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比较喜欢游离在京郊的山山水水,恰逢6月12号是世界文化遗产日,春晓队一行17人就把今天的出行定在了房山寻古,此次路线是选择了先去探洞然后从万佛堂返回。因为事先做了点功课,知道万佛堂为京城名刹,其背靠山崖,于孔水洞之上,两侧各有古塔相伴,文物年代跨隋、唐、辽、元、明等几代。
第一篇 徒步探寻王仙洞
王仙洞(也叫王禅洞)洞群分布在百米长的小山两侧,约有十多个,现可进4个,是野游探洞的经典地。洞的特点:内容全、不深、安全、易到达。洞内有华丽的石台及正在生长的石葡萄,真可谓“不见根茎叶,却有果实成”。这是一组座东朝西的岩洞群,散落于百米长的山崖中间。洞最深者约20余米,最高者约5米,最宽者约6米。其中有三个洞面积均可达五六十平方米,最小的洞穴仅容一人。由于王禅洞面积较大,洞前曾有庙宇,所以将王禅洞作为主洞,此岩洞群以王禅洞命名又名王仙洞,当地传说战国时期的军事家鬼谷子王禅在此修行,传道授业,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缭等一批军事家、纵横家,在战国时期风云际会。 王禅洞前曾有庙宇,名为庆寿庵。王禅洞和庆寿庵已成为大石河河套沟一处颇有影响的道教圣地。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王禅洞的庙会日,进香朝拜的,祈神求医的,求子还愿的,游乐观光的,人头攒动。因王禅洞与万佛堂相距不足二华里,许多到万佛堂朝拜游览的人也就近去王禅洞,许多去王禅洞赶庙会的人也去万佛堂、孔水洞朝拜游览。故四月十八日王禅洞庙会之时,通往王禅洞的山路上,人流络绎,非常热闹。。
王禅洞及其附近,风景很美.清道光年间,奕绘贝勒与其侧福晋(即当时的著名女诗人顾太清)均曾来此游览。夫妇二人在此吟咏王禅洞及其泉水的诗两首。顾太清的诗名为《登王禅洞望宝泉》,诗为:
传有神仙窟,清晨特一游。 桃花迷洞口,雪瀑挂山头。 磴道生春草,高峰豁远眸。 疏钟风外送,心为白云留。 奕绘的诗名为《探王仙洞望宝泉》,诗为: 龙泉已至清,宝泉更清冽。 玲珑三洞口,上有太古雪。 道人九十余,了无长生诀。 但饮此泉水,满面桃花色。 下望桃杏林,红霞半空列。 春风吹宾丝,此乐超言说。 80年代初半壁店村民在王禅洞附近开山采石烧灰,石碑也被放炮震倒。2001年,半壁店村重新清理了王禅洞遗址,将石碑重新立起加固。值得庆幸的是,碑石字迹清楚,基本完好。碑石中还记载了大石河河套沟及其附近的众多村庄、民众、商号、煤窑为新建王禅洞庆寿庵的捐资数额,为研究清嘉庆年间当地的经济发展、姓氏分布、村庄名称等情况提供了信息。 第二篇 万佛齐聚万佛堂 万佛堂位于北京西南郊房山坨里之西,燕山石化以北,藏在一座煤矿厂区的山窝里。高高的崖壁下,茂密的树枝间,掩映着一座破旧古朴的无梁殿,未经维修粉饰的墙体斑斑驳驳、红灰相间。 背倚山,面临水,一直是佛教徒理想的建庙的风水。据记载,万佛堂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是幽州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布施出资创建的,原名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因殿内墙壁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又俗称万佛堂;浮雕是表达佛祖在说法, 诸佛在聚会时的场面,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的珍品。传说万佛堂上刻有佛像并非是一万个,而是9999个,是表示"万字不到头"的意思,万佛堂现不对外开放,我们也就无法观赏白玉石雕成的唐代浮雕艺术珍品了。
“花塔”一词由来可能是因为这类塔刹十分肥硕,雕饰甚多,有如一根盛开的花棒,万佛堂右侧还有一座密檐砖塔,是为龄公和尚舍利塔。建于元代,高约18米,塔身为七级密檐。此塔已严重倾斜,成为斜塔。现在此塔已维修上面没有塔刹,经仔细看,才看清是一个钢罐底扣在上面.当地的老百姓说,上面是扣的一口锅,锅扣过来了那是不过日子了,也就是没有饭吃了.果然没过几天这里的煤矿就倒闭,关张了.哈哈,据说这是传说!
宝殿之下是孔水洞。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原有两扇巨大石门,现只仅有宽尺许的石梁横卧在洞口。洞口由人工砌成高大的拱券,洞券上方雕有兽头,左右雕有走龙,券用青石平砌,洞前砌了一个盛水的池子,洞上依山势筑砖石墩台。早年水流充沛,水质甘甜,据说洞内曾经有泉,水势汹涌,曾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只可惜眼前的孔水洞已经干涸。查阅资料说洞壁还遗存着隋唐时期的刻经、摩崖造像和金代的题记,是房山石经早期刻经地点之一,也曾是藏经之地,无形中又给孔水洞增添了几分神秘,但此行没有携带软梯,无法下去,我很好奇但也只能望洞兴叹,自行想象一番了。参观完古迹后,大家意犹未尽,一天的活动圆满结束了。
愿今天的一路同行能成为大家美好的记忆
常常令人不由不想起:那山、那路、那石、那树、那庙、那人。。。。。。
那山——峰不峻峭,岭不挺拔,平淡无奇的真,一览无余的美,登临其上,放眼四望,豪情顿发
那路——山道攀行中,坡陡路险处,相互伸援手,男女共扶助
那树——不知立时几多岁,但闻倒伏几许年。虬枝劲杈仍苍遒,天地万物刹那间。
那庙——背负绝壁,面坡向阳,孤孓中有一种“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的凛然。庙前的断碑立在残垣中,让人臆断这里有过的曾经。
那人——只醉山水,不累是非。远离尘嚣,心境澄明。放下夙来的持守,放松疲惫的神经,让自由的心灵翱翔天际。
忘不了夏日游房山,满山笑声喧的历历景物,感谢炎炎夏日沈哥不辞劳苦带大家游览了这么多有山有泉有庙有塔的好地方,让我们饱览了大自然的奇异风光和鬼斧神工,也增进了佛学理念和文化涵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