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婶反鸡汤#生活中的鸡汤是补,网络上的鸡汤是毒,喝多了早晚得撒手人寰。叔叔恋爱学每周日推出一期婶婶反鸡汤,婶婶会选择各种网络鸡汤来给大家解药,如果有需要被解毒的同学,可发鸡汤链接给我,婶婶会根据你所提供的内容亲自研制解药。
过年陪婆婆去超市的时候目睹了一对夫妻的吵架。 起因特简单,超市来了一批活虾,老婆想买两斤,说留一点第二天吃,老公的意思是买今天吃的,回头想吃的时候再买还新鲜。 结果两句话说的不对付,立马上升到老婆觉得老公说自己乱花钱,老公觉得老婆不可理喻。 我只能在旁边无声的叹口气。 这种例子真的太多了。
过年的时候虽然很忙,但是咨询没停歇,基本等我忙完一阵看手机的时候,看到的男男女女的提问都集中于两大类。 女生多半都是根据某件事情猜测对方是不是爱自己。 男人则是对对方的表现和反馈莫名其妙求分析。 这种现象挺普遍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后遗症,只不过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掐头去尾放大矛盾之后,就立马变了味。 比如今天这篇鸡汤。 哪里是细节打败爱情,是中国男女都不会处理问题而已。 结婚了的人这么多,每个人婚姻里碰到的事情其实都差不多,但是离婚的永远都比不上结婚的人数。为啥?没离婚的人会处理而已。 咨询做久了,发现男女中真的都有极大一部分是超级不会处理问题的。 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部分性别标签特别明确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男人不能体验女人的委屈,女人无法理解男人的辛苦。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男的觉得做家务、生孩子、带孩子、为家里操碎心,没什么了不起。 几乎所有的鸡汤文都拼尽全力的吐槽这一点。 吐槽的好! 但是同时我们又能看到一种现象:女的觉得男的年薪不到30W就是卢瑟,白手起家在一线城市买房“没什么了不起”,觉得月薪上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印度电影《神秘巨星》中的父亲每天必须工作17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豆瓣评论普遍在攻击他“不懂得体量老婆做家务的辛苦”,“竟然对辛苦做家务带孩子的老婆挑三拣四”,“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每天只有24小时,减去工作17小时,这位父亲必须在7小时内完成吃饭、睡觉等等一切,而成年人每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 也就是说,这位父亲在每天睡眠都眼中不足的情况下,除工作和生理需求外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而他那个老婆有许多时间用电脑看视频的老婆,那个用他辛苦钱报名补习班却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孩子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他出差提前跟老婆说需要打包东西,回家后老婆看视频忘了什么也没做; 他饥肠辘辘的回到家,老婆心不在焉的看视频导致端上来的饭盐放得非常多。 于是他生气了,是个人都不可能不生气的。 就因为他生气了,他做的再多也并无卵用,导演才不会拍他每天工作17小时的细节,因此他被批判的体无完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互相无法理解的现象? 传统教育下男人的情绪大多是被阉割的,不被理解不被欣赏的。 男性从小被教育情绪无用,展露情绪和细腻就是脆弱,这样环境下成长的人无法认为人的情绪是有意义的,更别说理解了。 相对的,很多男性在抱怨伴侣无法理解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和压力,传统女性对世界的探索性、开创性的追求是“阉割”的,被鼓励重视家庭,做一个贤妻良母,这样环境下的女性也难以真的去理解男性在事业上的感受。 这种性别观念上的“结构性失衡”是很多群体性婚姻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一方认为顺理成章,在另一方眼里却是不可理喻,交流和沟通自然是很累的。 在旧社会,国家强制规定“夫为妻纲”,强制规定女的=不合理,利用高压手段维持了几千年的两性和谐。 而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女性有了自由表达感受想法的力量,借助消费主义的发展在这方面的舆论力量甚至已经强过了男性,然而这并没有解决问题。 平权,不仅仅是法律地位的平等,还包括彻底的去标签化。 去标签化对两性都是很重要的,男性被允许脆弱和表达情感需求,才能理解女性的脆弱和情感需求,从小被鼓励做家务,才能理解女性对家务劳动的付出。 同样,女性被鼓励坚强,去开拓,去挑战,才能理解男性对社会上的感受。 知乎上“你后悔娶了现在的老婆吗”,以及王宝强等等不幸的婚姻,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男性都是传统标签化的男人,女性都是传统标签化的女人。 就我们接触过的上万案例来看,越是从小接受去性别标签化教育的个体,进入婚姻后过得就越是幸福,他们有的本身分工就不太明确,一起承担经济压力、一起做家务带孩子,也有的分工很明确,但都有个共同特点——可以互相理解。 但是,毕竟当今中国的大多数个体,从小接触的还是标签化的性别教育,因此指望这代人的男女互相理解,是不可能的。 但是,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呀,怎么办呢? 很简单,深刻认知到婶婶刚才讲的内容,尽量不要对对方提出相反性别的要求,对对方相反性别的要求尽可能的减少。 因为,他真的不可能懂。
|