝的江西古城赣州。专家指出,青岛市老城区的排水系统是中国最完备的,而这最好的排水系统却是100多年前由德国人修建的,当时被德国人以公共卫生问题来看待,其中的雨污分流模式至今有很多城市都未能做到。

近年来,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各处满城挖,地形地貌有很大变化,自然空地不足,对雨水吞吐不及时。建设管理过程中方案不够完备,急于看到高楼拔起,却忽视地下管道系统建设。每遇暴雨,便呈现出一幅"哮喘"的病态,必然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

除此之外,一场暴雨引发的成本交究竟值不值得?一旦暴雨来袭,政府管理者就会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展开救援,最终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息事宁人过后,继续按着原先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前行,提心吊胆地盼望着暴雨不再来临。生命伤亡,财产损失,资源浪费,到头来一切原本可以避免,却最终被归咎于两个字:天灾。

下水道无疑已成为城市的一处硬伤,伤在筋骨,伤在血脉,伤在元气。

一场暴雨,如果不能让城市建设管理者从中汲取教训、做出改变,那么所谓的未雨绸缪只能当做一句笑谈。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未来的攻坚战才能有十足把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6 07:02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