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2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佟麟阁街是怎么形成的?

[复制链接]

1072

主题

5508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277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9 16:2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通州新城南门内有一条大街称佟麟阁街,南起玉带河大街,中穿中山大街,北至新华大街。都知道佟麟阁是中国抗日将领,街以其命名,但此街的形成可不是在抗日战争以后。
此街在明景泰间已开辟,但是其北部因横亘大运西仓而南北不通。其南段在万历年间,户部郎中于仕廉改革入仓粮食运道,开凿玉带河通护城河,漕粮由土坝码头验收后船运到新城南门外,然后车运到西仓储存,俗称仓道。因此道中间穿新城南门,同新城南街垂直交插,故曾名十字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此段街道更名为佟麟阁街。
1953年,顺佟麟阁街向北延长线方向,打通西仓遗址,将此街向北延长到中山大街。1955年,再顺延至新华大街。“文化大革命”中期,以佟麟阁将军是国民党军队将领,有“四旧”之嫌,于是将此街及其南北延长线大道统称之为“人民路”。1981年为肃清极左思潮,撤销人民路称名,将此路裁截三段,其新华大街以北段更名为新华北街;新华大街至新城南门段即原佟麟阁街易名为新华南街;新城南门外一段改名为新城南路。1985年10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新华南街复称佟麟阁街。
此街中部两侧曾是永乐七年(1409)所建的国仓-——西仓,围筑仓墙,内建仓廒200余座,储漕粮100余万石,用以供应京城、京畿、长城的大兵粮饷。清沿明制,仍为国仓,用以供应京城王公大臣八旗兵丁俸粮。光绪二十七年(1901)北运河停漕后,仓房易作驻通部队营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军率东北军入关,驻扎在西仓内,并建有阅兵台。1935年12月,日寇特务机关操纵,在通州城中成立了汉奸卖国政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日寇驻通守卫队侵驻西仓,并在此野蛮凶恶地残害抗日军民。上世纪80年代,西仓遗址施工中,曾发现多具尸骨,每5人右手腕皆以一根8号铅丝勒紧,其活埋抗日军民的残酷罪行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此处为解放军249炮兵学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易做工厂至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9 04:30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