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历史 |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部的召里村,原来你有如此悠久的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wujinm    时间: 20-4-1 11:28
标题: 历史 |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部的召里村,原来你有如此悠久的历史
召里村位置(百度地图)

召里村是通州区潞城镇辖村,位于通州城东6.5公里,原镇政府驻地0.5公里处,运潮减河北岸,宋郎路(现为通济路)与通燕高速交汇处西侧,东与堡辛相连,北据丁各庄1公里。

召里桥(中潞国源 资料图)

昔日的招立社,如今的召里新村(网络资料图)
在通州的村落中,我们可以通过村名来了解到村落的形成朝代。比如称“里”的村形成于明代以前,如今天我们讲到的召里村,历史悠久。汉时成村,在此置驿站,元代招姓首至该地定居建村,为基层聚落组织所在地,曾名招里社。
召里村驿站(网络资料图)
明代曾置驿站、设烟墩,因系古道(注:从秦至清代,这里一直是北京通往河北省和东北交通要道上第一个重点驿站。)所经之地,在此开有店铺,便于过往行人,故更名召里店。明万历《顺天府志》载:“召里店铺(驿站)在州城东十一里。”清代简称召里,1983年8月设立村民委员会。 一、召里村西发现汉、唐墓群
京秦铁路运潮减河段(中潞国源 资料图)
召里村的汉唐墓群,位于村西约700米,京秦铁路以东,运潮减河以北处,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4年以前,此处地势较周围高1米余,村民平整土地时,曾发现有数座汉代砖墓。1992年春季,村中土地承包户于靠近铁路东侧挖鱼塘,约5000平方米,曾发现5座汉代与2座唐代砖室墓,尽被摧毁,村党支部发现后报告文物部门,当时的县文管所人员赶到现场时,只见到一座唐墓墓底,平面方形,边长3.5米,铺有50厘米厚纯净中号白沙,无纤毫杂土。
“位至三公”铭文铜镜 (网络资料图)
汉墓内随葬陶器破毁无存,村委会人员从机手处收集一面“位至三公”铭文铜镜,上交国家。此镜圆形,面径10、厚0.4厘米。镜面微有锈蚀,其背面饰以花纹,桥纽无座。纽上下有两条平行直线,其间楷书铭文“位至三公”;纽孔两侧为主题纹饰,有夔(kuí)凤各一只,作升降状,相互呼应,似铁线勾勒,纹路清晰挺峻;外围以同心圈带,内有向心短线,细密整齐,缘轮宽平。一般书法史多言楷书出现于晋代,而上镜铭文却将楷书出现提前到汉代,仅此一项即表示这面铭文铜镜价值之高。
秦汉三公九卿制度(网络资料图)三公是对古代官职的称谓,从周代到明清一直沿袭应用,只是各个朝代所指有所不同。周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官制。西汉时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他们是负责军政司法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宰相,拥有很高的权力和荣誉。西周时官有九命之分,九命是最高级别,通常是天子上公九命,王子三公才能达到八命。汉到魏晋时期,把官职又分为九品,一品最高,能达一品的多是大将军和三公一级的官员,并根据其官职大小确定其俸禄的多少,凡三公不但能享受到高额俸禄,而且每遇逢年过节,另外还给加俸。这些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把追求高官厚禄,以达荣华富贵作为最高目标。汉代铜镜上位至三公等虽是一种吉祥用语,但它又是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的体现。人们把“位至三公”的字语铸刻在日常生活用具铜镜上,当作对子女的厚望和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唐代喇叭口高瓴塔式瓷瓶(通州图书馆资料图)
唐墓内随葬物器陶制器物亦碎无存,村委会收集到1件瓷瓶、1件铁剪与1件银钗,上交给国家。喇叭口高领塔式瓷瓶,高22.5、口径6.5、腹径14.4、足径8.5厘米。当时接到此瓶,其口部残缺,文管所要求该村在推挖鱼塘弃土中仔细翻找,果然找到瓶口,使此瓶基本完整。胎质粗,色灰白,刷青釉,足露胎,腹下部积釉较厚,而以上釉薄有条条流釉痕迹。整瓶规整端庄、釉厚温润,是唐代瓷器精品。还有一只双头银钗,长11.8、宽2.5厘米,一钗对弯,两端出扁尖。铁剪一把,长28厘米,锈蚀严重,两股分离,为墓主妇人所用。
无釉白瓷刻花执壶,召里村出土
召里汉、唐墓群面积较大,正处路县故城之北,又两个时代的墓混杂在一起,表明召里村历史绵延长久,据文物专家推测,尚有众多此类墓葬掩埋于附近地下。 二、村里有座观音庙
召里村观音寺(网络资料图)
寺内观音像

观音寺位于召里村西部路北,随着村落的扩展,如今位置已在村子的中部。召里村观音寺建于元代元贞年间的1295年秋天,明朝曾进行修缮。通州城内外的观音寺虽然不少,惟有召里观音寺享名远近,乃至于誉满京城,这是因为观音寺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其铜铸的千手千眼观音坐像和须弥座均显示了明代高超的铸造技术。

观音殿(网络资料图)

该寺共有四层殿宇,建筑规模相当宏伟。八角攒尖顶观音殿是无梁建筑,内供奉2米高铜铸千手千眼有背光观音像,千手千眼观音像为青铜浇铸,坐像,高2米,有背光,多臂排伸若扇,每手心有一只眼,坐于仰瓣莲花上,主臂作定印状,慈眉善目,为明代典型菩萨像。1964年寺拆除,观音铜像存于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85年召里观音寺撤销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后的大雄宝殿(网络资料图)
大雄宝殿前的香炉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悬山式、筒瓦顶、五花儿山,为典型的大式做法。原建筑在上世纪“文革”时期拆毁,现在的大殿是2002年后重建的。

三大士像
罗汉塑像

大雄宝殿原供奉泥塑三大士像和十八罗汉像。另供挂影泥塑关羽像,左周仓、右关平,高大端肃,威武雄壮。现在三士像已恢复并妆金,关羽像则未见。原殿内的十八罗汉已不存,现在的九尊罗汉是近年来重塑的金身,位于殿内左侧。右侧的九尊罗汉像还没有重塑。

千手千眼观音像

观音殿位于第二进院落、大雄宝殿之后,观音殿造型外观为八角攒尖带宝瓶,砖雕斗拱,一斗三升交麻叶,内为砖券圆顶。是按照原观音殿样式新建的。

吉祥钟

观音殿东侧,原有明代古钟一口,命名为吉祥钟,声音悠扬清脆,静传出八里吉祥声,今已不存。此钟为2002年仿铸的。铜钟上的铭文为“招里观音寺”。

下马石
汉白玉下马石还是当年旧物,保存还算完好,位于观音殿外,左右各一。此下马石是明朝时刻造,相传当时由于明朝皇帝朱元璋去东北巡视,听到召里观音寺香火旺盛,下马拜观音寺。为了迎接明皇的到来,地方官员特意刻造此下马石,后来清朝乾隆皇帝东巡时也蹬此下马石朝拜千手千眼观音,该石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召里观音寺院内 (网络资料图)召里观音寺在明清极盛时期,名扬通州和京师一带。每逢开庙会,小小村落里人山人海,不少京城中人士,也特意来此上香祈福,并顺便购买通州的土特产回家。届时周边十里八村的各种花会、杂耍无不相聚于此,成为昔时一大景观。

三、棚户区改造后的召里新村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召里安置楼(网络资料图)
召里安置楼规划设计图(网络资料图)

2016年,随着棚户区改造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加快,作为潞城镇第二期棚户区改造的对象,召里村及周边10个村约2400多户居民被拆迁安置,村民们告别旧村,即将搬上新居。目前安置楼已基本建好,从外面看十分的漂亮。安置楼户型分为一居约47㎡、二居约75㎡、73㎡、三居约96㎡。

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区控规

从位置来看,紧邻运潮减河。而且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区控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项目位置旁边就是召里大街,未来可对接通胡大街,而且紧邻通济路。交通可谓是非常的便利,而且小区周边“三面环绕”的公园绿地,真可谓之“园林式住房”,想必未来在此居住的村民们,一定会生活得非常惬意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