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读《千年古镇漷县》二、张敞墓 [打印本页]

作者: zzyu    时间: 14-10-31 23:52
标题: 读《千年古镇漷县》二、张敞墓
读《千年古镇漷县》二、张敞墓 (2014-10-31 20:00:21)[编辑][url=][删除][/url][url=]转载[/url]

标签: 文化

                                                               《七绝》 画眉郎墓

                                                                 春山秋水自天然,
                                                                 何用青煤拂柳烟。
                                                                  一种风流千古迥,
                                                                 坐令天子破谗言。
    这是明代诗人徐渭入京途经漷县游览汉代张敞墓时有感而赋。明代的张敞墓什么样子,诗人没有描述。《千年古镇漷县》一书叙述的也不多。但我想绝不是我童年见到的样子,说圆不圆说方不方的杂草、野酸枣棵子丛生的荒丘。
  张敞墓就在我家的自留地附近,现在漷(县)、小(甸屯)路的西边,当年明代的官道大概就在附近吧。  每到秋后,生产队分的口粮吃得差不多了,下一年的还没分。家大人就带我去自留地扒些白薯回家,煮熟充饥。
   家大人扒白薯时,我就跑到张敞墓的土丘上摘酸枣吃,那里的酸枣又大又圆酸甜可口。土丘顶端杂草中有一大洞不知深浅,据村里老人讲,当年有一窝狐狸看中了这里的风水,挖了这个洞,在此居住修练。现在想来那个洞一定是盗墓贼的“杰作”。
    据老人讲:这窝狐狸非常有灵气,大概成了精。每当农历十五前后,皓月当空,两只老狐狸就直立起身子望着月亮叩拜,吐出火球,这架势如人类练气功一样,是真是假无从考证,反正老人讲的绘声绘色,如果,如老人所讲动物界的”气功师“比人类气功师强多了,我认识几个练气功的,也是非常虔诚,早晚仰望天空,一吐一纳练丹田气。可是从来没见吐出过火球,只是冬天吐出一股股哈气。开个玩笑,扯远了。
   明代诗人游览张敞墓时,不会想到几百年后张敞张大人会重见天日。上世纪66年还是67年记不太准确了,村南的东、西走向的土路,改扩建成沙石路。路北取土成沟,张敞墓被社员挖开,张大人沉睡千年又见天日。青砖墓室内除去棺材空无一物,(不知有多少盗墓贼光顾过)棺材内张大人早已腐烂成泥,只有棺材板尚且完好,几个社员用马车把棺材板拉回队部。青砖被附近的社员运回家,垒院墙,盖了猪圈。被同时挖开的另一古墓,俗称将军坟,墓主人是谁无人能说清,《千年古镇漷县》一书也未提及,看来没张敞的名气大。这座古墓同样空无一物,棺材腐烂坍塌,社员们只找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枪头和一个不大的铁钩,一位老人说:这是古代武将头盔上的物件。
     我们当地有句歇后语:驴槽改棺材盛(成)人了。没想到我们生产队长竟反其道而行之,棺材板运回队部,晾晒几日后,他居然命队里的木匠用棺材板做了几个牲活槽。真是造化弄人,张大人安身之处千年后竟成了喂牲口的家拾。这队长太他妈有才啦,1984年生产队解散,牲活槽不知所踪。
     为什么张敞每日都要给夫人画眉,这里还有个典故,我是听我二祖母讲得,据她老人家讲:张敞小时候非常顽皮,好打好闹,时常搅的四邻不安,用现在时髦的词形容是个问题少年,一次恶作剧打破了邻家女孩的头,因此被他父亲好一顿胖揍,从此才改邪归正安心学习,最终学有所成。也许是鬼使神差,也许是机缘巧合,张敞成年后竟娶了邻家女孩为妻,洞房花烛夜,张敞掀起新娘的盖头,果然,如媒人所言新娘长得貌美如花,只是美中不足新娘一侧眉毛上有一不太明显的伤疤,把眉毛断开。张敞十分不悦,没想到新娘开口言到:这还不是你造的孽,我就是你当年打破头的女孩。这下张敞无话可说,为了赎罪张敞只好每日早起为夫人画眉。
    张敞山西人,生于汉代,我二祖母生于清朝光绪年间,一个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怎么知道张敞小时候的事?她老人家没讲我也没问过。我的二祖母卒于1977年,以此文记念她老人家吧。




作者: 老生常谈    时间: 14-11-4 15:39
:niu:handshake
作者: zzyu    时间: 14-11-29 01:16
老生常谈 发表于 14-11-4 15:39

谢谢来访,欢迎多交流,我新浪博客的好友不知和阁下是不是同一个人?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