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99393|回复: 0

港沟河的故事(之二)

[复制链接]

17

主题

20

帖子

0

八通币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885
注册时间
22-1-6
邢俊玉 发表于 22-4-8 17:3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一李鸿章加筑长堤

文史学者:邢俊玉


在历史上由于港沟河是凉水河、萧太后河、玉带河等河流的下游水道,泄水量大,加上年久失修河道淤塞较为严重,经常泛滥成灾,特别是北运河冲决后河水也宣泄至港沟河,从而加剧了河水的灾害。据通州高志、《采访册》按:高志议曰:'’今夏(光绪元年),小杨各庄冲开决口,淹没通、香、武、宝各州千有余村,全河夺溜旁趋,未逾时里二泗复冲(指武清村民在里二泗修筑东西方向的横堤被冲毁),若再筑横堤,通城(通州城)将沦,覆勘谨管见'’。在这种严重局面情况下,清庭决定派李鸿章主持修筑港沟河堤防。据《顺天府志》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直隶总督肃毅伯李鸿章加筑长堤。东堤:……此三十六段,凡六千七百三十八丈。西堤:……此三十六段,凡七千二百三十八丈。为什么说是'’加筑'’呢?根据1853年手绘的《通州漕运粮道图》所标注的漷县以北至何各庄、港沟河与凤河交汇处往南两处原来都有旧河堤。加筑长堤峻工后港沟河整体堤防状况:据民国《通县志要》记载:'’东堤:北至长陵营与运河西堤会(由于港沟河与北运河到漷县后两河相距较近,大约有3华里,因此两河的河堤到长凌营交汇在一起后以北共用一条河堤),南至武清境”。'’西堤:北至张家湾,南至武清界'’。再往南在同一时间由武清辖区内的村庄负责,从里老村界加筑至新房子村与凤河旧堤相连接。港沟河长堤加筑完工后,东堤距西堤宽约2华里。河堤的高度随地势而定,高的地方达到一丈五尺以上。

在加筑港沟河长堤时,沿河的陈辛庄、老槐庄村至今流传与筑堤有关的历史故事。这是在修筑河堤之前,当时已拟定了修筑河堤的方案,由于陈辛庄、老槐庄两个村距离港沟河主河道近,原计划将这两个村修筑在河堤里面即修筑在两个村庄的西口,在快要施工时具体分管筑堤的驻漷县通州州判前来视察,两个村的村民马上向这位州判反映此事并且陈述将这两个村围在河堤里面的弊端,州判据此向上反映村民们的呼声后,方案进行了调整,将河堤修筑改在两个村庄的东口。后来的事实证明,村民们据理立争是正确的。据记载:长堤筑成后,从光绪到宣统,从清代到民国,港沟河经常发洪水,每次洪水到后西黄垡村以南东堤顶西堤全是水,水面宽阔汹涌,河水的咆哮声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见,如果这两个村庄围在河堤里面就会被洪水冲淹,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参加修筑港沟河河堤的村庄约有近80个自然村,北至紧靠张家湾镇的小辛庄,南至元化、罗庄,东至北运河以东的沙古堆、儒林、,西至枣林庄、北堤寺、王各庄,按各村人口和耕种面积以村划段,每村划分几十丈到几百丈不等。加筑长堤完成后至今有近150年,参加筑堤的所有村庄中有许多村很早就不存在了,例如:河东岸的小潘庄,河西岸的草沙河等村庄如果不是从史志修筑河堤的名单上看到,后人根本不知晓过去还存在这些村庄。从划分给各村筑堤丈量的数量去分析,很多村庄的规模大小经过一个半世纪,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例如:现在的北堤寺与黄厂铺村人口规模基本上差不多,在通州区境内都属于比较大的村庄。但在加筑长堤时,黄厂铺村分了六百丈,而北堤寺村只分了六十丈,说明北堤寺在光绪年间只是一个非常小的村庄。再如老槐庄在八十年代全村人口达到1000余口人,在通州区境内属于中等村,而与其相邻的陈辛庄村只有500多口人,属于小村,在民国时陈辛庄只是老槐庄的副村。但在筑堤时老槐庄只分了六十丈,而陈辛庄却分了一百二十丈,说明那时的陈辛庄比老槐庄村大了很多。所有这些让今人全都目瞪口呆!从那时的村名上看许多村的村名也有所变化。例如:现在的黄厂铺村那时叫黄庄铺,从对那时村名字义上的理解与现今对黄厂铺村名的解释差距较大。从加筑长堤时各村划段数量、及村名的演变对于研究港沟河流域内村庄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港沟河由于其原来的上游河道建国后经过几次较大的水利工程全部改道直入北运河,又加上在五六十年代新开挖了凤港减河,将港沟河水分割成上下两段,河水流量已经比原来大大减少。另外港沟河于1970年疏挖后其河道畅通无阻。因此通州区域内的河堤已经失去原有的作用,于1972年前后在学大寨平整土地的推动下被平整掉。但在武清区境内河堤仍被保留至今,这对于今后研究港沟河的历史文化能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3-29 13:28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