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网
标题: “至暗时刻”,上了最好的奋斗一课! [打印本页]
作者: ion916 时间: 19-6-11 21:24
标题: “至暗时刻”,上了最好的奋斗一课!
“至暗时刻”,上了最好的奋斗一课!
5月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接受国内媒体集中采访时,有媒体问华为是不是已经到了最危险最为难的时候了,任正非是这样回答的:“不会。在我们没有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孟晚舟事件没发生的时候,我们公司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惰怠。大家口袋都有钱,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是危险状态了。现在我们公司全体振奋,整个战斗力在蒸蒸日上,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到了最危险时候呢?应该是在最佳状态了。”
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中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 12 个来自不同阶层的 7岁小孩,每 7年再回访这些小孩。到最后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里面有一个叫尼克的贫穷小孩,最终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我们遭遇失败时,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结到出身上去,更不能去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如别人。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我们都要靠自己,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可以说,从任正非到刘媛媛,对奋斗都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它可以是无路可走的绝地反击,也可以是危险时刻的艰苦搏击。
奋斗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河北曲周,盐碱地曾一度占据全县耕地的近四成,很难想象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会盐碱的这么厉害。1973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挽着裤腿、蹚着泥水进了村,向当地的盐碱宣战,他们设立治碱实验站,夏天顶着骄阳和农民一起挖沟,冬天不顾酷寒跳进冰河打坝,改不好这块地誓不走……46 年来农大的师生前赴后继,住的是“三漏房”、吃的是“三合面”、喝的是“苦咸水”,终于把种不出粮食的“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奋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56年前的塞罕坝,一片黄沙遮日、飞鸟无栖的茫茫荒原,在这样一个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三代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创造了能绕地球赤道 12 圈的“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56年后塞罕坝已成为140万亩的碧绿林海,大片大片的落叶松、樟子松连绵起伏,大大小小绿意盎然的山丘鳞次栉比,无数色彩斑斓的野花竞相盛开,简直是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又譬如,库布其沙漠作为中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意为是弓上的弦,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在“飞鸟都无法穿越”的死亡之海,几代库布其人顶着风沙不回头,修复绿化沙漠 6253 平方公里,30年来已有1/3面积被绿化,10万多沙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库布其治沙奇迹成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样本。
奋斗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贸易战升级后,美国执法机构多次采取出入境盘查、上门约谈等多种方式骚扰赴美国中国公民;诬陷一些中国学生学者在美开展非传统间谍活动,进行无端滋扰;对部分赴美中国学生进行签证限制,以反间谍为由吊销或者重新审查赴美人员签证;取消一批中方从事中美关系研究学者的赴美十年签证;等等。各种“小动作”不断,我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发布赴美国安全提醒,如此下三流的伎俩,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定无论如何都要打赢这场贸易战的信心和决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漫漫其不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终必达。(舍予/文)
欢迎光临 八通网 (http://bbs.bato.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