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论坛首页
查看: 119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姓心声] 这个小村的观音寺名扬京东!村民竟当起了“跳墙和尚”……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189

帖子

0

八通币

初中生

Rank: 3Rank: 3

积分
462
注册时间
16-9-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通州,通天下之州。州通天下,有赖于舟,舟行天下,有赖于水……

通州,自古多河富水,境内大小十三条河流盘曲蜿蜒,哺育出一个个灵秀的村庄。

大运河以东、运潮减河北岸,就有一个叫召里的小村落。

别看村不大,历史上却点燃过烽火传递军事信息,还曾设驿站传递公文和信件多支农民起义军也是在此招降,所以得名招里,还用过招里店招里铺等名字,后来又几经易名,现如今叫召里

村子不大,村内的古刹观音寺却闻名京东。

其实通州城里城外的观音寺并不少,可惟有召里观音寺最负盛名——鼎盛时期,更是名扬京通一带。

赶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召里观音寺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庙会上熙熙攘攘,不少京中人士来此上香祈福,购买土产。各种花会杂耍齐聚,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有人说召里观音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个建筑元代中期的时代特色鲜明,观音殿供奉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显示出高超的铸造技艺。

也有人说因为这个观音寺的来历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给寺院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召里探访

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两米


沿百里长安街一直向东,行至长安街东延长线尽头的丁字路口左转,就到了通州区潞城镇召里村。

和上期的古城一样,召里因为拆迁,也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

而今,民房尽拆,仅存一座高大寺院。



寺中僧人证实:这儿确是京东八大寺之一——召里观音寺。

这座寺院坐北朝南,是一处三进院落,山门殿、大雄宝殿和玉皇殿都是三间,唯有观音殿仅有一间。

观音殿外有一个石经幢(石料制作的建筑物,上刻佛教经文或佛像),上面文字多数已经剥蚀不清。

殿内正面是一青铜铸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2米,十分精美。观音殿内壁两侧佛龛内也有两尊汉白玉观音坐像。

文物专家周良介绍,观音殿的特色是八角攒尖带宝顶,砖雕斗拱,内为砖券圆顶,没有木梁,这种设计在国内并不多见。

周良说:观音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原是明代铸造,可惜真品在1965年被运往西城区的白塔寺内保存,如今寺内的铜像是后来仿制的。

召里溯源

召里曾建军事防御设施

召里村,西汉末年建村。
光绪版《通州志》记载:召里村,西距通州城6公里,隔大运河遥遥相望。明代曾于此设烟墩、铺递,由通州卫管辖。

烟墩即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若遇敌情,士兵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烟墩是最古老且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铺递则是连接驿站、传递公文函件的机构,不收邮资。一直到了清末,朝廷开始兴办邮政,铺递才废止。

700多岁的召里观音寺

相传,召里村原无观音寺,忽然刮了一夜大风,次日旭日东升,村民突然看到村西多了一座观音寺,都觉十分神异,所以崇祀的人们无不虔诚。

《通州区文物志》记载:召里观音寺建于元代元贞年间,距今已有700余年。观音寺位于运潮减河北畔,召里村中街西口北侧。秦汉时期蓟襄驰道、驿路都曾从今观音寺前经过。

寺前古道一直是北京到辽东的通道,过往行人无不祈祷行途平安,遂在此建造观音寺。明弘治年间以及清代、民国时期,观音寺都曾重修。一直到1959年,观音寺主体建筑还在。

观音铜像被迫“搬家”


观音寺院内现在还立有明代重修记碑二通以及元代石经幢一座。

1965年6月,驻村“四清”工作队让村民拆除了寺内部分殿宇,砸毁铜佛莲座,强行把千手千眼观音运到北京文物队库房孔庙暂存。

周良说,观音铜像后来被运至西城区白塔寺内保护。

72岁的村民李德仲说,90年代初期在女儿陪同下曾到白塔寺游览,亲眼看到村里的千手千眼观音铜像,“那观音像的膝盖上有个裂口,和我们村观音寺里原来的铜像一模一样。”

到了2003年春,召里村按原样修缮观音殿。

蓟襄驰道途经召里村


秦始皇修的蓟襄驰道,经过古城,也途经召里。一直到解放以后这条路还在,后来挖运潮减河时,古道才断了。

召里村的王振泉说,1960年开凿运潮减河时,在古城村东北、召里村西南部位河段,发现了数十米宽的蒜瓣土层,还有成排的糟朽树根,应是蓟襄驰道遗址。
《通州区文物志》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巩固中央政权,控制六国旧地,于次年大修驰道。其中为控驭辽东,修成一条横穿今通州北部,经燕郊,沿今三河、蓟县、玉田一线出山海关,达辽东郡襄平的驰道,称为蓟襄驰道。


“蓟襄驰道在通州这段先经八里桥入通州城,沿新华大街东向稍北到潞城镇古城村北、召里村南,走宋庄镇邢各庄、北刘各庄与邓各庄、师姑庄之间,经摇不动村到达燕郊。”周良老师说。

秦二帝巡游均路过通州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宽25丈,约80多米,始于秦朝。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驰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分主路和辅路。主路是皇帝独用的,其他人都走辅路。驰道路面较高,壮观宽阔,便于通知被灭掉的六国,驰援边塞。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沿咸蓟驰道到蓟城,再沿蓟襄驰道到今河北省昌黎碣石刻石留念,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和他的治国之策。

秦二世胡亥也曾沿秦始皇足迹至碣石扬威,秦皇二帝均曾途经今通州,来往于蓟襄驰道。

召里记忆

观音寺的“跳墙和尚”

73岁的村民刘得生小时候曾当过“跳墙和尚”,据说过去有的小孩体弱,算命的占卜地结果是不好养活。于是,大人就把孩子送到庙里当所谓的“跳墙和尚”,为孩子消灾去病。

“跳墙和尚”不是正式出家修行者,也不受戒,只是在庙里挂个名。这种风俗多流行在四十年代以前,通常是让小孩到庙里认一位和尚为师父,隔若干年,再举行一个“跳墙”仪式还俗。

刘得生小时候在观音寺当“跳墙和尚”时,常在寺里玩耍,“那时候观音寺香火旺,贡品特别多,还记得和小孩子们一起偷吃贡品,大家都喜欢抢糖耳朵。”刘得生乐呵呵地说。

施粥的习俗从古至今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召里观音寺有施粥的习俗,这个习俗从古延续至今。


“年年腊八一大早,村民们都拿着盆碗到观音寺去端腊八粥,认识的、不认识的,村里村外的,都一律管够。”村民李德仲说,最难忘的一次腊八是前几年,一天来了2000多人到观音寺喝腊八粥,那场面给他的印象极为深刻。

召里传说

小叶杨能治病

召里观音寺的传说数不胜数,其中“召里观音不怕水”、“乾隆东巡专拜召里观音”、“我上招”以及“小叶杨能治病”等广为流传。

解放前后的人都知道,召里观音寺内有三棵大杨树,有七丈多高,树身挺拔。

说是大杨树,可树名儿叫小叶杨。这三棵树不生虫子,主干一直到六丈高以外才有树帽子,从上到下,一色大青皮,特别好看。

起风时,树叶就唰唰地响,三里以外都能听见。要是在秋天的夜里,十里外的通州城都能听到清晰的风吹树叶响。传说小叶杨的叶子能治各种疙瘩,叶子烘干后,烧成灰,用香油调好,在疙瘩上抹上两三次准好。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这三棵小叶杨树都被砍伐了!

(通州时讯记者 张丽  摄影 常鸣)信息来源:北京通州发布(ID:bjtzf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04

主题

1万

帖子

7

八通币

博士后

Rank: 8Rank: 8

积分
24700
注册时间
09-5-23
沙发
wj1954 发表于 17-1-18 19:39:38 | 只看该作者
  据召里的老人说,先有召里,后有通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广告联系| 手机版|小黑屋|八通网  

GMT+8, 24-4-25 04:17

Powered by Discuz!

© 2004-2014 Bato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