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59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戴爾下一步要走到哪裡去?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8

帖子

0

八通币

大学生

一级花贴

Rank: 6Rank: 6

积分
1730
注册时间
04-4-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hris 发表于 05-5-12 09:2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戴爾下一步要走到哪裡去?  

--------------------------------------------------------------------------------

(林慶煇/國際新聞中心)  2005/04/27  
   







 前言

 全球最大PC供應商戴爾(Dell)在4月初召開法說,宣示在3~4年內將年營收由將近500億美元提高到800億美元的營運目標,具體作法雖沒有公佈,但其執行長Kevin Rollins明確指出戴爾產品會有劇烈變動,PC仍然是主力商品,但會從以往桌上型產品及筆記型電腦(NB)並重之作法,轉為NB與PC以外產品並重的新路線,未來戴爾倚重者,包括毛利較高的企業用運算產品,如商用NB、標準伺服器、儲存裝置、以及配套電腦服務等,此外,戴爾也會開發更多樣化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大尺寸平面電視、數位隨身聽、印表機等。Rollins在法說中一席話,更確定該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他認為2年內桌上型PC市場會嚴重萎縮。

 戴爾的成本優勢 台廠的隱憂

 為何戴爾能有極高營運效率?與其商業模式有關。自1984年起,戴爾就以電話直銷聞名,到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更是如虎添翼;如今再提到戴爾的直銷模式,鮮少人會想起電話直銷,而會想到網路銷售,但戴爾老闆Michael Dell在1999年出版的自傳曾說過,他也沒想到網路到後來會變成核心。但這句話背後隱藏著重要的一點,也是戴爾所向披靡的原因,一旦戴爾發現網路的重要性,就立刻以驚人的速度,架構起網路營運的模式,產品也朝向網路架構時需要的方向發展。

 以戴爾擅長的直銷模式而言,除了成本優勢之外,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直接得到消費市場回饋,可稱之為「以需求帶動的經營模式」;一般認為,戴爾之所以能從創立以來陸續擊退怪獸級對手-IBM、康柏(Compaq)、惠普(HP)等大廠,即在於直銷模式不像以往廠商必須預測消費需求,再決定生產數量,而是以即時市場需求為指標,轉主動為被動,採取下單後生產(Build to Order;BTO)模式滿足需求,完成交易。

 在整合直銷、BTO 2項利器之後,戴爾降低庫存,提高經營效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消費者要的是什麼。以其成長模式來看,戴爾不可能不知道產品及市場變遷。但戴爾高層在最近幾次法說中,明確地回答媒體對營運模式不可能改變,戴爾沒有打算發展零售通路,也不打算用購併得到零售通路。

 戴爾競爭優勢不來自研發或製造,而在整合完整價值鏈,提供消費者與製造商(代工廠)之間的資訊平台,整合供應商、資訊、物流、交易平台,其擁有專利幾乎全數集中在電子商務相關事物上,只要網路持續發展,開發中國家網路普及率越來越高,戴爾業務就能持續。

 除了網路交易平台之外,戴爾全力降低成本的做法並沒有改變,據大陸媒體報導,戴爾廈門據點在1998年時的營運成本,約是其他PC及伺服器供應商的一半,而2004年同一據點的成本,更只有1998年時的六分之一;之間效率提升著實驚人。戴爾訪問上海時更宣稱戴爾成本仍有再向下壓的空間,簡直不可思議。

 在戴爾自傳「Direct from Dell」中提到,成功企業經營需要掌握5項要素,分別是員工、客戶、供應商、正確市場區隔找出競爭優勢,以及行動導向的企業文化,不論員工、客戶及供應商的整合上,戴爾的確都擁有相當高的評價,但近來在對台灣NB廠下單上,戴爾以訂單轉換到不同NB廠手上的手法壓低成本,但日後是否可能以類似手法再度壓低成本?

 依照歷史經驗來看,仍然是可能的,其一在於目前代工廠的產能早已超越市場需求,嚴格來說,代工廠產能已經回復到80年代由工廠預測市場需求的模式,而非由市場提供需求訊息,由工廠滿足的最佳化模型(亦即戴爾本身所採用之模式)。只要代工廠願意在收入足夠支付變動成本的情況下繼續生產,戴爾就能繼續存活;對代工廠來說(尤其是台廠),目前觀察的重點,則是不斷會有擁有競爭優勢的新興業者出現,不論競爭優勢是資源、技術或是物流,只要成本較低,品質控管得當,戴爾訂單就可能流向何方。

 PC產品主流改變 戴爾也得調整步伐

 戴爾的轉變,是參酌自身統計及市調機構PC銷售調查報告之結果,戴爾認為第一季(1~3月)全球PC銷售成長明顯趨緩,程度糟過戴爾自身預期,此外,桌上型PC已不再是主流,未來戴爾開發市場方向將朝向家用及商用NB,不再主推桌上型產品。

 而根據IDC 3月份預測,2005年全球PC出貨量成長率僅有9.7%,由2004年的1.78億台提高到1.95億台。尤其戴爾生存命脈-美國市場出貨成長率更慘,僅有7.6%(2004年/5,830萬台;2005年/6,270萬台)。IDC及Gartner最新市調,分別顯示2005年1~3月間,PC出貨成長率在10~11%之間,明顯低於2004年的水準。

 PC也許仍是具有生產價值的產品,但不再提供高成長,高毛利。戴爾來自桌上型PC及NB銷售額佔營收比重高達49%,若不快速轉移產品重心,低毛利的桌上型PC必然嚴重拖累戴爾獲利成長;股市投資人多半有此體認,自2004年底起,戴爾股價開始走下坡,這也是近年來少見現象,近5年來戴爾營收及獲利成長率始終較其他競爭對手高出一截,從投資觀點來看,戴爾股票提供相當不錯的投資報酬率,但投資人狂賣戴爾,認為未來幾季戴爾很難再維持高獲利成長,造成其股價自2005年開始迄今高達16%的跌幅。

 但戴爾向以靈活的產品線運作聞名,且密切掌握市場脈動,當特定產品線銷售不佳時,戴爾絕不留情,立刻喊停產品線,以該公司的商業模式而言,有足夠的本錢進行這樣的動作,由最近期的產品存貨週期天數來看,IBM存貨週轉天數是20天左右,惠普是40天,戴爾則不到4天,亦即戴爾公司內部也只有足夠販賣4天的存貨,即使戴爾叫停特定產品,在整個供應鏈中,上游廠商會因為備料而形成大量損失;而對戴爾來說,最大損失並非存貨,而是商譽。

 直銷模式是否通行無阻 戴爾面臨關鍵挑戰

 戴爾沿用直銷模式及目前市場區隔,前途究竟如何?日前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1篇文章就市場及產品變遷觀點來預測戴爾前景,認為直銷模式限制戴爾業務發展;若依此思路來開,戴爾面臨的挑戰有3類:一、產品趨勢由PC擴大到伺服器,企業用運算工具;二、市場主流由美國轉移至開發中國家;三、IT產品銷售重心由硬體轉為軟體及服務。

 這3項假設都有根據,不但可以找到市調機構的調查結果佐證,也都有實例可以比對。第一項戴爾轉變主因之一,且是戴爾已宣示之發展方向;第二項也早在全球企業對新興國家瘋狂投資現象中體現,大陸即是最佳範例,2004年世界各國對大陸投資額度高達600億美元,戴爾排名第五。

 大陸及印度是最常被提出討論的新興國家,若以IDC最新一季PC銷售報告來看,拉丁美洲也是相當重要的PC市場。據市調機構Forrester Research預測,2010年以前,開發中國家會成為主要市場,估計8成PC會銷售至這些地區,而非目前較主流的先進國家,尤其是戴爾命脈所在美國市場。市場變遷因素,極可能導致戴爾的商業模式,窒礙難行。

 市場變遷對戴爾可能的影響如下:以印度及大陸為例,當產品主要銷售到印度及大陸時,沒有零售通路成為戴爾首要問題;Forrester分析師Simon Yates指出,開發中國家客觀環境與消費文化都不同。以印度而言,目前PC用戶約790萬人,估計2010年會攀升到7,800萬人;印度電腦普及率低,上網普及率更低,沒有零售點及實物說明,採購PC十分困難。大陸上網人口雖然數量可觀,據多家機構統計,到2004年底為止,大陸上網人口約1億人,2005年底則預測在1.34億人左右,換算成普及率,僅在10%左右,相較於先進國家,普及率相當低。

 IT產品銷售重心由硬體轉為軟體及服務,此項趨勢最佳代言人非IBM莫屬,IBM正在脫離PC製造的過程中,電腦服務則是IBM一貫強項。雖然最近1季IBM表現不佳,正醞釀幅度不明的組織改造,但這是執行面的問題,在策略面上已經明顯朝向銷售、服務及軟體開發為主,高階運算及儲存產品仍然自製,但逐漸放手低毛利產品製造業務已是確定路線。

 以IBM來講,供應鏈管理效率後,在軟體、服務之優勢就會顯現,例如IBM能為中小企業整合不同用途軟體在同一平台上,但戴爾傾向全力降低此類成本,不可能提供同等級服務。商週引述WinterGreen Research分析師Susan Eustace預測佐證,戴爾現今全球伺服器市佔率4.2%,2006年就可能萎縮。但觀諸目前伺服器市況,此點仍有爭議。

 戴爾不再重複以往取勝模式

 從戴爾對商業模式的堅持來看,似乎未來發展方向,傾向於在先進國家推出多樣化產品,甚於在開發中國家開發新市場。即使切入新市場,也選擇高毛利產品下手,而不像在美國市場內僅以商業模式及經營效率與其他廠商競爭。以大陸市場為例,戴爾重要市場是企業用伺服器及高階商用NB,對桌上型PC及家用NB著墨較少,其伺服器在2004年拿下大陸市場銷售冠軍,戴爾更擴大廈門據點的產能,落實接近市場供貨的既有策略。由此來看,戴爾並沒有師法故智,不斷重複以往取勝的模式,而是將區隔市場擴大解釋,針對不同區域市場,擬定不同策略。

 事實上,在2001年戴爾就曾經遭遇PC前景不明的大環境威脅,當時戴爾也不能免俗地裁員4,700~5,700人,約佔員工總數1成,全力進軍伺服器及企業用儲存裝置。戴爾發展伺服器市場,早在1996年左右,當時戴爾伺服器美國市佔率約在2%左右,而康柏則在44%上下,到2001年時,戴爾市佔率提高到22%,康柏萎縮到26%,戴爾伺服器銷售成長率約是業界水準的4.5倍。

 不同業者消長情況與戴爾跨進PC市場時類似,1996年伺服器仍是高毛利產品,但產品日漸標準化,低價位的IA伺服器(x86伺服器)市場越來越大,戴爾迅速進入標準伺服器業務,同樣大幅摜壓低階伺服器毛利率。據近期市調機構全球伺服器市場統計,戴爾在x86伺服器市佔率不及IBM及惠普,但這是以銷售額作比較標準時的排名,若以出貨台數為計算基準,則戴爾出貨量甚至高於IBM。

 商品化的標準型伺服器目前是伺服器中成長率最高的部分,這點從近期各市調機構的伺服器銷售報告就能夠看出來,高階、採用各業者自行開發軟硬體的大型系統銷售疲軟,IBM最近一季大型主機(Mainfram)銷售額衰退達16%就是很好的範例;另一家往日在伺服器市場呼風喚雨的業者昇陽(SUN)業務方向大轉變也是例證,如今昇陽在法說中不再強調高階、自行開發的Sparc系統,焦點幾乎全數集中在以超微(AMD)處理器為基礎的x86平台。

 只要商品化標準型伺服器繼續在商用運算市場中主流地位,戴爾就能繼續存活,商用產品,目標明顯仍集中在先進國家,只要此類產品毛利率仍有下降空間,戴爾就有存活空間。

 而消費性電子產品,目標市場也應該集中在先進國家。此部分產品銷售網絡沿用已建立直銷模式並無困難,在美國、部分歐洲國家(如英國)寬頻上網普及率已超過50%的背景下,對家庭用戶直銷消費電子產品仍然有利可圖,消費產品毛利原就高於資訊產品,再加上直銷模式能將原本由通路商瓜分的利潤回饋給消費者(意即提供更低的產品價格),對戴爾而言,只要新消費電子產品種類不斷推出,市場就沒有萎縮疑慮。

 佈局新市場 戴爾直銷模式有轉寰空間

 Rollins以戴爾起步不久的印表機業務為例;雖然前一會計年度印表機銷售量高達520萬台,超越公司預期,但印表機業務只在損益平衡點附近,並未提供明顯利潤,戴爾內部認為印表機是極有獲利潛力之業務,唯一的問題是市場規模,若規模能與惠普相同,戴爾必能賺進大筆鈔票;惠普每星期賣出約100萬台印表機,出貨量至少是戴爾的10倍以上,但看PC、伺服器產品市場變化,惠普的確必須擔心。

 開發中國家市場,預計戴爾會堅守直銷模式,待開發中國家市場成熟;雖然戴爾已經積極佈局大陸及印度市場,但著眼市場並非低階家用市場,而是高階商用PC及中低階伺服器,戴爾曾宣示堅持直銷模式,也沒有在美國以外地區發展零售通路之計畫。但觀察在美國本土的零售方式,戴爾多半與系統整合商合作,最終用戶多是企業用戶。某種程度來看,戴爾仍然採用直銷模式,只是不直接對最終客戶,而是對系統整合商。此模式仍然可能移植到開發中國家,且的確與戴爾宣示之「不開發零售通路」,「不以購併方式取得通路」全無杆格之處。

 最難預料的部分,應該在於戴爾是否打算發展電腦服務業務,又如何發展業務,從戴爾向來等到產品成熟才介入市場的歷史經驗,以及標準伺服器、進階級儲存裝置大宗商品化趨勢2點來看,只能大膽預測戴爾所謂服務,並非如同IBM全球服務部(IBM Global Service)所提供的IT委外服務,而是針對大宗商品化標準伺服器及儲存裝置的有限度服務。

11.jpg (48.95 KB, 下载次数: 20)

11.jpg

22.jpg (19 KB, 下载次数: 21)

22.jpg

33.jpg (19.1 KB, 下载次数: 19)

3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0

主题

1万

帖子

0

八通币

博士生

我是大佬!

Rank: 8Rank: 8

积分
6349
注册时间
04-9-24
沙发
wei 发表于 05-5-12 10:32:2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是繁体字,看得这个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0

八通币

学前班

Rank: 1

积分
34
注册时间
05-4-21
3#
farha 发表于 05-5-12 14:54:21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00

八通币

博士后

钗正黛副妾宝琴 怎一个爽字了得

Rank: 8Rank: 8

积分
11332
注册时间
04-9-8
4#
色见我不能 发表于 05-5-17 13:00: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不认识汉字还好意思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12-1 12:40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