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27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历史] 出殡前的主要活动

[复制链接]

1072

主题

5508

帖子

491

八通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86288

暖阳志愿者美食达人育儿达人2015喜羊羊猪猪侠金牛座(4/21-5/20)双子座(5/21-6/21)同生缘八通官方最佳活动组织奖探店先锋队员美食达人Super麻豆摄影达人购物分享之星甜蜜爱人爱show低碳达人闪耀童年

注册时间
11-9-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儿 发表于 14-10-9 16: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丧葬中的音乐真可谓五花八门儿,不一而足,佛教的、道教的、世俗的,钹、铙、锣、镲、笙、管、笛、唢呐、小号、云锣儿、大鼓、小鼓等传统乐器差不多全用上了。佛教瑜伽焰口唱《大悲咒》、《菩萨托》,音乐焰口有大管南乐和小管北乐之分,大管南乐活泼热烈,河北民歌风味儿,小管北乐是正宗佛教音乐,古朴典雅,法韵浓厚。
平常人家请一班鼓吹、雇几个假老道或假和尚,唱念坐打就全有了,有时只请一拨儿人,连和尚带老道外加“门吹儿”来回客串,这些人专门吃红白喜事这碗饭,坐念唱打都行,净房净屋也能干,这叫“省钱做脸儿够吃的”。
唱曲儿一般在送七和出殡之前,如果唱世俗小曲比如《小放牛》、《叹八仙》、《探亲家》、《王寡妇骂鸡》等曲目,有个先提条件,必须是“老喜丧”,就是死者一般要在八十岁以上,唱之前要征得丧主同意,否则不能唱。佛教和道家唱的法乐不限,不论死者男女老少年龄大小,可以随便唱,但会唱法乐的人不多。门吹儿跟现在通风报信的看门人差不多,他们就坐在院外门口边儿,有亲友来吊孝,快到门口儿时吹打几下,报知院内守灵的人,让他们出迎或做好点纸上香的准备。
谁也不会主动唱,一般要有人“点出儿”,就是点一个曲目让他们给唱,这种“点出儿”是要花钱的,不能白唱。如果有人点却不会唱,这就“砸买卖”啦,“点三出儿”都不会唱,那结账时就要说道说道。“点出儿”都是近亲,一般说只有出嫁的姑奶奶点,给现钱,把钱交给管事儿的或交给“大了”,然后他们扯开嗓子拉长声喊:
“大姑奶奶赏钱一百吊……谢赏喽……卖点力气!”
这是为大姑奶奶扬名,表示大姑奶奶为老人花钱啦,同时也喊给其他姑奶奶听,让她们也赶紧掏钱“点出儿”。只要大姑奶奶一带头儿,其他姑奶奶也就都跟着花钱,此时谁也不落后,正是攀比的时侯,不是舍得舍不得的事儿,是脸面问题!
有人认为丧事唱歌是不孝不敬,当然,如果唱得过分,那就的确失去了孝和敬的本意,比如过去有种“口子和尚”也叫“跑海和尚”,还有子孙庙的和尚,他们靠这行当活着,什么全会,只要有人给钱什么都唱,而且还多才多艺!能用佛曲吹唱《十八摸》和《妈妈好糊涂》等淫荡小曲儿。新河村大庙即是子孙庙,能承应这种佛事。
其实,丧事奏乐、唱歌、跳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获,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这种风俗来源于远古的娱神表演,与巫术同时诞生。
原始社会无医无药,人将死,巫师带领族人围在四周呼叫蹦跳,希望把他呼喊回来。昏死即假死的人,因这种强音刺激会很快缓过来,可以再活很长时间,这在今天的医学常识中很平常。原始人类当然不理解,认为这是神鬼儿在病人体内作怪,只要给它歌、唱、舞、跳、奏乐使它高兴,这种疫病神鬼儿就会脱离人的身体,让人重新活过来。
正是以上原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叫“傩”的职业,进而形成带有娱乐性质的“傩戏”。这种驱疫驱鬼性质的“傩戏”表演,在今天土家族、苗族等村寨中仍然存在并且年年上演。进入文明社会后,这个远古传统演变为一种祭祀制度,主要用意在于娱神,在远古的作用则是救人,真正用意是驱疫,潜意识是让死鬼快走。
如果丧主儿稍微讲究,多少有俩钱儿,用三十二人杠,守灵伴宿这天就要把杠在大街上摆好,叫“亮杠”。一般说,只有三十二人以上的杠才“亮杠”,叫大杠;小杠儿比如十六人杠即使头天摆上也不算“亮杠”。因为“亮杠”要花钱、丧主儿给杠夫“饭钱”,多一份开销。无论大杠、小杠都用油漆油成红色,棺罩也是红色,如果“亮杠”,夜里就要有人守着,否则,说不定第二天棺罩就没了。
出殡之前,任何一天,本家儿五服之内各房,都要为本家已死的先人烧点纸,向他们报告有人来啦,有人去你那儿啦,你提前有个准备,别让他(她)去了分你点什么东西。其实是怕先人鬼魂借坟墓开启之机走出来,那肯定要回家看看,要是常回家看看谁受得了?说来说去还是畏惧害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6-19 23: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