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北苑国泰商场门口,一支庞大的队伍在此集合,天气依然是阴暗,沉闷的让人窒息,还有一丝的凉意。不过,集合的大巴车上,队员们脸上却很轻松,一群人寒暄、一群人打牌,一群人说说笑笑,许久没有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了,这次是春晓队与老渔夫队首次联手,共同穿越赤城四十里长嵯。
这次参加的55名队员,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赤城。初次听到“四十里长嵯”的名字,我内心也有疑惑,后来从网上查阅,才得知:长嵯(字典音cuó,当地人音chā)。嵯,《说文》:山貌也;《广雅》:高也。汉语词典有嵯峨一词,形容山势高峻。赤城的“四十里长嵯”准确的说是一长而高峻之山,其山长约40里,而40里长的山均全为绝壁,高达数百米,蔚为壮观。在难于蜀道的嵯上人家,流传着天上掉牛、“上天”走娘家的故事,也给它平添了一些神秘色彩,说的是牛儿吃草看不见路,只听“轰隆”一声跌了下去。嵯下人正在观云看雾,忽见云中掉下一个东西,吓了一跳。等落地一看,只见是头摔成一堆烂泥的牛。…… 嵯上人家的女儿嫁给嵯下人家。逢年过节,妈妈想女儿,站在嵯顶上喊:“闺女,上来吃糕!”“哎!”女儿应着,然后拽藤抓砬,钻过缠腰云,去“天上”走娘家。我真的很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些传说发生的地方,这些传说描述的陡峭与险恶也让我心生向往,有了这层关系更期待这次55人的穿越活动。
车子一直在前行,豪华大巴确实比以前车上的环境要好,坐着也舒服,不由得有些困意,想想将近3个小时的行程,所以干脆在车上补一觉。没有想到,原本阴深深的天,逐渐放晴了,也许是昨天下雨的缘故,窗外的风景格外的透亮,顿时没有了困意。眼睛随着车子一直向远处延伸,上面雾气昭昭,下面绿色幽幽,这次又撞上了一次好天气,心里舒爽至极。3个半小时的行程,车子把我们带到了这次穿越活动的起点。一下车,身子仿佛置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空气清新,鸟鸣夹杂着新鲜的泥土芳香,在周围弥漫,刺激着我们的听觉和视觉。于是乎,一队55人,简单的收拾好行囊后,开始了今天的旅程。
四十里长嵯是北方罕见的丹霞地貌,特别是在北京周边尚为空白,这次我们有幸近距离观瞻,真的是感谢春晓队长的精心筹划和凡星大哥的悉心领路。刚从京城逃离出来的我们,大口呼吸着山间的新鲜空气,一切就如刚从晨曦中苏醒过来,清新自然而又恬静,我们也不忍心打扰这份难得的清逸,默默走路,也很少有人大声喧闹。在山间林荫之中,我们轻盈地自由行走,春晓队长按下音乐按钮,一首悠扬的民歌随着清风飘起,路上到处都是白色的荚蒾,在音乐的衬托下愈发感觉开得繁茂,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漫山遍野,迎风招展。其实很多人对这种花并不知道,感谢三月春秋即刻查出了此花的名字,可谓劳苦功高。碧蓝的天上,白云漂浮,周围巍峨的圆柱形山环绕,行走在白色的荚蒾丛中,花海一路向远处蔓延,越走越觉得在空旷的晴空下,魂牵梦绕,已经世外桃源。更令人惊奇的是,难度不大 ,一路很少有上升,而路面随着山势而起伏蜿蜒,曲径通幽,每拐过一道弯之后便迎来一片新的图画。
我们一直随着圆形的山脉绕行上升,一路上队长配合默契,队员互帮互助,队伍随然庞大,但浩浩荡荡很有次序。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老渔夫大哥,他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路上每一个险要之处,每一个易于走错的岔路都认真提醒,照顾年纪大的老队员,无微不至。还有那响亮的歌喉,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手台里,你一句我一句,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转过一道弯,路过几处破落的房子,远远看到信号塔就在前方,那是我们今天活动的最高点。看着终点,心里却没有有点底气,因为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体力消耗,肚里空空。午饭前的爬升是最艰难的,看着远处的水洗般的蓝天,仿佛伸手可及的白云,下决心一步一步向白云深入爬去。
终于到了午餐的地点松树林,坐下来没有急着去吃午餐,站起来遥望远处,青翠欲滴树木,弥漫在层层田野和山体上,像是释放着青春活力的“娇俏女郎”在迎风起舞,极力的回应着山鸟的婉转歌喉,一曲融洽的交响曲就这样奏响了。近处,翠绿的野草,经过雨水的浇灌,愈发干净,叶子如同珍珠般晶莹圆润,每片叶子上似乎都经过刻意的妆扮,整齐细润,在阳光的照射下,绿色透亮。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有一双神奇的、灵巧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恍然间,犹如歌舞相伴,琴筝相和,那是多么的和谐、安逸啊!而午餐更是欢乐的时候,极具有幽默细胞的小白和可心总是拿三月开玩笑,不过三月确实是我们的“开心果”,弄出一场挤奶的闹剧让我们喷饭,太欢乐了!这次三月可把豹纹海燕姐比下去,荣升为我们的“开心至宝”!
午饭后还有一小段,终于登上山顶,周围的景色极佳,长嵯象一座巨大的屏风自北向南绵延而去,在远方尽头处嘎然而止,形成又一面峭壁,凭依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又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凡星大哥一直在提醒我们,戴好帽子不然被风吹下去,不然连影也看不到。我是断然不敢挑战极限的,而有几个胆大的队员,在悬崖边合影留念,看着让人心惊胆战。向周围全景式的扫描,发现远处的断崖,有点像北梯的大断崖,不过缺少了险峻,这里倒是显得绿色盎然,温润了不少。下山的路就好走了一些,体力好的队员一直在前奔跑,为的是看到滴水岩,多走了2公里的路,算是一堵滴水岩的风貌。站在山尖上,整个山体更加好看,远处青山绿树,顶上一层薄薄的雾慢慢散开,整个长嵯就如老天爷打翻了颜料瓶一样,任那斑斓的绿色肆意倾倒在这连绵的山峰周围,使人如在画中游。对于长期蜗居于钢筋水泥森林之中的都市人来说,在清新的空气下,张开双臂,欣赏美景,有如三月不知肉味的饿汉碰上满汉全席一般,很留恋那纯净无暇的美景和空气。我大口的呼吸,尽量满足自己的视觉,直到视线的穷尽,太美了,雨后的长嵯美的不得不去享受!
“悠悠驴友情,情深语更浓。”一句普通的话,透出不平凡的人。行走在大山之间,我们是时下的大英雄,征战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我们的心更团结,我们的情更浓厚。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把我们团结的这么紧密呢?我想这不是金钱、名利换来的,这是我们在相约同行、共同患难,共度难关,抛掉名利、AA平等、相互帮助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驴友真挚的情谊,如果这可以称为驴友情的话,是他们让我领悟除了亲情、爱情外,驴友情也是如此美好、浓厚,令人难忘。感谢领队,感谢队长。
游记由彬彬同学撰写,感谢小白提供精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